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路巅峰_这女人有名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女人有名堂 (第2/2页)

里也可找到另外的籍口。安排张长昆到华英市去,也是难以违抗,但吴洋等人也可找理由先拖一拖。李雷再施压,自己挺一挺,或许不会太严重。

    对自己的前途是怎么样的,贾书理觉得已经不去考虑了。这一次,违背省里主要领导的意图,即使将案子桶翻开来,将华英市连根拔除,但不会对省里有多少影响。今后自己不是立功,而是有大错,李雷还在不在江北省,都不会给省里主要领导再用了。

    这些不去考虑,只是,目前华英市那边的工作进展阻力过大,得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自己唯有将太极拳打得更完满,才能将压力稍转移,从而争取到时间,让吴洋那边取得血证、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了人证物证,李雷再强势也不可能将这些东西一并销毁。

    华英市那边没有突破性进展,贾书理虽说心急,但也知道这些工作不是一两天或者突击就能够做到的。单是在平江县要将之前的材料进行核实,就有非常大的风险。杜勇和老陈等人在县里还是用老办法来进行折腾,走入一些村子、街巷、深入到一家家凡是李昌德到过的人家去,调查非常精准,但每次都带着何缺等人一起。这样,才不会将这些人家给牵累了。

    将平江县那边的注意力牵引掉一部分,只是平江县在省厅的人带走老吴头后,也非常警觉。知道省厅一明一暗两手在做工作,明面上的杜勇和老陈咄咄逼人,暗地里另一组也是目标明确。那老疯子是不是真疯,对平江县的人说来也是拿不准,不过,省厅进驻平江县后,这边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作出血案来。

    有这一点顾虑,省厅的人也多一份有利条件,即使做工作,也可放心一些。但平江县的执法队却手毒着,对潜进平江县的人都不手软。省城一个记者就给对方找到,不仅将拍摄器材全部砸毁,还将两人打成重伤,关在屋子里三天不吃不喝,幸好杜勇得到消息,硬闯进去将人带走。

    责问平江县,要求将凶手交出来。何缺在杜勇面前装无辜,刘志敬表态道歉,但不肯交人出来。杜勇请示吴洋之后,只是将两名记者送出县境。

    贾书理对县里、华英市的情况每天都会手机工作进展的细节,知道形势异常严峻,但唯有将铁证、血证都找到了,才可能在省里发力。

    省委副书记李雷的立场非常明确,省里患有多少人会站在李雷身后,在这一事上推波助澜,贾书理大致能够了解。唯有克服困难将证据拿到,才有可能冲破这一切阻力。

    刘明新的态度依旧是模棱两可,他在江北省这里不可能是骑墙派,有着自己利益的诉求。唯有他的态度暧昧不明,会让李雷和身后的人更有想法。

    杨冲锋副省长的态度是明显的,张滔鹏省长的态度会是怎么样的贾书理对张滔鹏也有了解,他的性子还是软了一些,或许不会对李雷等人的逼压退缩,但会不会跟刘明新角力刘明新不表态这也是一种态度,在贾书理等人看来,这种态度本身就非常危险。这种态度对他们在华英市的工作极为不利。

    杨冲锋副省长那边已经有了回音,肯定支持省厅的行动,但具体有哪些配合行动,还没有见面说透,贾书理心里的压力丝毫没有因得到支持而减少。这种事,卷进来的人越多,情况越复杂,对刘明新的可能存在的态度就越难估测。

    即使拿到血证、铁证,最终还要刘明新首肯了,才能够将武警部队调集到华英市、平江县去清扫一切。否则,单凭省厅是不可能将华英市的问题彻底解决。案子涉及到的级别最后会牵连到省里哪一级,目前也说不准,刘明新要是要强压住这一案子不动,要在华英市内进行消化,省厅也不可能造反将何霸、高开善及华英市一大串涉案领导都抓起来。

    何霸等人是市人大代表,要抓起来得先有省人大出其名,警方才能将他控制,不惊动省里那是不可能了结这一案子的。

    回到省厅,贾书理见张长昆似乎故意到自己面前露一下脸,心里明白,他肯定得到了消息。心里急着要自己跟他谈到华英市的工作,贾书理将手机拿出来,放在耳边听,说着话,另用手对张长昆表示了下便走过了。也是故意这样来让张长昆胡乱揣摩一番,拖一拖,虽说没有什么好处,不过,这样也让张长昆今后下去会小心一些,不敢太放肆。

    有李雷直接在张长昆背后支持,他在省厅放肆起来,确实难以压制,吴洋他们在华英市会有更多压力。

    也不管张长昆会有什么想法,即使他猜到自己故意冷落他,也不可能到李雷面前去诉苦。贾书理在自己办公室里不停留,折身往外走,估计张长昆过一会会找到办公室来,自己还真不好装着忘记省里的意思。

    往外走没遇上张长昆,贾书理也不管他会不会追过来,挨到下午后再说。

    上车出去,估计张长昆很快找到自己外出,估计不会打电话追过来。在车里,跟吴洋通电话时用隐秘的手机,把省里的情况跟吴洋交底,既让他有紧迫感,也要让他安心那边的工作。另一组人手也到位了,听吴洋说华英市和平江县的警戒更严,杜勇和老陈与平江县的人冲突越加激烈。市里有人直接到吴洋面前提出,要将杜勇和老陈等警员做纪律处分,平江县则给市里施加压力。甚至提到,杜勇他们还是这种工作做法,发生意料不到的严重事件,都要省厅来负责。

    刘宗敏和唐杰两人公开表示对杜勇等人的不满,直接批评他们之外,也在吴洋面前提出要将两人送回省里。

    两人交流情况,吴洋在华英市压力虽大但不是要跟贾书理诉苦,也不是想要他站出来支持这边的工作。之前在省里都有了共识,各人肩上都有很重的压力,交流情况那是另一回事。彼此了解的情况越周全,处理事情也就越没有漏洞,才能应对自如。

    两人都感觉到形势严峻,吴洋也没有多表态,说过情况后,听贾书理做了些指示,表示会按领导的督促这边的工作,对张长昆很快会到华英市去,也有心理准备。

    才挂了电话,心中默然。面对这样的情况,唯有咬牙往前冲,死而后已,才能够真正挺住了。来不及多感概,电话响了,秘书在前排,将电话递过来。没有说是谁人的电话,贾书理心里一沉,秘书一般都会将来电先说出来,让他有心里准备。接听电话时,心中有计较,不会弄错。

    接过手机,看了下,见是杨省长的名字。贾书理心里一紧,接听了,说,“我是贾书理,您是杨省长”

    “我是杨冲锋。”电话那边说,“书理厅长,有时间见一面”

    “我听领导安排。”贾书理说,先还在考虑张长昆下华英市的事,能够在决定这事情之前,见过杨冲锋当然是最好的好的状况。见过领导后,省里的形势会更明朗,也让贾书理在心中有分寸。处理张长昆到华英市的事情,和张长昆与吴洋之间的纷争也才有更准确的分寸,不过,说出这句话,对贾书理而言也是无奈。

    但省城形势逼人,又让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对杨冲锋,贾书理之前少有接触,不过对他在江北省的表现从心里敬服,对他也不排斥。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