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四十二章 世之名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世之名将 (第1/2页)

    正月十五元宵节,唐时称为上元节。晚上也有灯会,人们也吃元宵放鞭炮,当然这个时候没有火药,放的东西叫“爆竿”就是把一跟长竹竿点燃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裂声音。

    李承明带着李艾和李元景、李元昌、柴哲威一起游玩赏灯。大街上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人脑袋比蚂蚁还多。几十名护卫围成一个大圆圈将几名皇族保护起来。李艾看不清东西急的支哇乱叫,承明没办法只好招呼王七虎将李艾扛在肩膀上。

    李承明转了一会就感到索然无味想回去,可又不想扫别人的兴只好跟着他们瞎转悠。柴哲威给大家一人买了一个面具一个金色的灯笼。

    李艾骑在王七虎的肩上,带着面具一手提着一个灯笼,时而尖叫时而俯身下去把手里的灯笼往李元景、李元昌的头上放。

    李承明喝斥不住又怕灯笼里面的蜡油流出来烫到他的两位叔叔,于是就叫王七虎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接下来倒霉的就是走在后面的天宝了,李艾不厌其烦的一次次重复着往天宝头上放灯笼的动作。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专门往个子矮的人头,对周围那些身材高大的护卫丝毫不感兴趣。

    一直走到两脚发软李元昌才终于提出要回去的建议,李承明立刻符合。

    武德八年正月二十三,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清晨长安城外的官道上李承明骑着“赤风”和薛万彻、苏烈、郑文信并肩而行。身后跟着薛万彻的卫兵和李承明的护卫们。

    李承明向太子求来一个肥差,跟薛万彻一起去幽州整治那里的寺院道观。顺便调查一下那个独孤达磨的身份,还得拜访李建成的死党兼堂兄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王小胡因为秋香临产在及没有同行。

    虽然已经是春天但天气依然寒冷,残雪还未消融。旷野之上绵绵的白雪还在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甚是好看。

    “薛大将军,你在幽州待过,幽州是不是比长安要冷一些?”李承明嘴里哈着白气说到。

    “是啊,幽州此刻正大雪纷飞也说不定,咱们命不好,要是去江淮的话那里已然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了。”薛万彻笑着大声说到。

    话音未落,前面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李承明抬起头向着前方往前。不一会三个穿着唐军号衣的人正沿着被白雪覆盖的官道拼命打马奔跑。

    “出大事了。”三个信使与人群擦肩而过时苏烈自言自语道。

    “啊!你怎么知道?”李承明吃惊地问。

    “他们马肚子上的泥浆很厚,只怕已经跑一夜了。”苏烈解释到。

    “不会又是突厥犯边把?”李承明有些担忧。

    “不会,突厥犯边一般都选秋天,那个时候马儿不缺草料,现在突厥那里天寒地冻,行军不易他们应该都在帐篷里猫冬呢!”薛万彻肯定地答道。

    的确是出事了,不过出的是好事。武德五年十月刘黑闼纵横河北之时,年仅十九岁淮阳王李道玄与号称长安大侠的史万宝搭档出战,率领三万大军会战刘黑闼,年少轻狂的李道玄一心想上演一场李世民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时的模仿秀。

    会战开始之际,李道玄率领五百轻骑冲入刘黑闼的阵地,命令史万宝率大军跟进接应。没想到史万宝按兵不动,坐看李道玄阵亡。

    史万宝的如意算盘是想等刘黑闼反击之时全军压上,一举将刘黑闼军打垮,成就自己的威名。可是李道玄的阵亡让使三万唐军军心动摇不战自溃,史大侠根本无力收拾残局,他知道既死了李道玄又葬送了三万唐军,李渊肯定会把自己千刀万剐。于是长安大侠不敢再回长安,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气得李渊直骂娘。

    李渊早已下诏官员擒的史万宝者官进三级,庶民拿的史万宝者赏金千两。三天前幽州刺史王诜剿灭燕山强盗时意外的在群盗中间发现了曾经的民部尚书原国公长安大侠史万宝,看到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王刺史和庐江王喜出望外立刻遣使飞报长安。

    起风了,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树上的雪沫打在人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痛。李承明从怀中取出一个八角形的银盒来,里面装着去年过腊八时皇帝赏他的“腊脂”。腊脂是唐代防冻裂的护肤品,配料大概有蜂蜜、朱砂和麻雀屎之类的东西。

    承明涂完脸以后将交给腊脂身边的薛万彻,薛万彻接过来没有用直接交给左侧的苏烈。

    两天后一行人穿过关中要隘函谷关到达黄河风陵渡渡口,渡口守将验明众人身份后立刻安排渡船送李承明等人过河。

    “殿下,请等一下,后面有人来了,可能也要过河。”李承明正要上跳板时薛万彻说。

    李承明回头顶着刺眼的阳光望去十几骑人正在他们来时的路上一边打马飞奔一边不停地挥动手臂。

    “殿下,想不到能在这欲到你!”在距离李承明等人约十丈远时为首的两人一起勒住马缰绳反身下马抱拳行礼道。

    李承明伸手在额头上搭了个凉棚一看居然是左卫府的史荣和京兆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