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斩特勤 (第2/2页)
不已。关键时刻还是兄弟靠的住啊。不得不说牛弼来的太及时了。此刻冲向李潜的突厥人至少有四十个,即便李潜又三头六臂也难以硬抗这么多人的强攻。而牛弼的到来却让局势立刻发生了逆转。 李潜立刻取下阿史那阗的首级,绾了头发系在马鞍上,策马过去取了铁枪,迎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名突厥人冲过去一枪刺出,枪尖上立刻飙出一团血花。 李潜接连刺死三名冲过来的突厥人,这时牛弼冲过来刺死一名高举弯刀砍向李潜的突厥人,胳膊猛的一甩铁矛将尸体冲着后面那个突厥人砸过去。那人顿时被砸落马下,牛弼身后冲过一名骑兵,挥枪刺死了地上的突厥人。 牛弼见四周再无突厥人便勒住战马道:“潜哥你怎样?” 李潜长舒一口气,顿觉浑身酸软无力,道:“有点累而已没什么大碍。” 牛弼打了个呼哨,他麾下的士卒立刻靠过来将他和李潜围在中间。牛弼道:“潜哥,你若累了跟着我们冲就是。” 李潜摇头道:“不用。我喝口水歇歇就好。十三哥他们还在各自为战,我得去收拢他们。”说着李潜取了水囊一口气喝下大半袋,然后抹抹嘴将水囊扔给牛弼。 牛弼接过来水囊痛饮几口递回了水囊,道:“来一队,护送李将军。” 李潜放好水囊冲牛弼点点头道:“敌军已乱机不可失,咱们再冲杀一阵如何?” 牛弼笑道:“好。你刚才斩了敌军主将。我比不过你只能用这些小杂鱼充数了。” 由于李潜斩杀了阿史那阗,突厥人已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多数都已落荒而逃,只要少数与唐军陷入混战无法逃脱。李潜带着一队唐军向与突厥人混战的麾下士卒冲过去。而牛弼则率麾下士卒追击逃窜的突厥人。等李潜解决了残余的突厥人很快收拢好队伍,又率队追杀了突厥人十多里才停下追击率军撤回。
战后统计,此战斩突厥特勤一名,斩敌千余人,俘虏突厥人过千,缴获战马一千五百余匹。柴绍闻之高兴的合不拢嘴。秦州刘刺史欣喜过望,当晚在刺史府摆酒为他们庆功。 酒宴之后,柴绍谢绝了刘刺史的殷勤挽留回到营中,然后将牛弼和李潜召入营帐。 李潜和牛弼来到营帐,见柴绍面前的几案上红泥小火炉烧的正旺,炉子上的小釜冒着腾腾热气,柴绍一边用竹片搅动热水一边往水里洒某种粉末,营帐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李潜看到这架势立刻明白柴绍在烹茶。 两人拜见了柴绍。柴绍道了声“坐”,然后拿起旁边的水瓢将水倒入釜中。两人在几案旁跪坐好。不一会茶汤沸腾,柴绍将釜端开。一名亲兵立刻将小火炉搬走,摆放上骨质细腻的官窑茶盏。柴绍分了香茶然后将茶盏奉给李潜和牛弼。两人赶紧接了,小心啜了一口。 柴绍望着两人笑着问道:“如何?” 李潜仔细品了品,道:“有乳酪的味道。” 柴绍点点头道:“没错。加了乳酪后味道如何?” 李潜道:“比以前喝过的茶醇厚多了。” 柴绍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对李潜道:“柴某准备三日后班师。只怕日后少有机会与你这样品茶聊天了。” 李潜听了心中有些雀跃却也忍不住黯然。之所以雀跃是因为他回去后很可能调入兵部任驾部郎中。这样他就有机会对驿传系统进行改革,施展心中的报复。之所以黯然是因为朝中对京官的管理极为严格,不得私下里与大将交往过密,否则有不轨的嫌疑。他成了京官后就不能再象以前一样经常到柴绍府中拜访。 李潜顿了片刻道:“国公,您与我等的关系太子早已知晓,难道也不成吗?” 柴绍摇头道:“正因如此才得避嫌。” 李潜知道柴绍乃皇亲国戚,以前与李建成的关系也算得上亲密,现在李建成已成了臭狗屎,若有别有用心的人诬告他,他还真不好辩驳。于是他点点头又道:“那二公子……?”若两人为避嫌不能再过往甚密,李潜如何教授柴令武? 柴绍放下茶盏思忖片刻道:“这倒无妨。毕竟令武拜师在前。他没出师前到你府中接受教导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柴绍口中的别人自然指的是那些御史。 自大唐开国以来,为加强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对御史赋予了极大的权力,允许御史风闻奏事。也就是说,御史可以仅凭道听途说便可上奏某人的错误。即便事后查证他所奏的事乃子虚乌有也不会因此而获罪(与某些时代的诬告不实则反坐有天壤之别),最多只会外放任职。 PS:各位书友请抬手点下收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