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一番功绩一段词 (第1/2页)
严庆之摆手不敢居功,二楼间的赞扬声却是此起彼伏,原本在三楼的才子佳人听到后,纷纷下楼观望。 至于说出这等悠扬诗句的秦书宝自动被人忽略,只有李羽愤愤不平的望着那群自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伪君子,嘴角带着冷笑。 严庆之表面上对着众人称赞,心思却始终落在秦书宝和赵兴这边,好不容易脱身,严庆之立刻走到两人身边,脸上带着笑容,没有半点自傲,柔声问道:“书宝,赵公子,咱们是否去三楼走走呢?” 李羽嘴唇轻轻蠕动着,不知说着什么,秦书宝指间转着折扇,对着严庆之微微点头。 赵兴也没有推脱,对着严庆之点了点头,对于秦书宝那一手转扇的手法,也感觉有趣,心中暗暗默记下来,决定回去试上一试。 四人一上楼,各种招呼声立刻响了起来,当然是对严庆之打招呼,至于秦书宝和李羽,众人默契的选择遗忘。 和秦书宝两人相反,一同上楼的赵兴却得到了不少人的点头致意。 看着楼上那些薄纱罗锦的女子,秦书宝大力的拍了下李羽的肩膀,李羽嘿嘿一笑,两人默契的点了点头。 赵兴不愿再看两人的登徒子模样,自顾自的观看起三楼的诗词起来,相对而言,他更加喜欢诗文。 上了三楼,严庆之也没有特别照顾秦书宝三人,反倒是和相熟之人交谈,同才学优良的士子交流诗词心得,忙的不可开交。 同一二楼相比,三楼的诗词水准明显提高门槛,秦书宝细细看了一下,便感觉其中的差距。 不过他可不想和这群为求功名的读书人一起交流,每当走到一位才女面前时,他才和李羽停下脚步,张开他那张惜字如金的嘴。 “姑娘,你有些面熟哦!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你是李大人家的明珠吗?” “好似在梦中见过仙子,不知可否告知名讳?” 可惜秦书宝不是情圣,每次询问都会得到一个白眼,更有甚者拿着砚台就准备泼黑这个登徒子。 秦书宝转了一圈,把三楼能够上九十文的才女都询问一遍,可惜没有得到半点垂怜,秦书宝暗暗总结,却得不出个所以然。 转头一看,心间豁然开朗,轻声道:“本少爷英俊潇洒,却带了一个拖油瓶,还是特大号的。” 李羽听到后,眼珠子都鼓了出来,满脸幽怨的用肥腻的手指指着自己,说不出的凄苦。 秦书宝可不管李羽那怨妇表情,只是抬脚向三楼角落一个靠窗户的位置走去,吸引他的不是二八佳人,而是众多才子摇头离去。 长条的书案上,摆着两只酒杯,一只杯子中装着一杯浊酒,另一只杯子空着,一个青衫书生闭目坐在书案后面,如垂钓者等着鱼儿。 书生身后挂着一封上联,上书“一朝别离两地重山隔,感三年知遇四季迁,梦回五更夜,展六篇七章,书八九字句寄旧游,经年回首已过十载”。 字体不张狂,不自封,带着几分古朴的感觉,字里行间带着几分沧桑。 “好句!” 秦书宝吓了一跳,发现出声的正是赵兴,一高兴,勾住赵兴肩头,笑着道:“赵兄弟果然是同道中人,英雄所见略同啊!” 赵兴握着扇子狠狠抽到秦书宝手掌上,冷着脸说:“秦公子好像忘记赵某的规矩了!再说,赵某就一介布衣,不敢于秦公子称兄道弟。” 李羽看到秦书宝的手背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印迹,撸起袖子就准备抽死这个给脸不要脸的东西。 可是秦书宝却移出一小步,正好挡在李羽上前的道路上,对赵兴作揖道:“赵公子勿怪!秦某一时忘记了。” 李羽瞪大眼睛看着秦书宝,汴梁城中时常能够看见他们兄弟两个对人赔礼道歉的场景,但对象绝对是汴梁城中的膏粱子弟,可这个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公子哥,有什么值得秦书宝赔礼道歉的呢? 秦书宝好像深明李羽的心思,转身对李羽说:“看着就是了,不要多事。” 李羽挠了挠他那个能够刮下两斤油水的头,很不解的望着秦书宝,不过出于对秦书宝的信任,李羽摸着他那大肚子道:“行!” 端坐在书案后面的书生听到赵兴叫好,睁开了眼皮,神色明显愣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就回过神来,看到赵兴手掌处有墨汁,摊手对赵兴说:“兄台,若是想对对子,请付铜钱十枚!对不上,铜钱归我。” 听到这书生这般重利,秦书宝来了兴趣,拉过一张凳子坐到书生面前,问道:“世人都言铜臭不可闻,读书人更加不喜这味道,为何你这般看中这几个铜子?” 青衫书生并没有因为秦书宝贬低他,而亮出清高风骨,也没有拍桌而起,只是淡然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所读千万卷却不敌腹中饥苦,不明其质,怎明其理。” “好!好!好!” 秦书宝连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