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越后的消息(二) (第2/2页)
(1554年),三家相互建立姻亲关系,在善德寺举行了‘甲相骏三国同盟’。 没有后顾之忧的信玄,开始积极攻略信浓地区。武田信玄的才干,其实信浓那些小豪族所能比拟的?虽然武田信玄在攻略信浓的过程中,也有败绩,但总体而言,信浓一步步收归武田家麾下。这自然引起了信浓旧有豪族的不满,反叛抗争时有发生。 最后,这些信浓豪族也看到自己不是武田信玄的对手。以村上义清、高梨政赖为首的一批人,便投靠了越后的上杉谦信,请谦信帮忙多会领地。信浓地区是越后的屏障,为了保卫越后的平静,谦信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村上义清、高梨政赖等人的请求,发兵攻打武田家。 对于身居内陆的武田家而言,信浓又是武田家扩张的必占之地。双方都有不得不打的理由,战争无可避免。这便是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多年火拼的原因所在。 言归正传,回到金之助的讲诉上来。谦信从关东退兵,便以关东管领的名义向诸侯发布命令,谦信回到春日山城,陆奥会津的芦名盛氏和出羽的大宝寺义增的援军来到越後。但这时已到了七月份(阴历),马上进入秋收时刻。上杉谦信也不敢耽误农事,开始休整部队,只待秋收一过,便发兵攻打武田家。 8月14日,一切准备就绪的上杉谦信,命长尾政景为春日山城的留守大将,而谦信亲率一万六千大军向信浓进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关东诸侯的响应,上杉谦信此次作战可以说是兵多将广,但谦信却给春日山城的长尾政景留下近两万的军队作为守军,仿佛此次攻打武田家胜券在握似的。其中具体缘由,就不是金之助这种小商人所能知道的了。
15日,上杉谦信的军队到达善光寺,并且将三千兵留守作兵站基地,作日後退兵和补给的支援,而主力部队则继续南下。 上杉谦信出动一万六千大军,声势浩大,迅速就被武田信玄所知。知道是上杉谦信亲自率队,信玄也不敢大意,带领军势,前往川中岛地区迎战。 8月16日,上杉谦信十分大胆的深入信浓,在川中岛南部的妻女山建立本阵,也不再有任何行动。在此东北约3公里处,便是武田四名臣高坂昌信带领2000军队驻守的海津城。信玄出兵从南面而来,若是海津城的高坂昌幸再率军突袭其后,上杉军就可能面临被围攻的困境。上杉谦信被称为军神,不可能犯这种明显的错误。也许是谦信自信;也许是他还有后招;也许是早料到武田信玄的动作,故意诱敌深入。但这就不是外人所能明白的事情了。 总之,高坂昌幸并没有轻举妄动。信玄出兵后,路经信浓地区,为了等待信浓诸将的参战,使行军延迟。6日后,也就是8月24日,兵力达到一万八千人的信玄再达到川中岛地区。本来武田信玄打算前往海津城,可是见上杉谦信胸有成竹的样子,担心谦信早有预谋,便到妻女山的西北方约八公里的茶臼山对阵,同时也可以截断谦信的退路。 这时,上杉家的军势只有一万三千人(善光寺留下了三千人),而武田家却有军队两万人。越后的土地与甲信地区差不多,都是人多地少,而且还有前来助战的军势两万人在春日山城,虽然刚刚秋收完成,粮草去不丰厚。武田家算是本土作战,粮草相对充足,应该算是占尽地利,占了上风。 千曲川两岸,布置着上杉、武田两家几万军势,营帐绵延数百丈。一时间旌旗如林,杀气逼人。纵是八月的烈日下,也让人感觉到深深寒意。 两军对峙,战事紧张,如箭在弦上,随时可能爆发大战。在军力上,上杉军不到武田军三分之二,现在又是客场作战,劣势明显。军中便有大将进言,请上杉谦信发布命令,调集春日山城的守军前来支援。哪里知道,上杉谦信对此毫不理会,每日打着小鼓,哼着小曲,仿佛是来旅游观景一般,优哉游哉。若非上杉谦信战绩辉煌,少有败绩,在越后威望无人能及,众人崇拜异常,这上杉军就得自己乱起来了。 这上杉军毫无动作,弄得武田信玄一头雾水。信玄与谦信争斗多年,双方都十分了解对方的脾性和用兵方略。这上杉谦信毫无动静的做法,让一向多疑的武田信玄也不敢马虎,说不定这就是上杉谦信的诱敌之计。而且,武田信玄在川中岛的布阵已经对上杉谦信造成了包围之势,又掌握了上杉军的退兵和补给路线,完全掌握上杉军的一举一动,也就不怕上杉谦信有任何动作。双方都毫无动作,就这么对峙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