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_第145章谁是凶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谁是凶手 (第2/2页)

惠妃带着高力士被宫女太监们前呼后拥着离去。

    杨洄之死,让端午喝雄黄酒地风俗就此戛然而止。烟罗谷里的端午惨案就此宣告结束,长安城里议论了没几天。便马上换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天子门生新科状元公萧睿跟幻真女道士和杨家女的婚礼即将在三日后举行。

    杨家的亲戚们蜂拥而至长安,来自洛阳的杨玄缴一家,来自益州的杨母以及杨家的一些近亲,都赶来了长安准备参加萧睿跟杨玉环地婚礼。所谓穷在当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依萧睿如今的天子门生和新科状元身份以及他雄厚地经济实力而言,杨家族人们心下火热隐隐有攀附之意其实也属于世情之常。

    如果萧睿还是洛阳城里的败家子小混混。想必如今又是另一番场景了。

    虽然婚礼还没有开始。但长安城里送礼的人却早已经拉开了序幕。除了王维贺知章这些与萧睿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名士之外,除了那些大唐地皇族和权贵之外。还有无数文人士子争先恐后地向烟罗谷里送去了自己的贺礼和名帖。而张固那几个登科的寒门士子,更是凑了一点钱。集体送了一份薄礼。

    就在萧睿被婚礼前的那些繁文缛节搞得头昏头胀的时候,大唐朝堂却生了巨大的人事变动。满朝文武谁都没有想到。李隆基竟然会选择在自己女儿出嫁前两天,进行如此规模庞大的人事官员调整。

    先是李林甫晋级从二品的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监管六部。唐朝地相权虽然重要,但级别却不高,一般为三品,如今李林甫一跃成为从二品地光禄大夫和尚书左仆射,无论是从品级还是职位上都让这李相之名变得更加名副其实,看上去权势顿时达到了巅峰。

    其次是撤去寿王李瑁遥领的剑南道节度使一职,剑南道节度副使章仇兼琼转正,剑南道采访使鲜于仲通升任剑南道节度副使并兼任益州刺史。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可李隆基同时又下诏,加章仇兼琼为尚书右仆射。这虽然是一个虚衔,章仇兼琼也不会入京到任但明眼人旋即就看出,李隆基这是在分李林甫地权。最起码,有这个迹象。

    要知道,大唐皇帝的诏书要经过政事堂通过才能正式生效,而在前些年,大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尚书仆射,而大部分的政务基本上都是李林甫在处置政事堂里地主事人便是他,他等于是无形中兼任了尚书左右仆射,所以才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握着事实上的相权。

    可如今,李隆基却恢复了尚书左右仆射的职位。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满朝文武不是傻子,其实李林甫又何尝是傻子呢不过,作为臣子,他除了领旨谢恩之外,还能做什么尽管他心里有满腹的怨言,但面上还得装出一幅恭恭敬敬的模样来。

    除了李林甫和章仇兼琼等大官僚的调动之外,还有好几个节度使的升迁调任。李隆基上台后,为了防止一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他每隔几年就将各方节度使轮换一番,坚决不给地方军阀以培植自我势力的机会。只是如果历史轨迹不生变化的话,在几年后,进入天宝年间之后,李隆基就会日益沉湎于酒色之中,疏忽了对于节度使的监管,这才让野心勃勃的胡儿安禄山趁势而起,以至于酿成大祸,安史之乱几乎颠覆了大唐江山。虽然后来的大唐皇帝还是平息了叛乱,但盛世大唐的壮丽景象却由此划上了一个永远的句号。

    章仇兼琼奇兵突起,成为大唐朝堂上的一颗新星。不过,相比于他最近立下的赫赫战功而言,他的升迁并不那么令人意外。半年前,李隆基命章仇兼琼率军十万,出剑南,协助归顺大唐的洱海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领皮逻阁进攻投降吐蕃人的其他五诏部落,结果大获全胜。皮逻阁吞并另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其实,皮逻阁此人雄才大略,他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与其他部族婚姻和亲与唐王朝支持这两把利剑,在保存实力的同时,不断展与壮大自己,统一洱海地区乃是必然。而章仇兼琼此番出兵,不过是顺应了局势,严格说起来,他率军进入洱海,并没有出多大力,所起到的不过是一种无形的震慑作用。当然,皮逻阁恳求唐军出兵,目的也就在于此。

    所谓时也运也命也,时运造就了章仇兼琼的一番功业,这也是他的造化。

    旋即,李隆基下旨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并赐名蒙归义。并有意要派钦差前往刚刚立国的南诏诏宣大唐朝廷恩德,主持皮逻阁的赐封登位大礼。

    李林甫府。

    就在萧睿为婚礼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李相府的六小姐李腾空却闷闷不乐地整日躲在闺房里闭门不出,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对于活泼好动的刁蛮李小姐来说,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以至于李家上下都有些担忧。

    其实,李家上到李林甫下到普通家丁,都明白他们的腾空小姐在为什么郁闷着。想想也是,她所青睐的意中人萧睿眼看就要娶进两房娇滴滴的妻室来,而她自己却仍然没有一个着落,换成谁想必也高兴不起来。

    李林甫这些日子也非常郁闷,当然不是为了李腾空的婚事,而是为了李隆基的分权构想。李林甫是一个权力甚重的人,虽然他抓权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贪腐享乐,而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李林甫早就有心独揽朝政,如今刚刚有了点眉目,眼看着就要成功却又功败垂成,皇帝居然又弄出一个章仇兼琼来制衡自己。

    他避在书房里,默默地望着案几上那一道道大唐各地报送上来的关乎国事的折子,眼神由狂热渐渐变得冷厉起来,他刷地提起笔,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了章仇兼琼四个草体大字,然后冷笑不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