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势如破竹(下) (第2/2页)
妙。 在一万魏武卒的疯狂猛攻下,赵军两翼已是危如累卵,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局势,无疑对赵军有些不利。 仗打成这样,无疑跟李靖事先所想的那种势若破竹、所向披靡完全不同。 魏军的战斗力和勇气,大大的出乎了李靖的预料。 “可恶!”李靖神情有些歇斯底里:“这些魏军疯了么,怎么如此不怕死?” “将军,”这时,两名传令兵屁滚尿流地飞马奔来,气喘吁吁道:“两翼请求增援,他们快顶不住了。” “将军,速作决断啊。”中军官连忙谏言。 “传令:两千骑兵,增援左翼,百辆战车,增援右翼,一定要给我顶住。” “是,将军。”两名传令兵接过令箭,飞奔传令。 “还有,”李靖忽然咆哮起来:“派人去告诉秦龙,本将再给他一刻钟,如果再不能突破敌阵,就给本将提头来见。” 秦龙者,赵国‘百军之士’的国尉也。 “诺。”又一名传令兵闻言,飞马而去。 战场上,赵军开始了新一轮的调动,担当预备队的两千骑兵和一百辆战车开始增援两翼。 “终于忍不住了吗?”庞涓站在一辆战车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一幕,不禁露出一丝冷笑,他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传令:后队出击,派出同等兵力,截住敌军骑兵、战车。” “诺。” 一名传令兵飞骑而去。 瞬间,早就严阵以待的魏军后队也动了,一百辆战车和两千骑兵迅速出击,杀向自己的对手。 战场上,赵军骑兵、车兵刚抵达两翼战场外围,正要对魏武卒的侧后发动突袭,铁蹄隆隆、车轮辘辘处,魏军的同行已是气势汹汹的杀奔上来。 为了不将自己的侧后暴露给对手、招致灭顶之灾,赵军的骑兵、车兵只能被迫放弃增援两翼的企图,全军转向,杀向来者不善的魏军同行们。 很快,双方的骑兵、车兵相交。 一时间,那是戈矛狂舞、箭矢乱飞,战马的惨嘶声、战车的碎裂声,不绝于耳。 …… 庞涓见状,心中大喜,给敌人最后一击的时间终于到了。
“传令:让李玉率最后一百辆兵车出击,直取敌人中军,别跑了那李靖。” 这一招,庞涓听孙膑讲过,有个很威名的名号‘斩首战术’。 “诺。”传令兵飞骑而去。 很快,早就等得不耐烦的李玉大呼一声:“将士们,破敌就在此时,杀!” “杀——”如雷的喊杀声中,作为斩首奇兵的百辆兵车迅速出击,绕过纷乱的主战场,似一柄锋利的匕首,直插赵军后阵。 赵军后阵,有站在战车瞭望塔上的士卒看见这支不怀好意的奇兵,慌忙报与李靖:“李将军,大事不好,有支赵军车兵奔咱们来了。” “什么!?”李靖一惊,连忙登上兵车,这一看,顿时是魂飞魄散。 只见纷乱的战场上,一支拥有百乘兵车的奇兵卷起漫天烟尘,正气势汹汹的杀奔而来,转眼间,离他们也就三、四百步了。 这点距离,对于势若奔雷的车兵来说,也就弹指间的功夫罢了。 李靖傻了眼。 要知道,他现在,除了身边百余名亲兵之外,所有的兵力都已经派上了战场。 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靖大骂对手卑鄙无耻的同时,也是慌了手脚:“快,传令:让郭猛率军回援。” 郭猛者,赵军国尉,统帅中央方阵一万五千人的无甲步兵。 不得不说,慌乱之下,李靖下了一招彻头彻尾的臭棋。 这么说吧,在激战的战场上,两军正短兵相接呢,你突然下令一军回撤,这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 马上,便有一名赵军传令兵飞奔去求援。 然而,李玉的车兵来得是如此之快,仿佛离弦之箭,瞬间便离李靖只有百余步了。 “将军,来不及等援兵了。您快走,我们挡住魏军。”李靖的亲卫头领一见不妙,顿时大骇。 李靖也是吓得六神无主,闻言慌忙答应,急急被亲卫们扶着上了马,率十数人,落荒而逃。 而亲卫头领,则率剩下的百余人,硬着头皮冲向了魏军那铺天盖地而来的战车。 李玉见状,心中冷笑,战车上,号角吹动。 霎那间,百辆战车,箭如雨发,射向阻截的李靖亲卫,一阵惨嚎声中,落马者近半。 随即,百辆战车强势碾压而来,那车轮上镶嵌的锥形利刃剧烈旋转,发出死亡的呼啸。 残存的李靖亲卫,不是被战车的锥刃撕成碎片,就是死于那纷飞的戈、戟。 转眼间,百辆战车所过之处,百余名李靖亲卫已是伤亡殆尽,根本没有给李玉造成哪怕半点麻烦。 “追,别让敌将逃了。”李玉意气风发,率战车紧追不舍。 魏军阵后,庞涓在战车上看见,心中大喜:赢了!连忙道:“快,让全军大喊:敌将逃了,赵军败了!” “诺。”十数名亲兵飞马而去,纷纷大呼:“敌将逃了,赵军败了……” “敌将逃了,赵军败了。” 一时间,魏军的呼喊声震天动地,士气大振,攻击、防守也越加的凶猛顽强。 赵军就恰恰相反。 听了魏军的喊话,正激战的众赵军纷纷回头,果然已经不见了李靖的大旗。 这下,众赵军慌了神:李将军呢,莫非真的逃了?怎么突然就败了呢? 而这时,在‘百金之士’身后的一万五千名赵军无甲步兵也刚接到李靖的将令,不敢怠慢,立即掉头,准备救援李靖。 然而,他们的这一举动,却被其余赵军误读了:“不好了,郭将军他们已经撤了。输了,输了,咱们也快逃吧。” 一时间,本来只是略处下风的赵军突然就崩溃了。 崩溃潮,先是从赵军本就勉力支撑的两翼开始,当获得解放的魏武卒以雷霆万钧之势夹攻中央时,本就人心惶惶的赵军就迎来了全面的崩溃。 即使是精锐的‘百金之士’也没有幸免,一路溃退下去。 憋屈了数年,终于扬眉吐气一次的魏军气势如虹,立时开始了凶猛的追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