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英雄美人 (第2/8页)
果曹cao瞧见这幅图,一定会令他惊骇万分,重新审视刘表的威胁。此刻北方战事紧张,他一旦对刘表起了警惕,必然会千方百计想法破坏刘表的计划。这时候长沙四郡就是一枚极其适时有效的棋子,精于算计的曹cao一定会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那样,见机而动,我就大有可能得到离开许昌的机会。 “你怎么得到这副图的?” 徐庶道:“当我去年南逃长沙,被张太守、桓先生收留安定下来以后,就和师傅联络。恩师来信给我,说大变将生,你们必须精研兵法,方可在这乱世立足。所以我和庞师弟、崔师弟等就定期碰面或书信往来,探讨各种战略战术。半年前庞师弟有次给我写信,提起此事,和我讨论其中疾行夜袭的战术。后来我又综合了各种迹象资料,推断出了刘表的整个计划。”他瞧我一眼:“你放心,虽然我只是推断,但我上月在北来的路上专程去襄阳见了一个人,确定我这一份,和刘表本人的计划一模一样。” “徐兄见了谁?庞统?水镜先生?或者……诸葛亮?” “咦,飞兄如何知道诸葛亮之名?” 我张口结舌,这下尴尬了:“啊……”在这里现代人太熟悉往事也不好,时时提防着,还是有漏嘴的时候。 “嗯、嗯……哦,我和他兄长诸葛瑾有一面之缘,曾听他提及家事,甚是称赞其二弟诸葛亮的惊人才华。目下他们正住在襄阳,据说与水镜先生相处很好,而且和刘表、蔡瑁有亲戚关系,你见的这个人,脑筋这么好使,消息这么灵通,除了令师尊师弟,恐怕就只有诸葛亮了,所以顺口一猜。” “哦,原来如此。飞兄原来还见过子瑜。”徐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说怎么飞兄头一次见着我,就好像和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似的,什么都知道呢。原来是子瑜说的。” “是啊是啊,不然我也不知道徐兄的大名事迹啊!”我如释重负,差点就要伸袖子去擦头上的细汗,心想:“以后可不能胡言乱语,瞎侃盲动了。”这急中生智虽然比浆糊胶水还好用,破洞补完一个接一个,可不定哪天就惹出大乱子。 徐庶至此完全释疑。我交游广,跑的地方多,这他是知道的。至于我其实并不认识诸葛瑾,那就不是他能想到的了。 “飞兄所猜三人,确有资格破此疑问。那诸葛孔明虽然年幼,不过却是我们中间最聪明的才子。我也猜测他们三人也许知道一些内情。可是我背负人命,又身担长沙重任,实在不能冒然去他们的住所,以免别生事端,妨碍他们的清静。所以我去见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最清楚所有情况的人。那就是蒯良先生。” “蒯良先生?”这个人我不怎么太了解(了解也不能乱说话了),就摇摇头:“我跟他不熟。” 徐庶道:“蒯良先生是襄阳第一智者,只是他为人内敛,不爱张扬,名气就不及其弟蒯越那么响亮了。其实这份北进的计划,就是出于蒯良先生之手。” “是他?” “是啊,就是他。蒯良先生看似一位文弱书生,其实极有胆略。昔日我杀人在逃,其间曾有一次被襄阳的郡吏拿住,幸好在押解的中途遇上蒯良先生,他得知我杀的是颖川三霸,当即说:‘如此恶徒,焉得不杀?’立刻就下令释放了我。我能顺利落脚长沙,也是多亏先生他作书相荐。” 我道:“如此恶徒,焉得不杀?好汉子!此人言语行事,大有豪气,值得一交。日后到了襄阳,徐兄一定要替我引荐。” 徐庶笑道:“我这不正想办法让你能走吗?