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宝贝啊(3) (第2/2页)
作的一篇《水调歌头》颂了出来,“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 “嗯……倒是咏古的佳作,但相较东坡居士,仍是气势不足。”周侗点了点头后又摇头说道,“却是没想到贤弟乃文武双全之人,这填词与茶艺都是精通啊。”“哪里哪里,略懂而已,”李天翔摆摆手谦虚道,其实茶艺是他小时候在轩辕帮里练出来的——因为多这么一项技能,在执行刺杀及情报刺探的任务时还是很方便的,“其实正所谓‘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会多彩一点’,兄长也可以的。”李天翔将最后一盏茶递给了周侗后说道,“其实要说茶艺,弟幼年时还曾干过一件混事——那便是将美酒煮沸后拿来泡茶,结果是……”正当李天翔给周侗分享着童年的囧事之时,突然感觉到脚下竹筏一阵震动,就在两人面露惊讶之色,但还未反应过来之时,长江上便是突然出现一个漩涡,一下子便是将两人所坐的竹筏连同两人卷了进去,随后,长江面上又是恢复了平静…… (长江江面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天翔和周侗都是一脸惊讶的表情看着对方,还好两人都会这水遁之术,在被漩涡卷入的一瞬间便将其施展出来,而两人一直到沉底那股莫名的拉着二人下沉的吸力才消失,李天翔看了看这长江底,发现不远处有一块大岩石,而他更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从里面有一股微弱的灵力从中透出,于是他便招呼周侗一起过去看看。两人俯身将大小岩石之间的蔓草葛藤尽数拉去,拨净了泥沙,然后伸手再推,果然那岩石缓缓转动,便如一扇大门相似,只转到一半,便见岩石露出一个三尺宽的洞。 二人大喜之下,也没去多想洞中有无危险,便弯腰走进洞去,走得十来步,洞中已无丝毫光亮。他双手伸出,每一步跨出都先行试过虚实,但觉脚下平整,便似走在石板路上一般,料想洞中道路必是经过人工修整,欣喜之意更盛,只是道路不住向下倾斜,显是越走越低。突然之间,右手碰到一件凉冰冰的圆物,一触之下,那圆物“当”的一下,发出响声,声音清亮,伸手再摸,原来是个门环。
“既有门环,必有大门。”李天翔双手摸索,当即摸到十馀枚碗大的门钉,心中惊喜交集:“这门里倘若住得有人,那可奇怪之极了。”一旁的周侗提起门环当当当的连击三下,过了一会,门内无人答应,他又击了三下,仍然无人应门,于是伸手推门。那门似是用铜铁铸成,甚是沉重,但里面并未闩上,手劲使将上去,那门便缓缓的开了。二人朗声说道:“在下李天翔(周侗),不招自来,擅闯贵府,还望主人恕罪。”停了一会,不听得门内有何声息,便举步跨了进去。 他不论眼睛睁得多大,仍然看不到任何物事,只觉霉气刺鼻,似乎洞内已久无人居。他继续向前,突然间砰的一声,额头撞上了什么东西。幸好他走得甚慢,这一下碰撞也不如何疼痛,伸摸去,原来前边是一扇门。他手上使劲,慢慢将门推开了,眼前陡然光亮。只见所处之地是座圆形石室,光亮从左边透来,但朦朦胧胧地不似天光。 二人走向光亮之处,忽见一支大虾在窗外游过。这一下心下大奇,再走上几步,又见一条花纹斑烂的鲤鱼在窗悠然而过。细看那窗时,原是镶在石壁的一块大水晶,约有铜盆大小,光亮便从水晶中透入。 四眼帖着水晶几外瞧去,只见碧绿水流不住幌动,鱼虾水族来回游动,极目所至,竟无尽处。两人恍然大悟,原来处身之地意在水底,当年造室之人花了偌大的心力,将外面的水光引了进来,这块大水晶更是极难得的宝物。回过身来,只见室中放着一只石桌,桌前有凳,桌上坚着一铜镜,镜旁放着些梳子钗钏之属,看来竟是闺阁所居。铜镜上生满铜绿,桌上也是尘土寸积,不知已有多少年无人来此。顺着石级走下。石级向下十馀级后,面前隐隐约约的似有一门,伸手推门,眼前陡然一亮,失声惊呼:“这是!……”——眼前一个巨大的水晶棺材,里面躺着一个潇洒中不是稳重的,有着英武之气的男子,而他的怀中,赫然抱着一具瑶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