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_(转载)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载)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一) (第1/2页)

    由于烟火人在外地,存稿又因为疏忽没有带在身边,因此今明两天没有办法正常更新,5号会恢复正常。这两天特别为大家准备了江上苇的一篇极为专业的三国文。正是这篇文章让烟火真正知道什么才是对三国的研究,算是让烟火开了眼界之作。拿来与朋友们分享,也祝各位朋友中秋快乐!

    ————————————————————————————————————————————————————————

    臧霸何功—兼谈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

    江上苇

    两年前,在故乡和巴西马忠同学讨论汉魏之间的侯爵制度,顺手把汉魏交替之间曹魏的功臣名将所受爵赏列了个清单,按食邑数排了个序,大家猜猜看,排在前面的都应该是谁?

    自建安年间起,截止到文帝末年的部分名将:

    夏侯渊八百户

    夏侯惇二千五百户。

    张辽二千六百户

    徐晃二千九百户

    乐进一千二百户

    于禁一千二百户

    曹洪二千一百户

    曹仁三千五百户

    张合三千三百户

    臧霸三千户

    李典三百户

    李通四百户

    文聘一千九百户

    庞德三百户

    许褚要到明帝时才七百户

    吕虔要到明帝时才六百户

    曹休要到明帝时代才有二千五百户

    这里列举了曹魏的主要将领的食邑数情况。

    如果排前三名的话,是曹仁、张合、臧霸。

    曹仁的三千五,是文帝即王位后一下子加封了两千户,情况很特殊——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数目。

    曹丕篡汉登基,确给功臣都有所加封,但最多也就是加了一千户,而且是即“帝”位之后。曹仁一下子加了两千户,而且是曹丕刚即“王”位,曹仁这个“首富”来得突兀,属于暴发户性质,隐情后述,此不赘言。

    然后是张合,虽然他在文帝朝可以排到老二,但他在曹cao时代的功绩怎么也不见得能超越张辽、夏侯这帮人物,在曹丕篡汉前后他的食邑很难超越张辽的二千六百户(即便是张辽,其中一千户还是曹丕称帝后才加上去的)。不过从历史资料来看,此人此后确有战功,虽无明文记载,增邑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两人,尽管有些问题,但排在前几位,倒也不让人奇怪。

    臧霸就奇怪了。

    论战功、资历,亲疏,怎么轮不到他排第三。

    读史当处处存疑。

    仔细考究之下,竟牵出了三国之间一段公案。

    ——————————————————————————————————————————————————————

    曹cao去世后,前三国的制衡局面被打破。刘备趁曹丕忙于整理内部之机,东征孙权,于公元222年夏,与东吴会战于夷陵,蜀军大败,刘备帅残部退守三峡白帝城。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等纷纷要求一鼓作气攻蜀,被陆逊断然否决,理由是,曹丕即将攻吴。而后果如其然,然而曹丕临江,不战而退,又让人大跌眼镜。

    这段历史,曹丕的行为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妨碍曹魏统一天下的,就是孙刘联盟,现在孙刘交恶,刘备被大大削弱了,且孙权至少在名义上是服从于曹魏的,无论从道义还是从实利上,曹魏都不该舍刘而击孙——曹丕难道真的是疯了?

    如果仅仅从表面来看,是很难理解曹丕的行为的,可当我们把历史串通了来看,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一、曹**后的洛阳动乱

    就当时形势而言,吴、蜀虽然实力较小,但已经过多年整合,内部不存在问题。而曹魏不同,曹魏本来内部矛盾就比较深,曹cao一死,许多矛盾立刻表面化了,如《晋书*宣帝纪》说:“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

    首先是青州兵。曹cao起家,主要依赖的,就是被他收编的青州黄巾余部,但是这帮人到底是强盗出身,虽随曹cao多年转战,仍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曹cao也不见得完全信任他们——以上所列曹魏主要将领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出身于青州黄巾!这和曹军的兵力构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曹cao在洛阳去世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sao动,其中又涉及到了臧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