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大唐开始_第二十一章 转世仙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转世仙人 (第1/2页)

    会樊郡。

    此地有一古老宗派,自大虞王朝成立之初便已存在,见证过郡府的毁灭与更替,屹立亿万年不倒,其疆域辽阔,不知几万万里。

    此宗派名为蛮教,势力堪与诸侯并论,创教老祖长生不朽,是大虞王朝都要重视的存在。

    自教祖之下,有三大长老,各掌一部,其中之一名为景氏部族,族长景之奕是一位渡过了上万次天劫的强大散仙,只此一族便可媲美各郡中的顶尖势力。

    景氏部族。

    宗府。

    这是一间古老的宅院,院墙上存留着沧桑的岁月痕迹,院落中布有玄奥神秘的符纹,在院落的角落里有一间朴素的小屋,这是族长闭关之地,数年都难得打开一次。

    今日,却有三位气度不凡的中年来到了这个小屋之中。

    屋中燃着一盆炭火,火焰呈幽紫色,盆中焚的是可铸天阶法宝的灵木。

    火光明晦交映,三个执掌大权的中年静立在火盆前,神色恭敬。

    “行川,是第几天了?”景之奕拔弄了一下炭火,忽然开口。

    站在中间的那人肃声答道:“回老祖,今天已经是会战的第二天了。”

    “第二天了,想来洪儿应该找到仙府了。”景之奕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又道。“行峰,玄虞卫那边可有动静?”

    站在右首的那人答道:“回老祖,玄虞卫的注意都在会战之上,不曾有所察觉。”

    景之奕“嗯”了一声,又道:“行岳,另外两族可有动静?”

    站在左首之人道:“回老祖,穆矣和蓝氏两部族都未见行动。”

    景之奕道:“好,此次发现剑仙遗府乃是我族近百万年来最大的机缘,若是能得到仙府遗宝,我宗族势力必能再上一台阶,定可压倒穆矣和蓝氏两族,对我争夺下一任教主之位助益极大。此间行事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走露风声。你们三人继续严密监视穆矣氏、蓝氏和玄虞卫,有任何动静都速速来报,退下吧。”

    “是。”

    三人恭敬地行了一礼,退出小屋,各自离去。

    …………

    会樊郡南部,万径野原。

    一片延绵无尽的大川之中,一艘十分不起眼的飞舟在空中划过。

    景洪正驻立在舟首,手中捧着一泛着白芒的古玉,随着飞舟前行,古玉上的白芒越来越盛。

    “放慢速度,仔细查找。”

    一位风姿诱人的女子走上前来,与他并立,甜甜地道:“洪郎,仙府之钥发亮,那仙人遗府应当就在附近了。”

    景洪道:“不错,就在这方圆万里之内,马上就能到了。”语气之中有难以掩饰的兴奋。

    女子甜笑道:“夺下仙府,洪郎当为景氏第一功臣,下一任族长辈你莫属。”

    “放心,月儿的功劳我记在心里,自然不会亏待了你们木兰氏。”景洪神色不变,但若细看,必能自他的眼神中看到得意。

    女子嗔他一眼,道:“洪郎说哪里话,月儿的心意你还不明白吗?”

    景洪嘴角微弯,一把将女子揽在怀中,笑而不语。

    就在此时,下方的大山中忽然冲起三道流光,破空声响起,转瞬间便升到与飞舟齐平的位置,将飞舟围在中央。

    拦在飞舟之前的是一位红发蓬散的元神道人,在飞舟后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位万象真人。

    红发道人冲着飞舟说道:“道友有礼,贫道大教初创,财资短缺,道友可否施舍一二?”

    女子愣了一下,接着咯咯地笑起来,腻声在景洪耳边道:“人家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以这种借口打劫呢。”

    景洪埋头在女子的发梢上轻嗅一口,头也没抬地吩咐道:“速战速决,做的干净点。”

    他自始至终都未看那红发道人一眼。

    “是。”

    舟中几人应了一声,接着五道流光从舟中飞出,三位迎上立于舟前方的红发道人,两位扑向守在舟后面两个万象真人。

    红发道人看着向自己飞来的三人,面色不由大变,失声惊呼道:“元神道人!”

    他只是一个散修,实力在元神道人也属于最低的一层,见此大变,立时弃了两个同伴,向后飞退。

    只是此人怎会是景氏部族秘密培养的死士的对手,不过数个呼吸的时间,便被景氏修士追上。

    这种飞舟是一件大众造型的地阶飞舟,只要花元液,在任何一家大型商行都可以买到,飞舟上没有独特的势力标记,无论是谁一眼看见,都只会以为御舟者是一位散修,绝对无法想象,舟上竟有五位元神道人阶的修士。

    十多个呼吸的时间,五位元神道人便回到舟中,肃立在景洪身后,如泥塑一般。

    而那三个出来打劫的散修已经被彻底抹杀,不留半点痕迹。

    他们这些人都是景氏部族暗中培养的死士,名为景衣卫。

    此次仙府之行事关重大,但却要避过三方耳目,低调行事,故而族中元神道人以上的修士都不宜出手,故而只派出了部族暗中培养的景衣卫。

    此五人便是景衣卫中唯有的五位元神道人,名字从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