近十余年间,两河、关中大乱,北方百姓和士人为躲避战乱,大量涌入荆州,此时的襄阳,农商发达,兵甲犀利,才人济济,俊杰隐逸,正是飞兄该去的地方。” “未雨绸缪,徐兄已经在设计我们的未来么?”夺取荆襄和西蜀,正是我和赵楷早已既定的方针,心想:“不愧是三国间的罕见智者。” 徐庶笑了笑:“且不提这个。那****以有这等渊源,前去蒯良先生府第,向他打听此事。不料却意外得知他就是计划的策划者。南阳、宜阳、汝阳、洛阳、信阳、正阳、淮阳,这个计划一共有七个以阳为名的城市,所以被称做‘七阳计划’。” “嗯!”我轻轻点了点头,心里记下蒯良这个名字。 正在此时,公孙箭兴冲冲进来,道:“飞帅,我师兄……”忽见徐庶在座,一怔之下,立时住口。 我知道他昨日一夜未归,今早因为和池早所谈的内容又过于惊心动魄,有些事忘了告诉他,所以他对我和徐庶现在的关系属于完全不明状态。 “没关系,徐兄虽不知那件事,但却是我的兄弟。” 公孙箭明白了,有什么话但讲无妨。“飞帅,家师兄前来拜会。” “哦,欢迎欢迎!”我立刻站了起来,道:“徐兄,这可真是贵客。和我一起去接接这位公孙家的主人吧?” 徐庶也站了起来:“公孙家的主人?莫非是那位有‘白狼山之虎’之称的公孙谨?” 公孙箭恭恭敬敬道:“正是敝师兄。” 我瞧瞧徐庶:“徐兄昨晚也见过他的。” 徐庶道:“我见过?谁啊?哦……是和池早先生在一起的那位道长?如此高人前辈,我徐庶岂可不见?飞兄,快走。”拉着我就往外行。 公孙箭非常高兴,抢上几步在前面引路。 府门外站立二人,前面那人果然是昨夜和池早一起高谈阔论的那个中年道士,他身后站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面容清秀,一身小道士打扮。 公孙箭为我们介绍:“这就是敝师兄。师兄,这就是飞帅。” 我和那道士一起拱手,我从池早那里约略听说了这公孙谨的事,道:“公孙先生武功通神,阿飞固然佩服,但更难得先生这份慈悲心肠,活人无数,我代许都的百姓谢了!”深深一揖,接近180度。 公孙谨急忙还礼:“些许微劳,不过顺手之举,何需挂齿。飞侯仁德,义待降俘。敝师弟有幸,多蒙照拂,我公孙家感激不尽。”也是一揖到地。 看来这公孙家主人和那淳于家的老头完全不一样,多客气啊! 我直起身,介绍身旁的徐庶:“公孙先生,这是我兄弟,徐庶徐元直。” 公孙谨抬头,注视徐庶几眼,道:“我已经听池兄说了,徐世兄傲骨如铁,大器晚成,实是异数。飞侯结交到如此意气相投的好兄弟,定是天意眷顾。” 徐庶心里嘀咕:“道人这两句话大有问题。傲骨如铁是说我不返徐门,大器晚成是说我弃武学文,拜在司马徽先生门下。难道他对我徐家的情况竟然如此清楚?”道:“公孙世家威震东北,门中前辈皆为当世豪强,先生这一代,一门六杰,更是英雄辈出。苍天厚爱的,正是辽东武公孙啊!”咱们是彼此彼此,你门中的秘密,我也知道不少。 公孙谨道:“徐世兄虽然过誉,然敝人执掌公孙门户,自不敢过谦。世兄出身大家嫡系,知晓我三家四门的秘密,本不足为奇。可是,唉,”他忽然叹了口气,“自去年三月以来,我公孙家已当不得这等赞誉了。” 他身后那小道童听他提到“去年三月”四个字,顿时眼都红了。公孙箭低下头去。 我心想:“什么叫去年三月以来?怎么一说这个,公孙家的人都跟死了爹似的?”忙道:“大家进去说话吧。” 徐庶道:“是,公孙先生请。” 公孙谨道:“飞侯,贵府可有僻静之处,敝人甚望和两位谈话时,不被sao扰。” 我道:“有的。”心想:“刚从隐龙居出来,看来不用再到别处去,还回去得了。这公孙家主人,有点意思。”当先带路,引众人直奔后堂而去。 走至中厅,桓袖忽然不知从何处转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