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贞观_第三十三节 匠作神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节 匠作神人 (第2/2页)

是一般人。光他那制“震天雷”的思路,就和自己从手机资料库中查到的如出一辙。

    或许他本来就是最初的发明者,无非是姓名湮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长孙冲彻底被陈布雷给雷翻了,竟用起了所有能想到的词儿,向这个一专多能的家伙大拍马屁:“陈大人真乃博闻广识,想那三国时的诸葛亮亦不过如此,若大人生在彼时,只怕孔明先生要长叹‘既生亮、何生雷’了。”

    这个马屁拍到陈布雷的痒处了,其甚为受用地大笑数声,却又嘎然而止,再仰天长叹一声,既往怀才不遇之态形之于色。随即又一把抱住甘林跨下赤骏骠骑马的大脖子,唔唔唔地干嗷了起来。

    “行了,不就卖了几个哑弹么,又没什么大错”

    甘小子笑着用马鞭捅了捅陈布雷的肩膀,陈布雷立马止住了异声,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下:靠,这事怎么也知道?哎,知我者候爷也!

    “回营!”

    甘林挥了挥手,兵士们迅速收拾完毕,巨大的“石砲”开始轰隆隆向匠作营返回。

    甘林注视着高唱凯歌,斗志昂扬的兵士们,眼中闪过一道自信地笑意,象是在对陈布雷、又象是自言自语地喃喃道:“不出三天,颉利必让这几炮打得国内大乱。”

    他又看了看身边的陈布雷和匠作营一路高歌向前的兄弟们,大唐若想向着灭突那个伟大的目标前进,就少不了陈不布雷这样不可多得的人才和那些默默无闻,扎实肯干的朴实兵士们!

    “布雷,这几次匆匆而来,还真没仔细看看咱这兵部的匠作大营,你头前带路,让长孙冲他们哥仨也开开眼”

    再次进了大门,甘林心下十分放松,“三千斤石砲”和“落地雷”的试制成功,让他对匠作营工匠的手艺刮目标相看,后面可以适当上点难度大的东西了。他需要对整个大营的技术细节有个全面的掌握,在“招商大会”召开之前,还有些时间。

    比起泾阳的匠作营,兵部的这座大营就是个大型的兵工厂,外部守卫深严,内部大小炉室足有数十间。但见炉火熊熊,热气蒸蒸,里面的匠人仅穿短裤。

    陈布雷头前带路,指指点点,大声嚷嚷着:“候爷请看……候爷您当心脚下”,刻意在袍泽面前显示着甘候爷对自己信任有加。

    长孙冲、房遗直和杜构刚才亲眼见到看到“三千斤石砲”和“落地雷”和威力,已是激动不已。此刻又见到四处都是刚打制出来的各般轻重兵器、大小军械,有如孩童见到了喜欢的玩具,既新鲜又好奇。也顾不得满头大汗,不迭好奇请教。

    甘林看到三个小子来了兴趣,冲着陈布雷轻轻点了点头,布雷立即知道候爷的用意。也是有心招几个有天份的徒弟,见这三个颇有慧根,正中下怀,便不厌其烦地一一介绍:匠作营分为铁器营和火器营,其中又独立出新制横刀、飞爪坊和甲具、火药坊等不同的工坊。

    自打甘林把新式异彩钢的冶炼之法教给匠作营并调入泾阳老兵手把手带教后,铁器营的工匠们除了加紧打制新式横刀和飞爪以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

    针对日后与突厥作战的实际需要,大家以异彩钢为原料,在枪的制作上大做文章。墙边竖着一排排新打制的双钩枪、单钩枪、捣马突枪、环子枪、素木枪、大宁笔枪、槌枪、梭枪、锥枪,拐枪、抓枪、蒺藜枪等。

    甘林的目光被最前面几把奇长的大枪所吸引,那是二丈五尺的拐突枪,二丈四尺的抓枪、二丈五尺的拐刃枪,全是用于守城的利器。他不禁又一次被大唐工匠们出神入化的创造能力所折服:这异彩钢纵是弹性、韧性奇佳,能打制成如此长的兵器却丝毫不变形、不弯曲,这就在后世借助机械的力量恐怕也难以做到。

    看着作坊中忙忙碌碌的工匠们,甘林不由目露崇敬,眼前这些人大多出身贫寒,却以满手的老茧和瘦弱的肩头撑起了中华文明的一方天空,他们才是划时代的伟大发明家,正是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创造与改变了历史,。

    真正的英雄是他们,决不是自己这种来自后世的自以为优越的家伙!

    下周继续起点推荐,十分感谢青山老师,十分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

    兄弟姐妹的每一个推荐、收藏,打赏,都是推动《虎啸》的前进动力,对亲们是举手之劳,对小牧却是聚少成多,汇流成海,十分珍贵。

    请大家继续支持小牧,再次拜谢!

    小牧有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