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九州风雷 第401章 猜心 (第1/2页)
“会有什么深意呢?”上官婉儿轻皱着眉头,站起身来在房内来回的慢慢踱步。 太平公主言道:“刚才不是说了吗?皇帝可能是要立储了,她不想立储一事受到谁的干扰,也不想让世人看出她这个皇帝的意念受到了谁的左右。因此才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暂时将刘冕拘押起来审问,借此来调转众人视线。我觉得狄仁杰说得没错。等皇帝立定了储君,刘冕定然可以无罪开释。” “就这么简单?”上官婉儿怔了一怔,缓缓的摇头,“这些年来我一直陪伴在皇帝左右,对她的习惯的脾气比较的了解。立谁为储,她也许在心中没有定案。但是若说会受到谁的干扰,那恐怕不现实。皇帝是一个极度强势的人。如果她认为谁想左右她、束缚她、威胁到了她,就会不择手段将其除去。” 太平公主微惊:“你不会是想说,皇帝的确是想趁此机会除掉刘冕吧?” “那倒不至于。”上官婉儿马上摇头,“这几年来,刘冕屡立大功,为皇帝登基和稳固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劳,堪称当朝股肱之臣。皇帝就算认为他功高震主了,也会用一些不显眼的手段来削弱他的权力,而不是用这样一种冒险的法子、顶着无数的压力将他私下扣押。这绝对不是皇帝的办事风格。而且,就算是刘冕真的派人杀了二武,又能如何?按我大周律法,杀人之罪是当偿命。可刘冕贵为国戚,无论如何罪不至死。再加上刘冕身上所背负的突厥婚约,更让皇帝投鼠忌器。这么多的原因综合起来,我也认为皇帝这一次绝对不是要为难刘冕。相反……” “相反什么?”太平公主惊讶的问道。 “相反,我觉得皇帝是在有意保护刘冕、器重刘冕。”上官婉儿转过头来,眼中精光奕奕。 “此话……怎讲?”太平公主很是愕然。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坐到太平公主身边来轻声道:“殿下,你身为皇族中人。应该听说过太宗晚年贞观末年的一些事情?” “你是指什么事情?” 上官婉儿也不着急,娓娓而道:“我在皇宫掌管制诰,有机会翻阅许多宫中秘梓,知道一些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大唐史事。贞观末年,人到晚年的太宗皇帝因为一件事情而极为头疼,那就是立储。当时前太子李承乾被废。东宫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除了几个皇子,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被牵扯了进去。当时,所有的大臣分为了几派,追随不同地皇子。朝堂之上的斗争愈演愈烈,连太宗皇帝都失去了掌控力。”“这我倒是知道。”太平公主说道,“贞观末年的夺嫡之争,的确非常激烈而且凶险。这些事情太过敏感,一般无人提及。我们在此闲叙却是无妨。我的父皇后来成功入主东宫,继而登上了皇位。于是。许多曾经追承废太子、皇子恪、皇子泰的人都没能得到善终。就连一时之名相房玄龄,若非是太宗皇帝一力死保,也几乎要在夺嫡之后地秋后算帐中落马。” “是地。向来。夺嫡之争就是最为凶险地。”上官婉儿说道。“说到这里。殿下难道还想不透皇帝为何要用这样一个看似荒诞地办法。将刘冕打压一下吗?” “哦?”太平公主一个激灵。扬起眉毛。“你地意思是说……皇帝想让刘冕。效仿当年李绩故事?” “殿下睿智!”上官婉儿微然一笑。“当年。太宗皇帝在东宫人选地问题上伤透了脑筋。在后来在腹稿中确定人选了以后。却有一事放心不下。那就是军队。太宗皇帝当年地想法是。要是将来太子登了基。对军队里地将领没有一个认识地。那可如何是好?当时李药师已经辞世。军中翘楚以李绩为尊。于是。太宗皇帝就想办法让李绩与先皇走近。他地办法就是。寻了个过错将李绩开贬。然后等太子上位之时。再施恩提拔李绩。这样一来。李绩自然对先皇感恩戴德。而与此同时。李绩也因为被贬而脱身于夺嫡之争之外。” “原来是这样?”太平公主惊讶道。“细细想来。地确是有这个可能。可是婉儿。刘冕现在虽然屡立大功位居国公。可他毕竟资历尚浅。若说在军队之中地威望。他还远比不上黑齿常之。” “可是黑齿常之老了。而且最重要地是。他并非皇帝心腹。”上官婉儿说道。“刘冕则不同。他是皇帝亲自一手提拔栽培起来地。而且……有公主殿下这一层关系在。皇帝没理由不器重刘冕。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座江山。都不能缺少了用作顶梁大柱地将军。而我大周朝地顶梁大将军。明显就是刘冕了----至少。皇帝是有心如此安排。” “呀……”太平公主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手。惊讶道。“这么说。他刘冕可就是我大周朝地李绩?” 上官婉儿微笑:“也可以如此理解吧……皇帝毕竟是女流,不黯军事。她非常需要一个信得过、军事能力又极强的人来为她张罗打拼。殿下你想想,放眼我大周天下,还有谁能比刘冕更加合适呢?” “说得也是哦!”太平公主点头道,“我就曾在闲聊中听母亲说起过,听她赞刘冕有卫霍之材。想来,她老人家的眼光可真是长远,肯定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提拔、重用刘冕了。其目地,就是如你所说的打造一根我大周朝的顶梁大柱?” “我想应该就是了。”上官婉儿说道,“这些年来,皇帝在朝堂政局之上如鱼得水,无往不利。可是每逢遇到军事,总是愁眉不展。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在军事上能够提供帮助的人。这批人,除了能干,还要忠心。所以,皇帝登基之后才急于培养将帅之才。刘冕、论弓仁、张仁愿、魏元忠这些人,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刘冕应运而生。与皇帝一拍即合。” 太平公主恍然大悟的点头:“我说母亲怎么对他格外的大度……” 上官婉儿会意的微笑:“殿下的意思是说……殿下能如此轻松的和刘冕在一起而没有受到皇帝地阻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