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燕王出兵 (第2/2页)
。” 李瑗论军略,远逊于李道宗,论心计和赵王淮安王都相去甚远,听了王君廓的话奋然道:“公诚爱我,便依将军之言起兵靖难。” 说完便立刻吩咐左右去召并召北燕州刺史王诜,回来参谋军事。 王君廓退下以后兵曹参军王利涉进言道:“大王今未奉诏敕,擅发大兵,明明是造反了。若诸刺史不遵王令,大王将如何起事?” 李瑗闻言,又不禁忧惧起来,自言自语道:“是啊若是诸位刺史不遵令该怎么办呢?” 王利涉又道:“大王不如先召诸刺史来幽州议事,如若他们不遵王令大王就将他们当场格杀,另选心腹之人代之。” 王利涉又道:“君廓性情反复,万不可靠,大王宜即刻以兵权托付王诜,切不可委任君廓。” 李瑗摆手道:“君廓是我妹丈,我意已决公勿多言” 六月十六日清晨,燕王李艺率五万大军突武官员晃了一大跳,刘诚道得到消息赶到北门处,只见一片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刺密匝匝闪着寒光。他一路跑来,急得出了满头满脸的汗,此刻也顾不得擦,跑到李艺马前拉住了缰绳气吁吁道:“王爷出兵,怎么也不知会下官一声?” 李艺抬头看了看天色,嘴角带着微笑答道:“本王接到皇上密令,突厥不日将犯原州,命我迅速西往原州以为策应,匆匆整军不及相告,还望刘大人见谅。” 刘诚道呆了呆,道:“如此军情,尚书省和兵部怎么没有行文报来?” 李艺一笑:“密令是天子亲军信使送来的,这些信使一路换马,昼夜不歇,自比驿报要快许多。不要紧,估摸着再过三到四天,兵部的行文也就该到了,军情紧急,大军出征在即,刘大人,本王不便多耽搁了”
刘诚道喃喃自语道:“可是,没有兵部行” “没什么可是的”李艺沉下脸打断了他的话,傲然道:“本王统领天节军,节制经原两州兵马,手上有皇上授予的军政全权,必要时候可便宜行事。刘大人若再要耽搁本王出兵,本王便不客气了” 见李艺一道阴冷狠毒的目光扫将过来,刘诚道浑身一哆嗦,急忙松手退后了两步道:“不敢不敢,诚道怎敢干预王爷军务,只有代泾州上下恭祝王爷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了” 李艺哼了一声,伸手自腰间拔出佩刀高喊道:“出兵——” 人头甫动,战马嘶鸣,大军缓缓开拔。 罗寿骑着马赶了上来,小声道:“大哥,刘诚道那老滑头会不会向朝廷奏报?” 李艺冷冷一笑:“让他奏报去罢,他的奏表还没到长安,我们已经拿下原州了” 罗寿道:“不过原州城池高深,恐怕轻易不容易攻克” 李艺冲着他翻了一个白眼:“谁说我要攻城来着?” 罗寿愕然。 李艺笑道:“我是大唐的燕王、天节将军,又顶着国姓,原州郡又在我的治下,还用得着攻?真是笑话陈奉——” 陈奉催马赶了上来。 李艺道:“你这就赶到前面去,通知守城的原州别驾郭叔介,便说我天节军过界,要在他原州驻节一日,让他赶紧出城五里,迎接我的王驾,另外准备好羊羔美酒,犒赏我的士卒” 陈奉拱手领命而去,李艺悠然自得地哼着小调,继续催马前行 六月十八日将近午时,原州城外别驾郭叔介正率着州里的文武官员,牵着猪羊,担着水酒恭恭敬敬地等侯着李艺的到来。 不一会东边传来了剧烈的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强,就像是一阵闷雷从东边滚来,脚下的大地都开始颤抖起来。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定的燕王麾下战无不胜的重装铁骑。 很快耀眼的阳光陡然暗了下去,空气中仿佛骤然有了一种寒意。刹那间,郭叔介等人的眼前出现了无边无际的黑铁色的潮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寒光。 一面大大的黑色滚金边帅旗高高擎起,猎猎飘扬于风中,上面赫然一个银勾铁划的“李”字。 黑盔铁甲的铁骑,分作十列,整齐划一地前进着。当先一人重甲佩剑,盔上一簇白缨,端坐在一匹通身如墨的披甲战马之上,身形笔挺如剑。他一马当先,提缰前行,身后十列铁骑依序而行,步伐划一。 李艺虽然距离郭叔介等人还远,远得看不清面目。但仅仅遥遥望去,竟已让众人生出压迫窒息之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