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血_047、38年动荡的远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7、38年动荡的远东 (第1/2页)

    本人着了什么慌?

    因为此时军正在全力以赴的在中国国内进行武汉会战,这场总计投入十多个本师团,加上参战的陆军航空兵和海军,可以说得上是本军队自明治维新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嗯,刚刚刷新了上海作战的上一个之最,军自从进入中国以来就在不停的刷新之最了。所以现在让军在东北去和一个强大的敌人苏联对战,这是不符合本利益的,所以本高层方面从理的角度出发,是非常急于在东北方向寻求停战。

    于是,到8月中旬,本政府主动出面,建议向苏联方面和谈,而此时,苏联官方因为其军队在战争中的拙劣表现,战事一直没有进展,也无意再战,双方在谈判桌上很快一拍即合,各自作出了退让,各自退到战争发起前的出发点,张鼓峰之战就此结束。[搜索最新更新尽在张鼓峰之战给苏方面都造成很多影响。这里我们不说太多,只提几个关键的问题。

    苏联方面:苏军认识到自经过大清洗后,部队战斗力下降很快,而且也意识到苏军在战斗力方面和军有着显著的差距,张鼓峰之战中,苏联常常是在绝对优势的步兵、炮兵、坦克、航空兵下,也无法攻取劣势军兵力把守的阵地。认识到这些以后,苏联远东军区包括莫斯科方面开始更加倚重于外蒙白鲁台根据地军力,苏军已经意识到,以苏军现在的战斗力可能在近期很难在军上讨到便宜,而苏军更重要作战方向在西面,对于远东强大的敌人军,必须要有其它力量来加以制衡。

    军方面:张鼓峰之战军可以说是战术上取得成功,政治上却是失败的,但经此一战,军也坚立起了对苏作战的信心,军包括关东军在内都意识到苏军战斗力的低劣,关东军在此时提出了本1个师团相当于苏联3个师的狂妄提议。但与此同时,关东军也痛切的感受到,当前本参谋总部和本政府的全副注意力都在中国国内,对于东北的局势,本的政策依然是以防御退让为主。关东军37年以来的华北作战计划,经过张鼓峰一战以后,相当于被彻底否决掉了。

    关东军此时已经明白,除非是中国关内的战争结束或是进入低潮,否则本军队高层是不可能同意关东军的出动出击计划的。因为无论是关东军方面还本参谋本部都明白,要进行华北方向的作战,那么必须在华北方向至少投入4-5个步兵师团,而现阶段下,关东军自保不如,上海—南京一线正陷入苦战,华中方面正在不停的向国内要增援,而国内的新师团还在新建,可怜兮兮的本人拿什么兵力去填华北这大坑呢?

    在搞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也让关东军上下为之沮丧,看来想报复则岭之战的期望又再次落空。

    此时关内的战局发展如何呢?7月中旬,军沿江进攻部队占领长江战略要地九江,北路攻击部队进入大别山一线,与防御部队在山区展开激战。由于的顽强抵抗,以及在山地战中军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补给也越发困难,这样一直到8月,军在大别山一线攻势陷入苦战,2个主攻师团下属步兵中队平均只有40-50人,附带着,军只得停下其它两路进攻。

    与此同时,在台儿庄作战取得胜利的,主动出击,对临沂一带军进行了攻击,临沂仅有军一个台湾旅团,苦苦支撑,军只得迅速从国内动员起一个准备用于海南登陆的师团在连云港登陆,支援台湾旅团。

    另外,在徐州南面的宿州,军增兵一个师团,以2个师团的兵力准备再度发起对徐州的攻势,这样一来,中国关内就出现两个主战场,一方面在武汉方面,那里集结了军10多个主力师团,另一方面在徐州方面,军也已集结3个师团又1个旅团。

    现在再来看看欧洲,世界大战的另一发源地,这会儿德国人已经合并奥地利,并刚刚吞下苏台德地区,一时间德国人气粗壮,可怜的捷克被英法出卖,英法希望能将德国“祸水东移”,而苏联正在骑墙观望。简单的说,欧洲现在是个大火药桶,导火索已经点燃,就等着暴了!

    白鲁台方面得知苏在张鼓峰方向的战斗以后,就积极派人去了解况,的苏联远东军军方甚至邀请了一些抗联军官到前线指导工作,并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