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血_044、1937-1938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4、1937-1938年 (第2/2页)

另一种进攻方案,即集中方面军主力部队沿长江一路向西进,过镇江、马鞍山、芜湖、铜陵、下安庆,这之后,集中12-16个师团的兵力,进行九江—武汉会战,力图在1938年下半年拿下武汉,并在会战中重创蒋介石主力部队,这样一来,军就可以控制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大部,从而基本控制中国经济富庶地带,在军事政治经济上迫蒋介石投降!一举解决中国问题,避免在中国陷入长期战争,并避免在中国遇到第三国的干涉战争。

    这里要提到一点的是,随着军在中国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占领的区域越来越大,本军界和政界开始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症,那就是开始莫名的惧怕有第三国会涉入到中国的战争中。

    本军队本对当时的中队战力是极其蔑视的,问题在于中苏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在东北的苏联越来越活跃、外蒙有苏联背景的中国抗联磨刀霍霍、英美等国也开始对本独占中国利益而颇有微词。这样一来,第三国插手中国战事的可能变得越来越大了。

    如果出现第三国进入中国战场,或者是有第三国支持的中队,这两点都让本方面忧心忡忡,这样军对中国国内的两种作战主案也是举棋不定。

    不过,战场上的军要比他们的上级大胆得多。

    38年元月,占领蚌埠的军一个师团经过简单休整后,开始继续北上,到1月底,该师团占领宿州,军海军出动军舰掩护从台湾抽调的台湾旅团加强海军陆战队一部,在江苏连云港登陆,一举占领连云港,这样,军高层在摇摆不定中,而下级用1个师团又1个加强旅团的兵力却正在大胆向徐州一线进发。

    2月,占领宿州一线的军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况下,急不可耐的向徐州发起攻势,东面连云港的军台湾旅团已出发,2月上旬,出宿州的军占领淮北,出连云港的军进抵台儿庄。

    这时5战区集中兵力,在蒋介石的严令下要确保徐州的安全,于是在淮北一线死死顶住了军一个师团的进攻,而在台儿庄一线集中主力部队,对孤军深入的军台湾旅团进行了包围作战,由于台湾旅团势孤力单,很深陷入不利局面,军不得不紧急抽出5个大队支援台儿庄一线。

    至2月下旬,军进攻台儿庄的台湾旅团被击败,被迫向临沂一带撤退,南面攻击淮北军在失去台儿庄一线军的策应后,也不得不后退退出战斗,的台儿庄会战取得大胜,毙伤军达8000余人,并且让本攻取除州的计划化为泡影。

    台儿庄会战失利后,军吸取教训,在反复考虑后,还是决定了西进的计划,在军看来,以目前军有限的兵力和装备,击败中并不困难,但要在本质上迫使国民政府走向谈判桌,对本屈服,那么攻入武汉这样的中国中央腹地地带,才能在军事和政治上政府以最沉重的打击。

    在台儿庄会战期间,本国内再度完成兵力动员集结,军完成11个新编步兵师团组成,本陆军达到总兵力34个步兵师团这一前所未有的庞大实力,其中7个师团调往南京—上海一线的华中方面军,2个师团调往关东军,1个师团调往朝鲜方面,另有两个师团在强紧进行登陆战训练,准备用于进攻中国的广州和海南岛一线,彻底封闭中国和外界的海上联系。

    经过这次动员以后,华中方面军已前达到18个步兵师团的总兵力,成为军中最为强大的作战兵团,关东军加强到9个步兵师团,朝鲜方面军加强到2个师团。

    到3月中旬,华中方面军已完成西进作战的战争准备,华中方面军可用于西进的兵力大约14个步兵师团,为支援陆军作战,本海军专门组成“中国方面舰队”,集中一批军舰进入长江,准备掩护军沿江作战。

    3月下旬,进军武汉的作战正式打响,军集中了前期有过中国作战经验的老牌师团共计达30多万人投入战斗,将国内新组建的师团主要用于后方,军华中方面军将部队整编为3个军,沿长江分北中南三路并进,在军强大的攻击面前,步步退后,军一路势如破竹。至38年4月初,军北路迅速攻克合肥、六安,进入大别山山脉。南路攻克池州、景德镇。中路水路攻克长江要隘安庆,兵锋直指九江,武汉。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