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_第388章 战备公路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8章 战备公路网 (第3/3页)

交通网的话,每年将造成五千万的财政赤字,赤字高达一成左右!”

    张凤爱这时道:“这只是开始!帝国的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海外掠夺资金不断补充进来,赤字所占比例将不断下降。顾大人不是说了吗,公路建设可以随时叫停,将资金流回填补巨额赤字,避免影响帝国其他方面的重要项目!”

    钱谦益点点头,道:“老臣没有意见了!”

    钱谦益放行,其他几人也不再坚持,张凤爱转向皇帝。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这是好事吗?造福子孙后代,这可以和治理长江黄河一起并为千秋工业了!”

    “皇上同意了!”

    “准了!”

    王承恩有些舍不得的说道:“这么多钱一下子拿出去,微臣真有些不舍得!”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怎么看你像个守财奴似的!这比巨款又不是一下子拿出去,每年支出一部分而已,掏不空国库的!再说了,帝国经济腾飞,每年回流的资金说不定依然比支出的大呢!”

    邓浩楠这话可是有些可能,帝国经济高速发展,自从制盐业发生产业革命之后,其他行业也渐渐受到波及和影响,帝国整体产业革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帝国工商业的振兴,使得帝国财政收入激增,加上帝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富饶的墨西哥和秘鲁,这两块殖民地带来的财富是无法估量的。此后的多年时间里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帝国政府投入几十亿用于修建全国公路网,不但没有造成帝国财政赤字,反而依然出现相当大的财政盈余。

    没有人能够预料之后的事情,但邓浩楠坚信,以他的知识,即便不能带领中华帝国快速腾飞,至少也不会拖后腿。

    很多事情都是在实践中检验的,没有大的气魄难以得到大的效益。

    从神武十三年开始,帝国工部向本土六十四省督抚下达了打造全国公路网的计划。中央财政支出七成资金,地方财政支出三成资金,用于修造公路网。

    由于公路网打造全部采取十米宽水泥阔道,建成后将连接中华帝国所有人口超过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以及覆盖七成人口两千人以上规模的城镇,五成人口千人以上城镇,以及一成人口五百人以上村镇。

    公路网建设总体上预期十年完成,覆盖率达到九成以上。其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京城直达西藏喜马拉雅山下的普兰边境的京西战备路将耗时十五年完成,规模次之的京畿到外蒙古瓦刺堡边境的京北战备路耗时十三年完成。规模第三的是京畿通往黑龙江府奴儿干都司的京东战备路将耗时十二年零三个月。规模第四的是京城通往广东雷州府的京南战备路。

    四条东南西北战备路只是主体工程,其衍生出来的战备路如同蜘蛛网一样,以京畿为中心,一直向帝国各个边境延伸。

    主体工程当中,最难的就是通往西藏和新疆的战备路。这条京西战备路有兵部直接承担,动用军队修建。其他三条战备路当中,京北战备路只有外蒙古地段由帝国瓦刺堡住屯军承担,其他全部包揽分配到民间承包商。

    中华帝国修建大规模修建公路,给帝国民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水泥厂,钢铁厂,刺激着帝国水泥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帝国修建公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帝国每年新生人口三百万余人,但依然无法填补劳动力短缺的空白,帝国政府加大鼓励生育力度的同时,不得不加大全球奴隶的掠夺,这发过来刺激了奴隶贸易,进而推动各行各业的联动发展效应。

    不过,随着各省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水泥厂和钢铁厂后,令帝国总体上水泥厂和钢铁厂多如牛毛,随着公路建设的完成后,这些工厂将面临产品滞销,库存积压等危险。

    当然,任何事情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正如当年制盐行业因为竞争问题二爆发产业革命一样,这些都成为后来钢铁行业和水泥行业掀起了剧烈的产业革命的标准。而像水泥工业和钢铁工业这样的重型工业的产业革命,一旦开始,立刻将中华帝国产业革命推向了顶峰,将大大刺激其他行业进行相关的产业革命,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帝国的综合国力。

    尤其是钢铁工业的产业革命,作为重工业当中的拳头,钢铁行业一旦发生产业革命,必将推动下一个档次的革命,那就是工业革命。

    而工业革命才是邓浩楠最终所期盼的,为了准备工业革命,邓浩楠一直都在刺激帝国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以前一直依靠军事工业的带动,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今正好借着打造全国交通网的机会,引导帝国重工业行业进行产业革命,进而点燃工业革命的导火索。

    打发走了诸位大臣,邓浩楠叫来了安全局的王宸。

    “朕总觉得赖有光有问题!”

    “皇上何出此言!”

    邓浩楠摇摇头,道:“朕没有证据,但不知道是为什么,赖有光表现的越是无可挑剔,朕越感到不踏实!”

    王宸说道:“微臣不能为皇上分忧,实感有罪。只是,微臣已经多方调查过赖有光,没有任何的错误言行。皇上这样一说,微臣也感到不安。就算首辅大臣钱谦益也不可能一点错误都不犯,但他赖有光却是一点小错误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邓浩楠点点头,道:“朕将全力下放三司,直隶总督人选需要慎重,但朕不希望让别人以为朕一碗水没有端平!”

    邓浩楠的话没有点明,作为君王,邓浩楠的言辞大多数都是模棱两可。而王宸作为嫡系心腹,不用皇帝明说,他也可以揣摩圣意。

    “微臣明白!”

    王宸点头道:“京畿安全微臣有责,请皇上交给微臣吧!微臣一定做好!”

    “好!”

    邓浩楠点点头,王宸做事他放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