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荣耀 (第2/2页)
最后终于达成妥协,让林东列在制科的五等。 “那常科甲乙如何?”高太后定了那博学鸿才威武科,便又问起了进士科。 本来因为苏轼等人在知贡院的出局,所录的士子支持新派的占了七成,那么现在定名次,旧党当然要为录取的那三层守旧士子尽力争取,而新党则要力图全胜,争起来也不落人后。 这下新旧双方来了劲头,一时间双方全力发挥,唇枪舌剑互相攻击。 高太后看着这帮大臣面红耳赤的吵作一团,心中冷笑,不管如何,自己将来是一定会把变法派全部清除出朝堂的。“我赵家的江山,可不能毁在你等无视祖宗法度的变法派手里。” ****** 时间已经晌午,在这秋冬交替的时节,即使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在太阳的照射下也不会让人觉得太热。可是现在省试的最后名单还是没有出来,让飘香别苑的人们非常的心焦。 杨传香和街坊们吃完早饭后已经走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营生要做,毕竟考试的不是自己,不可能在这瞎等下去. 杨翼和石贽下着围棋,杨翼在后世的时候也算是个围棋爱好者,经常在清风等专业网站上下棋,最高的记录是曾经到过网上的一段,只是这宋朝的围棋实在和后世的不大一样,不但规则有所不同,就是棋盘也不够十九路。所以杨翼局面上非常难看,在几处孤子苦苦做活的情况下偏偏又遇上了打劫活,真是痛苦异常。 “怎么样?认输吧!”石贽觉得索然无味,偏偏杨翼死缠烂打就是不愿认输。 其他几个人则心不在焉的闲聊,江鞪时不时的还在屋中踱步,更加让人心里烦躁。 “有消息了!”杨承福,也就是扬传香的儿子旋风般冲了进来,高亢的叫声使得附近的街坊都被惊动起来。 “哗!”的一声,没人在这个时候还能坐地住,张择端大叫:“情况怎样?别光喘气快说。”
杨承福一早就被派去看榜,现在终于回来了,跑得气喘吁吁的,不过他也是读书人,非常理解张择端的焦急,所以倒也不在意他的粗鲁语言,定了定神,脸上终还是按奈不住笑意,道:“全中了,全都考上了!” 所谓学而优则仕,中国的读书人辛辛苦苦那么多年,不就为搏个金榜题名吗?杨承福一句都中了,顿时使几个学子陷入了极度幸福的状态,先是沉默了一会,接着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再接着就有人下跪感谢上苍,有人激动得痛哭流涕,有人傻傻的发笑。杨翼当年可是经过高考折磨的人,虽然他也激动,但是倒颇能控制情绪,显出一副淡然处之的神态,让杨承福佩服不已。 过了两柱香的时间,各人才慢慢从疯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虽然兴奋的感觉还在身体各处游走,但已经可以控制住情绪了。张择端抓住杨承福的肩膀问道:“究竟名次如何?你可记清楚了?” 杨承福显然没心思折磨他,立即回答道:“此次上榜的常科和制科考生,一共有六百五十七人。张择端进士及第,第三名,其他人皆进士出身,堂弟为博学鸿才威武科三等。等下太监就要来传旨,确定“金殿传胪”的时间了。”这“金殿传胪”指的是皇帝逐一召见,当殿授予出身和官职,并赐袍、笏、靴等,在“金殿传胪”后于琼林苑赐宴,称“琼林宴”,并赐新科状元游街夸耀,令金吾卫为之清道开路,其荣宠胜过将帅凯旋归来。 一帮人自然乐开了花,最高兴的是张择端了,进士及第意味着考取了前三名,那么第三名就是探花了,这可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而其他三人进士出身,也是相当不错,远比那些“同出身”“特奏名”强上许多。 黄炳言心细如发,一眼看到杨翼虽然也很高兴,但眉目间却还有一点遗憾的色彩,于是奇怪道:“子脱兄?有心事乎?为何不甚喜悦?” “没有呀?”杨翼是真的没什么不高兴,他考上了也就无太多所谓,只是略有遗憾:“我只考了制科三等,却费了许多功夫,我原来以为能得到更好的成绩。” 一帮人听到他这话,立即通通一楞,接着集体狂笑起来。搞得杨翼莫名其妙,我这发着牢sao呢,怎么你们还要取笑我不成? 张择端一边笑一边用手指着杨翼道:“哈!子脱,你不是开玩笑吧?还有比制科三等更高的名次吗?” “什么意思?制科不是分成五等,最高是一等吗?”杨翼心说莫不是我历史没学好? “当然!”江鞪开始卖弄:“自从我大宋立鼎以来,制科的第一和第二等就从未授人,引为惯例,制科三等就是实际上的第一名,而且地位等同于常科的状元郎啊!” 原来如此,考古学毕竟不是历史学,对宋朝的制举不授一二等这样一件事情,杨翼并不知晓,现在方才明白过来。 下午的时候,传旨的太监终于来了,这回,听到消息的杨传香也早丢下了手中的生意,跑到飘香别苑一块听旨。旨意的内容没出大家的预料,无非是确定了后天为“金殿传胪”、“琼林宴”的时间,同时还说明了博学鸿才威武科三等享受新科状元的待遇,可以一同举行“游街夸耀”。 这一次科举,小小的飘香别苑里的五个人全部上了榜,其中还有一人为博学鸿才威武科第一名、一人及第,这使得他们真正的轰动和闻名于全国,不知谁起的“飘香五才子”的称号也开始流传起来,而杨传香的飘香楼则面临着进一步的扩张,连带那口“枯井涌泉”也彻底确立了文昌星显灵的地位,今后凡是进京的学子,无一不要来品评膜拜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