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218章 巧占苏杭织造 (第5/5页)
向黄立吉,那神情已经告诉黄立吉了,他们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黄立吉轻咳了一声,这种明目张胆的贿赂,也就只有邓浩楠敢这么做。不过这里就他们六个人,都是官场混的顶级油条了,也用不着遮掩,大家彼此都心里清楚。 “如此——”黄立吉看向众人,于是点点头,道:“就这么定吧!” 众人闻言相视大笑,这种大快人心的事情,对于大明历代内阁来说,这次六位阁臣共同分赃,当真是第一次。 当然,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邓浩楠。 给五个阁臣每年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看起来很多。不过邓浩楠心中明白,得到景德镇御器厂和苏杭织造两大大明王牌企业,那么就等于掌控了大明最高端的货源。 邓浩楠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暴利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他记得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当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至2.7亿瑞典银币。 这如果换成邓浩楠所在的1627年,再全换上高端货物,那么利润将会是天文数字,虽然两年能够往返一趟,但是想起堆积成山的财富,邓浩楠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接下来,众人继续议事。经过刚才的合作,五个阁老彼此见虽然还有不和,但是都因为得到邓浩楠的贿赂而对邓浩楠另眼相看。 这样一来,邓浩楠在内阁也变得和谐了起来,成为五位阁老之间的缓冲区,受到特别的优待。 这时,李国拿出了朝鲜时辰韩媛的折子,给几人商议。 王恰直接说道:“当然要救了!朝鲜是牵制建奴的主要力量之一,如果被皇太极剪除,那么我们面临的压力将会增大。” 李国叹道:“只是袁崇焕已经跟皇太极议和,毛文龙上次被袁崇焕耍了,损兵折将,这次见袁崇焕议和,他也坚守盖州卫不战。如今就剩下邓大人的辽东都督府了!” 邓浩楠心中暗道:丫的不是让老子出兵救援吧!这可不行! “我先声明啊!”邓浩楠说道:“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如果我不借给你们银子,倒是可以出兵救援。如今我的银子借给了你们,又要收拾御器厂和苏杭织造的烂摊子,可没有银子作为出兵的军费了啊!” “可是——”王恰满脸的犹豫。 “不要可是啊——”邓浩楠急忙打断他道:“我若是出兵的话,那可就没钱借给你们了,更没钱给你们分红了啊!” 没钱分红? 听到后面的话,王恰等人顿时不再说话。 莱宗道笑了笑,说道:“如今我们有袁崇焕、毛文龙和邓大人牵制皇太极,朝鲜的作用不大。倒不如让皇太极跟朝鲜死磕,消耗皇太极的实力更好!” “莱大人所言甚是!” 众人见有台阶下,急忙不再研究朝鲜的事情,生怕没了邓浩楠给他们的分红。 于是乎,朝鲜的命运便被决定了,按照邓浩楠计划好的方向走。 ※※※※※※※※※※※※※※※※※※※※※※※※※※※※ 朝鲜与明接壤,又与后金为邻,明金对峙,后金要想西进伐明,就要考虑东面朝鲜的行动。因此,朝鲜的向背确实举足轻重。 努尔哈赤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故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曾多次派遣使臣赴朝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同后金结盟。但是,朝鲜拒不听劝,仍支持明朝,反对后金。 皇太极为了打破明、蒙、朝的三面弧形包围圈,公开遣使与辽东巡抚袁崇焕、辽东总兵毛文龙议和,暗地里则把进攻的矛头由西转向东,积极准备攻打朝鲜和,以解后金的后顾之忧。 天聪元年秋,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后,攻占义州。此时,阿敏遣济尔哈朗等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所部控制的铁山,毛文龙兵败退往皮岛,未能全歼。而铁山守将毛有俊、刘文举等被杀,许多明兵和辽民遇害。 阿敏等人根据形势变化,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未备水师,无法进攻;而后金兵却轻易攻取义州,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后金把攻击目标由毛文龙转向朝鲜。阿敏率大军南下,“以待和议之成”。 朝鲜国王李惊得知后金军渡江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万分惊恐,决定先将后妃送往江华岛避乱。阿敏率军乘胜前进,攻占安州,又攻占平壤,至中和驻营,遣使到汉城致书迫降。这时朝鲜国王李棕惊恐逃离汉城,逃到了江华岛,并命姜踌、朴雴到后金营中投书议和、乞降。阿敏在致朝鲜国王的回信中表示“如果要和好相处,速派使者来,我愿听之”。几天之后,阿敏率军占领黄州,他“遣使胁和,要以三事:一日割地,二日捉邓浩楠、毛文龙,三日借兵一万,助伐南朝”。李棕派姜踌、朴雴通知阿敏,愿意接受议和谈判。 阿敏派副将刘兴祚前往江华岛,向朝鲜提出议和条件:要朝鲜永绝明朝,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立盟宣誓。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都接受了,老谋深算的朝鲜唯有永绝明朝一款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十月初三,李棕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敏在誓书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故誓后不予承认。阿敏回军至平壤,接到皇太极的指示,不再后撤,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说:“待执毛文龙后归去”。于是李棕被迫遣王弟李觉赶赴平壤,再次举行平壤盟誓,后金从中索取更多的权益,亦与朝鲜在中江、会宁两地开市,归还逃人,迫增贡物等。皇太极闻知非常高兴,由于阿敏在朝的行动完全符合他的意愿,十月十七日阿敏等人回到沈阳时,受到极为隆重的欢迎。 皇太极兴兵此次攻朝战争,对后金的发展却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摆脱了孤立的困境,拉拢了朝鲜。经济上冲破了辽东都督府的禁运封锁,军事上粉碎了明军的包围,从而解除了西进的后顾之忧。 皇太极自以为从此以后可以放心的征服辽西和漠南蒙古广大地区,强大之日指日可待,却不知道这不过是邓浩楠早已算计好了计策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