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直隶总督 (第1/3页)
辽国公府内,这几天邓浩楠一直足不出户当上了宅男。 书房办公桌上,堆满了公文,都是这几天关于南方白莲教造反和北方长城九镇兵变的事情。 出了白莲教的规模比历史上的大了几倍以外,像蓟州兵变、固原兵变、大同兵变等长城九镇兵变都符合历史,没有改变。原本邓浩楠以为借款给大明朝廷就可以防止这次的大规模兵变,但是邓浩楠显然低估了这群腐败官吏们的胃口,款额越大反而贪得越多,造成了这次大规模哗变的不可逆转性。 历史的车轮还是比较顽固的,到现在邓浩楠的翅膀并没有造成历史的大规模改变。历史就像汪洋大海一样,净化着一切流入其中的东西。 想要彻底改变历史,就得狠一点! 邓浩楠放下公文,闭目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脚步声响起,邓浩楠缓缓睁开眼睛。 丁大牛已经尽量压低他的脚步声了,但是因为他块头太大,虽然这几年勤练武功,但步伐还是太沉重。 “大人!” “说吧!” “兵部尚书王洽王大人求见!” “他又来干什么?” “他这次脸色好多了,估计有了进展了!” 邓浩楠点点头,暗道丁大牛已经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对方的来意了,看起来自己这个主子应该更加努力进步才是。 “请他进来吧!” “喏!” 丁大牛领命,约莫十来分钟的时间,王洽才气喘吁吁的进来。 见礼过后,自有侍女沏茶送过来。 王洽坐下,先大口的喝了一碗。 “好茶!再来一碗!” “……” 邓浩楠一阵rou疼,这是极品龙井,一年不过才七八两的产量,外面可是有价无市。 王洽笑道:“大人您别心疼!” 感情王洽也知道这茶叶的珍贵,虽然刚才牛饮了,但是味道还能品出来的。 “下官给您道喜了!” 邓浩楠已经猜的八九分,挥挥手,示意侍女再给王洽冲一碗。 “喜从何来啊!” 邓浩楠淡淡的一笑,说道:“貌似最近在兵事上面,你可是点背到了极点了!” 估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如今兵部尚书王洽的糗事,这点王洽自己心中清楚。 王洽苦笑了一下,道:“有道是悲极是喜!” “……” 邓浩楠微微一笑,怎么感谢这家伙说反了,好像是喜极是悲吧! “那说说看!” 王洽点点头,道:“下官几经周折,终于劝说首辅大人和其他几位大人同意!” 邓浩楠心中松口气,但是面色上却是故作不了解的样子,问道:“同意什么了?” “当然是辽东军可以入关了!” 邓浩楠摇摇头,不明所以。 王洽纳闷,问道:“大人不是一直希望辽东军能进中原吗?” “这话从何说起?”邓浩楠皱眉道:“我辽东军一直以御国门为己任,何时想过要进中原了?王大人莫要说笑了!” 王洽顿时傻眼,他千辛万苦的说服了黄立极等大臣,到头来邓浩楠却是不领情,这可是赔大发了! “大人!您——” 邓浩楠笑道:“我知道王大人也是一番好意!可是我辽东军真的不适合进关!辽东军一直跟外敌作战,就算再苦再累,也不皱一下眉头。入关做什么?辽东军可是没有入关的念头!” 王洽整个人顿时都傻了! 计划了一大顿,最后才发现自己表错了情,这可是笑话至极。 “大人为国为民,下官深表佩服!”王洽眼珠儿一转,笑道:“辽东军身经百战,在大人的英明带领下,所向披靡,打的敌人望风而逃!眼下正值国朝危难之际,辽东军自然应该伸出援手!” 邓浩楠笑道:“为了国家自然责无旁贷!只是辽东军难啊!一来辽东军得不到朝廷分文支持,能够收复辽土已经是神灵僻佑了。二来国内兵事,哪里轮到辽东军指手画脚的。三来辽东军入关作战可不行,名不正言不顺的,万一有宵小指责辽东军图谋不轨,那么辽东军几年来得来的名誉岂不是毁于一旦!” 王洽听得一愣一愣的,邓浩楠说的样样都对,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可是这话怎么听着都是邓浩楠的诉苦和不满。 这是要利息讲条件呢! 王洽想通了其中关节,于是说道:“大人是认为辽东军入关名不正言不顺?” 邓浩楠说道:“没错!辽东军作为边军,按照大明祖制是不允许入关参与作战的!辽东军不想破例,因此王大人的好意本公心领了,辽东军不会入关的!” 邓浩楠拒绝了王洽的提议,辽东军就是不如关,令王洽想要借助辽东军剿灭白莲教的计划破产。 但是王洽不死心,眼下辽东军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如今已经扫平了黄立极那些人的障碍,那么只需要给邓浩楠一定的好处,估计邓浩楠就会松口。 事实上,邓浩楠不答应王洽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因为大明国内的兵事还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邓浩楠希望辽东军入关之后,大明国内就得依靠辽东军来支撑着,因此在入关前,最好是让大明的文武百官们都看到,没有辽东军的话,他们就没有安稳日子。 王洽不知道邓浩楠心中的小九九,想要猜测邓浩楠的意图,却一时半会儿猜不透。于是王洽怀着失落的心情离开了辽国公府,回去告知了黄立极等人。 ※※※※※※※※※※※※※※※※※※※※※※※※※※※※ “这辽国公还拿捏起来了!” 黄立极等人听了王洽的话后,都十分惊讶,李国更是幸灾乐祸。 “王大人费了老大的劲儿!到头来却是一厢情愿!” “你就少说两句吧!” 黄立极瞪了李国一眼,接着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依着老夫看,辽国公是在讨价还价而已!” 讨价还价? 众人想了想,也只有这种可能可以解释邓浩楠现在的想法了。 王洽说道:“我听他的话外之音,好像需要一个师出有名的条件!” “师出有名?” 黄立极冷笑了一声,说道:“他本就是大明臣子,辽东军也是名义上大明的军队!何来的师出有名?何来的师出无名?” “那他的意思是!” 李国、来宗道和叶向高三人齐声问。 “辽国公想的师出有名不过是想让王大人给他的辽东军一个名副其实的关内驻扎地而已!” 黄立极的话一下子点醒了众人,王洽恍然大悟,说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是这个意思呢?这好办!随便安排一个卫所屯军即可!” “你还真打算给他!” “黄大人的意思是!” 黄立极翻了翻白眼,说道:“辽国公为何要跟你开口要一个所谓的师出有名?不就是希望战事结束后,他的辽东军还可以名正言顺的驻扎在关内吗?” 原来是这个意思! 王洽终于明白,不过眼下已经由不得他不给了。如果邓浩楠不出兵,那么王洽就只能抽调更多的禁军南下平叛,那样一来,京师的兵力减少,一旦有突发事件,王洽后悔都来不及。因此,王洽心中已经想通了,不管如何,向统统的答应了邓浩楠,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