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8 初试火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8 初试火炮 (第3/3页)

试的时候咱们也是拿出来吓吓旁人,又不会真正对着人发射。”

    于是二人商议一番,便叫人在前方约30米外,每隔10米便立一块高两米,宽一米,厚约一寸的硬木板,埋入土中二尺。因为要试炮,众工匠早都停了手中的活在一旁观看,杨万景便叫众人分头出去,从城外买了几十块木板,一时间火炮正前方远远铺开了一片木板。

    李不伟先将炮放平,略为上向抬了抬炮口,心里也没把握,杨万景看李不伟在一旁将炮口移来移去,一时也没主意。二人又一起捣鼓了一会,终于将火炮正对着前方一排木板,李不伟看着差不多了,便叫所有人都跳进了掩体,外面只留下一人,李不伟大吼一声:“点火!”

    这次李不伟只装了一半多点的火yao,毕竟第一次试射,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外面的那位工匠点了火后,跳进掩体后面刚过了片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李不伟忙随众人走出掩体,再看火炮仍然是完好无损,只是移了位置,他心里一块石总算落了地。忽然听到一名工匠惊道:“快看,木板被打了个大洞!”李不伟转头一看,远处第一块木板已被打了一个洞,连忙跑过去再一看,果然是一弹洞穿,突然又听到有人惊呼:“快看!第二块、第三块木板也被打穿了!”李不伟闻言又连忙跑到第二块木板处,却发现果然第二块木板也被打穿了,只是这洞要比第一块大许多,而且位置略低,第三块木板的洞则更大一些,待再看第四块木板时,却发现只是在最底部被轻微地砸了一个小坑,炮弹正落在木板前几米处,圆溜溜的躺在那里,竟然是完好无损。

    李不伟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在大喊:“成功了!”他激动难奈,原地呆了一阵,竟然泪水夺眶而出,忽然又哈哈大笑。杨万景见状,也早已惊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这火炮竟然如此威力,装药量只有一半,竟然接连洞穿三块一寸厚的木板。再看众人,表情也几乎一样,均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倒是李不伟先清醒过来,马上叫杨万景回去查看火炮的情况,杨万景马上过去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笑道:“大人,火炮完好无损,只是炮筒内火yao残留物太多,需要清理一下,另外,火炮位置已移了不少,被炮弹向后推了三四尺。”李不伟喜道:“既是如此,马上清洗,然后重新将火炮固定好,再试一发散弹!”

    李不伟的散弹是按五百年后英军的方案设计的,散弹的弹体外观呈圆筒状,外壳是一层薄铁皮,底部是一个木质的膛片,弹体内装有铁质小弹丸,在开火后,木质膛片推动弹身前进,在弹体离开炮膛的瞬间,火炮内外压差巨大,弹体外壳无法承受,随即破裂,内装弹丸势必逬出,在空间中形成圆饼状弹幕。这一弹幕会逐渐散开,划过一个由炮口为定点的圆锥形空间,击中目标。

    听到李不伟的命令,马上有两名工匠前来清洗完毕,上来十几人又将火炮向前推到原位,杨万景又叫人装了火yao,绒布,以及一个散弹,这次却是装了刚好足量的火yao,待弹药填装完毕,又在火炮前约30米处放了一排木板,然后正对着一块木板又开了一炮。

    再一声巨响过去,李不伟过去看时,只见那块木板已被打了几十个小洞,有些竟已洞穿,还有些打到旁边的几块木板上。李不伟叫人数了一下弹孔数量,共有56粒射中木板,其余的不是钻在土里,便是从木板上飞了过去。

    李不伟正自兴奋,却听到杨万景远处叫苦连天,他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大炮的前端竟然已经开裂,而且有的部分已被爆飞了出去,这次炮身后退现象更为严重,竟然后退了五六尺,那个简易驻锄将地上划了深深一道沟。看到杨万景一脸苦像,李不伟忙安慰道:“这次装了足量的火yao,而且火炮又装了散弹,可能产生的爆炸力的释放方法与单发炮单有所不同,再说火炮刚发过一炮,炮管温度还没降下来,因此上炮口才会开裂,但这一百发散弹打出去,十丈外能覆盖约两宽的范围,也算不错了,炮口开裂倒不是问题,最多将炮口再加厚便是了。”

    虽然只打了第二炮便遇到炮管开裂的问题,但李不伟却并不心急,心里想要么是宋朝的工艺与技术跟不上,要么是所用材质仍然太差,但解决起来却是容易之极,只须加厚炮筒的壁厚、内壁再磨光滑些就行了,再说自己在设计时没有考虑炮口的受力情况,总以为炮口只是起到校准的功能,没想到竟然想会承受爆炸力。

    其实这已比李不伟事先预计的要好上许多了,这也得益于李不伟是直接搬来现成的设计。至于火炮反冲后退,一时倒也不着急解决这个问题,大不了在后面再强化固定件便是。只是火炮反冲后退的问题,最终仍是要解决的,记得当时法国军队之所以战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火炮后退太厉害,每射一炮都需要将炮重新移到原来的位置,士兵到了最后都没有力气再将火炮重新定位进行瞄准了。

    杨万景闻言肃然道:“是啊,如此神器,倘若摆上几百门,纵是千军万火,也休想近身半步!”话虽如此,可他仍被刚才所见的景象所震惊。

    李不伟本来还想用普通火yao再射几炮试试,可这里大炮已然开裂,也无法再试,又想普通火yao威力又如何能与新配方的相比,不试也罢。

    二人回到屋内,李不伟与杨万景查看了整个设计图,重新设计了壁厚,又补充了一些部件,加上了护盾。另外,刚才调整火炮的发射角时,是采用手工调整到一定角度,木楔固定的方法,因此李不伟又加上了高低机,但目前的条件没法采用齿轮齿条式装置,而且渐开线齿轮也无法制造,因此李不伟只是用几个销来固定位置,至于再复杂的高低机,这将是李不伟的下一个改进目标。

    但对于火炮发热的问题,李不伟一时也想不出解决问题。按目前这种设计,火炮在一小时之内大约能发射十发炮弹,否则炮管便发烫得厉害,就连火yao填装也危险之极,更别说发射后炮管强度的问题了,但不管怎样,这一试总算是成功了。

    ……

    晚上,周依依见李不伟有说有笑,问道:“不伟哥哥,这几天难得见你如此高兴,可是你所说的大炮成功了?”李不伟笑道:“是啊,基本成功了,但我又给他们安排了新的任务,这几天又有他们忙的了,不过这多亏依依画得好,他们才能造得出来。”周依依笑道:“论起画画,我又哪比得上你画得又快又好。”

    李不伟心中一动,轻轻搂往周依依,在她耳边说道:“依依,总有一天,我要告诉你我画画的秘密!”

    (注:粒状火yao的确是明清时的东西,威力比宋朝的火yao大了近十倍,文中的粒状火yao属YY出来的。至于铜炮的铸造,宋朝有此工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