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大才子 (第1/1页)
“《卫斯理》不敌《翻云覆雨》,才子不敌新人。”——《东方日报》 “倪框老矣,尚能饭否?”——《星岛日报》 “倪框才尽,倪郎才尽矣。“——《旺角日刊》 ... 倪框看着这些报纸感到无尽的屈辱。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翻云覆雨》在《新界日报》连载,导致《新界日报》的报纸销量大增,此消彼长,其他报纸销量自然不景气。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何况香江这个资本主义社会。 其他报纸没有《翻云覆雨》连载,但并不妨碍他们搭下顺风车。 没有连载没关系,他们便另辟蹊径。他们疯狂炒作倪框《卫斯理》不敌《翻云覆雨》的消息,借此来吸引读者眼球。 当他们真的让报纸销量增长后,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添油加醋。 倪框此人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原来此人成名已久,确实有几分才华。 倪框本是内地人,却因犯下罪过逃到香江,靠写作为生。 使他发迹是在1962年在金大侠的鼓励下创作了成名作《卫斯理》一举成名。 经过多年的发展,此人与金镛,黄沾,蔡阑被被人合称为“香江四大才子”成名至今。 他平生最得意的事就是“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并且结交了一帮至交好友。 不过此人虽然创作无数,但也有不少令人诟病之处。 他的小说最后基本上都是主角是外星人。“企鹅之争”更成为香江笑谈。 而最出名的的是他多次充当港府反内地的急先锋,御用文人。 因此上了内地的黑名单,最后更是在香江回归前远渡国外,终生不敢踏上内地一步。 翌日,倪框来到了《明报》总部,因为他与金墉交好,所以他去见金墉从来不用通报。 “咚咚” “请进” 一进门便看见金墉坐在办公桌钱微笑的看着他。 “老倪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你可是无事从来不来《明报》啊。”金镛打趣道。 倪框听见金墉这么说也不见怪,都几十年的朋友了,要说了解他的也就这几个老朋友了。 “金兄,你不是明知故问那个《翻云覆雨》是怎么回事,你看看报纸是怎么说我的。”倪框听见金墉的询问再也忍不住说道。 “哦,此事我也有所耳闻,这都是那些媒体恶意炒作,跟《翻云覆雨》的作者关系不大。” 金墉也是一个爱才之人,虽然他并不喜欢《翻云覆雨》的风格,但是对于莫轩的才情,他还是非常的看好的,因此他不想至交好友与之交恶。 倪框见金墉似乎有爱才之意,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金兄我不介意他出名,但我容许别人踩在我的头上出名。” 见金墉不为所动,知道老友的老毛病又犯了,多说无益,于是他走出明报大楼。 突然,冲过来一些记者。 原来他们途径《明报》,偶遇倪框,想起现在香江最火的话题“才子之争”,也顾不得多想立马冲了出来。 “倪先生,我是东方日报的记者,不知你对外界评论《翻云覆雨》比《卫斯理》更好有何看法。” 倪框也是口无遮拦,或许或许也是不把莫轩放在眼里。 “本人没有看过你们说的那本书。所以也不好妄下评论。” “那不知道你对小说作者有何看法呢。” “从古到今昙花一现的人才不计其数,希望他不是那一类人吧。”说完倪框乘车离开了。 第二天,各大媒体头版头条都是“倪狂对《翻云覆雨》不予置否”“倪框炮轰《翻云覆雨》作者昙花一现”等等类似报道。
顿时,又是一番热潮。 莫轩也看到了报道,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来自后世的他在网上见多了这种炒作,知道这影响不了《新界日报》的销量。 结果也确实如此,而且反而使《新界日报》的销量更高了。倪框知道后可气的不轻。 莫轩可不是有容乃大的人,倪框这么无端贬低他,是个人都有气。只是他还很弱小.... ... 这天,莫轩来到了《新界日报》。 因为《翻云覆雨》的缘故,报社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都知道他是那个名满香江的大才子,所以他和徐凡没有经过通报就来到了张主编的办公室门口。 “咚咚” “请进” “原来是莫老弟啊,来的好快啊,我这电话才刚刚放下呢。”张云兴见莫轩有点气喘的样子,打趣道。 莫轩也顾不上张云兴的打趣,他想看看他的《翻云覆雨》究竟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 毕竟,这是他前世今生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成功。 而且他前段时间在整理记忆时发现近期将发生一件轰动全港的大事,而他想参与进去需要一大笔资金。 “给,这是《新界日报》的销量纪录”张云兴笑着把一份统计报告递给它。 “老弟,你在香江可真的是出了大名了,你可知道就算金大侠的《明报》也是靠他一本一本小说积累的读者。” “但是可从来没有一本小说像《翻云覆雨》一样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可以创造这样的销量奇迹。” 莫轩现在没心思听张云兴在这里唠叨,因为他的全部心思都被《新界日报》的销量纪录吸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