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一章 长征(一) (第3/3页)
邯,不停的吸冷气,牙根更是一阵阵的抽疼…… 楚军这般大肆招兵买马,实在不是一件好事。项家叔侄在楚地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远非那陈胜吴广可以相提并论。打,还是不打?
打,楚军现在很明显,是摆出了防御的架势。 想要攻取,非三两月可以攻破符离……而秦军,也远非十年以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黑龙大军。说穿了,这些秦军当中,人员太杂,不好控制。除了手中那几千中尉军可以值得信任之外,其他人马……章邯实在是不知道,一旦战事出现不利,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况。 而且,连番作战,秦军非常疲惫! 可是不打?可就要坐视楚军壮大了…… 章邯现在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王离那边,迟迟没有出击……如果北疆军马进入中原,三十万秦军,绝对可以摧枯拉朽般的解决这些反贼。可是,陛下却似乎并不着急。 “该死的刘阚,秦人败类!” 章邯突然踹翻了长案,咒骂道:“竟如此大胆,枉先帝封你为广武君,却不思为大秦效力。” 骂归骂,可章邯心里很明白:不是刘阚不愿意效力,恐怕是陛下,不想他效力吧。 他闭上眼睛,沉吟半晌后,突然说:“传我命令,退守竹邑……命中尉军出击,给我拿下彭城。” “且慢!” 一旁闪出一员将官,插手道:“少府大人,中尉军在,尚可震慑楚军,若中尉军不在……再说那刘阚,如今虽撤出了楼仓,但定与楚人和魏人联手结盟。我们现在攻击彭城,只怕会遭遇楚军和魏军的夹击。如此一来,彭城非但不能拿下来,我们反倒是不得不退出这泗水郡。” “冯敬,那你说该怎么办?” 章邯轻轻点头,目光落在了堂下的青年身上。 冯敬已年近三旬,但看上去,远比同龄人稳重许多。章邯出自于冯去疾门下,与冯敬之父,冯劫同在蓝田大营效力,袍泽之情,也让他对冯敬非常关照。更何况,冯家父子,死得…… “少府大人目前最主要的敌人,是楚贼项梁叔侄!” 冯敬说:“项梁如今得了楼仓城,招兵买马,士气正旺盛。待其休整之后,定然会向少府大人猛烈进攻。到那时候,少府大人将面临楚军最凶猛的攻击,所以当务之急,应休整为上。 士卒们自去年连番征战,已有半岁未曾休整了,疲乏至极。 且我军粮草辎重难以为继,若持续逞强,只怕难以长久……何不暂时后退?” “后退?” 章邯对于冯敬这种将门出身的军人,非常看重,“冯敬,何不详细说明?” “敬有十六个字,还请少府大人指教。那就是:东御项梁,西进陈郡;稳定颖、砀,连结李王。” 东御项梁,就是以相县为泗水郡桥头堡,稳固防守。 西进陈郡,彻底平定陈郡之乱,扫清陈郡的楚军。而后以颍川砀郡为根基,稳扎稳打,积蓄力量。同时与李由、王恪联合,将战局控制在东面,然后一步步的压缩那些叛军的空间。 待王离扫清了河北之地,挥军南下,一举消灭之。 对于秦军而言,这也许是目前最好的一个选择。 章邯苦涩一笑,轻轻的摇头道:“冯敬,你的计策的确是目前的上上之策。然则以此计行来,只怕非两三年,不能竟全功。赵丞相已派人催促,命我一定要在年末,结束掉这场战乱。” 章邯所说的年末,并非十二月,而是以秦历计算,十月一日之前。 冯敬脸色陡然变得通红,大声道:“少府大人,那阉奴不知兵事,焉敢……” “冯敬住嘴!”章邯大声喝道:“你刚才的话,我权作没有听见。但以后,我不想你再说这样的言语。” 冯敬的眼中,闪现出一抹失望之色。 他深呼吸数次,平息激动的情绪,轻声道:“少府大人当务之急,是要让麾下军卒,尽快休整。” 章邯点点头,“此事我自会安排。” “其实,少府大人若想拿下楼仓,并不是一件难事。 敬愿单人独骑,前往薛郡说服王恪郡守,请其自薛郡出兵,过昭阳大泽,直击沛县和彭城。 如此一来,少府不需要动一兵一卒,就可以解决彭城之患。甚至,不需要惊动楚、魏两军。” “从薛郡出兵?” 章邯想了想,轻轻点头:“倒也是个好主意。只是如今战局糜烂,咸阳政令难以在各地实行。 王恪这个人很精明,只怕……而且,他和刘阚似有盟约,只怕未必会同意出兵吧。” 冯敬一笑,“少府大人,他刘阚可以合纵,难道少府就不能连横?” “啊?” “只要少府大人能给我足够的权限处置此事,敬愿效仿苏秦张仪之事,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那王恪出兵。” 章邯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冯敬果然是忠直之人,不愧去疾之后。 你冯家之事,陛下早有悔意。如果此次你能够说服王恪,出兵攻打彭城,我愿全力保奏,请陛下为冯家平冤昭雪……冯敬,我大秦如今风雨飘摇中,彭城一事,章邯就拜托于你了!” “冯敬,定不负少府大人之命!” 他上前一步,从章邯手里得了令符,插手一礼之后,转身大步向屋外走去。 可是在走出大堂的那一刹那,冯敬却突然一滞,停下脚步,扭头看了一眼。章邯此时正在低头处理公文,并没有注意到,冯敬眼中闪过的一抹不舍之意。 “少府大人,您多保重!”冯敬在大堂外,又深施一礼。 章邯笑呵呵的摆摆手,“速去,速去,莫要婆婆mama,我这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一一处理呢。” 冯敬这一次,没有再犹豫。 他站直了身子,昂首阔步向外行去。 少府大人,难道您还没有看明白吗?嬴氏在一日,那阉奴在一日……我大秦之未来,又从何谈起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