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五) (第1/3页)
【棉花糖小说网】 第三一六章九原之争第一弹 刘阚尽量的低调,试图掩盖住乌氏堡被攻陷的消息。 但心里却明白,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乌氏堡驻于北河之南,长城之外,相当于一个重要的枢纽之地。且不说别的,那往来于南北的商人们,天晓得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商贾,又有多少人,其实是草原胡人派来的探子?这五原城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引人关注。 就算是刘阚狠下心,尽屠五原城。 恐怕也无法完全封锁住消息……北河有多长?几近千里!其中直面草原塞北的河段,有几百里地。这几百里的沿河,只有一个临河哨所,又如何封锁消息?难,这绝对是非常困难! 刘阚似乎有点明白了,始皇帝为何在河水南岸修筑长城,将六国长城连接成为一体。 万里边防线,河岸、山口密布。如果每一处都驻守上兵马的话,几十万人根本就不太够用。 七雄并立时,北疆有燕、赵、魏、秦。 四国加起来百万之师,也未能阻止住塞北异族的侵袭。 更何况,秦国时这区区三十万人马,想要守住整条边防线,何异于痴人说梦?修筑长城,建烽火台,将紧要地区设立关隘。虽未必能挡住异族,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减少了损失。 偷袭五原城的时候,刘阚在雪夜中,曾远远的看了一眼巍峨的长城。 对于这座被后世人称之为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古老建筑,从月球上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世界奇观,刘阚心思很复杂。长城,虽然阻挡住了异族,但从某种程度上,也圈住了华人的心! 随着历朝历代的修筑,这道围墙越来越厚! 直至,后来的闭关锁国…… 登上长城时,刘阚的心情,颇有些矛盾和复杂。 怔怔的看着宛如巨龙,匍匐在河岸边缘的长城,刘阚的耳边,突然回响起了熟悉而陌生的歌声。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阳光很明媚,照耀在这雄伟的城墙上,刘阚的心,却有一点发冷。 “君侯,为何叹息?” 吴辰走上前,低声的询问。 刘阚看了看他,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攻掠了五原城之后,刘阚将河水以北,北河之南的大片土地,**一州。因位于两河之间,而两河并立,故名为并州。这和汉朝时的并州,完全不同,仅局限于这两河之间的区域。 命曹参为并州长,季布为并州尉。 暂理并州事! 不过,刘阚很清楚,别看设立了一州,可实际上,这并州甚至比不得一个县城,想要治理发展起来,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刘阚在楼仓时,常感觉到人员充足。可是到了河南地,就发现身边的人才,实在是太缺乏了……缺乏到连他自己身边,都没有什么人了,确是头疼啊! 不晓得,叔孙通为自己招揽人才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安民兄,朐衍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了吗?” 安民,是吴辰的表字。也是吴辰在抵达河南地之后,给自己起的表字。 “朐衍一切正常,大部分流民,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不过,有些流民似乎不太安分,屡屡闹出了事端。萧先生已经把这些人处理了,只是还有一部分人,准备迁徙到这并州。” “萧先生考虑的不是没有道理。 想来是担心这并州,太过冷清,老曹不好治理吧……恩,拆分安置,倒也能减少一些麻烦。” “萧先生还说,君侯既然要在河南地发展,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 各方面的律法,也需要尽早的完善……他的意思是,请君侯早些回去,也好商量相关事宜。” 其实,河南地大都还是荒芜。 萧何这么早就开始考虑这律法的事情,倒也显示出,他不同凡响的预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等河南地发展起来,再去做这相关的事情,到时候就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莫着急,再等等吧!” 刘阚在等什么? 吴辰并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阚在等待的,一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既然刘阚这么说了,吴辰也不好再催促刘阚。于是站在刘阚的身后,和他欣赏这大河冰封的壮观景色。 “启禀君侯,季布将军派人前来,说是有要事商议。” 眼见着将近正午,日光照在身上,有点暖洋洋。与十数日之前相比,今天的太阳颇为舒适。 一名军校登上了长城,急匆匆来到刘阚跟前。 季布有要事? 吴辰的心里面,陡然间咯噔了一下。 季布镇守着临河,难不成说,月氏人有行动了? 刘阚面无表情,道了一个字:“讲!” “季布将军的信使,正在城下。” “让他上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高颧白肤,发髻有些曲卷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他用颇为生硬的秦语向刘阚问安之后,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双手呈交到了刘阚的面前。 这家伙,怎么看都不像是秦人,与山东诸国之人,也不太一样,是个胡人。 吴辰不免感到疑惑。 刘阚接过了书信,却没有立刻打开来看,而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打量着那信使,突然问道:“你是何方人氏。” “下国之民泥靡,乃乌孙国人。” 乌孙? 吴辰忍不住好奇的问道:“乌孙?可是那善养西极马的乌孙国?” “大人也知道乌孙?” 泥靡瞪大眼睛,看向了吴辰。 刘阚也听说过乌孙国,但并不是很了解,这个种族。见吴辰和那泥靡问答,刘阚拆开了封口,抖出信瓤,展开书信观看。眉头一开始,略有些紧锁,但渐渐的,脸上流露出了笑意。 “泥靡,你立刻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就说她的条件,我答应了。 她可以马上通知你家大王,让他派出人来,和我商议具体的细节问题……代我多谢她的心意。” 泥靡跪下来,磕了个头,随着军校走了。 “君侯,这泥靡的主人,又是哪一个?” 刘阚微微一笑,“他的主人,嘿嘿……你将来自然知晓。” 说着话,刘阚让人取来了一支火把,将书信焚烧掉。脸上,却没有半点先前的那种和颜悦色。 “君侯,您这是……” 刘阚强笑一声,“安民,你立刻派人,以六百里加急,昼夜兼程赶赴云中郡。 通知李成,让他严密监视塞北东胡人的动静,如果东胡人有异动,只要不是寇边,一律不理。” “啊?” “你莫要再问了,日后自然知道。” 吴辰点点头,快步离去。 刘阚看着那已经化为灰烬的书信,陡然间叹了口气:若我手中有十万大军,定能横扫东胡! 可惜,实在是可惜了…… 如此大好机会,却只能在一旁观阵,落不到半点好处,实在是让人憋屈……实在是憋屈个人了! 书信最后一段写着:若东胡与匈奴冲突,君侯有余力,可趁机得渔人之利。 署名是‘道子’。 刘阚感觉好生不快,陈平已经开始行动了,营造出如此大好的局面,偏偏自己现在,有心无力。 月氏王城,乌应元疯子一样的闯进了大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