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血_031、战场与外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1、战场与外交 (第2/2页)

支队,由混成11旅团铃木重康少将统一指挥。

    与此同时,外蒙境内的白鲁台根据地抗联一方也在积极行动,第2步兵师迅速向则岭一带靠拢展开,第5步兵师配属第4师1个团在则岭左翼运动展开,第4师余下2个团在则岭右翼展开,在3个师的背后,第1师作为总预备队坐镇其后,共计6个独立汽车团600辆卡车正夜不停的把各种作战物资送到满蒙边境线上。

    炮兵部队开始在则岭附近展开,形成炮兵阵地,而且炮兵迅速在则岭山上建立炮兵前进观测所,以观察测量山下军。

    白鲁台根据地在则岭设立指挥所,由抗联总司令邓宏统一指挥前线4个步兵师及其他配合部队。

    这样,至7月3,根据地抗联一方已有4个步兵师,1个独立重炮团、1个独立山炮团、2个独立高炮团、1个独立坦克营等部队集结到位。一线部队已达54000余人,拥有除82迫击炮以外的火炮200余门,在兵力和兵器上,抗联一方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4年里,驻扎的白鲁台根据地的抗联军队几乎是每时每刻在研究军,每时每刻根据军特点进行训练,而正对面的军,却依然对已经集结起来的白鲁台根据地抗联部队一头雾水,全然不摸底细。

    直到7月5,在前沿军铃木支队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抗联军队越来越多的集结于则岭一带时,关东军司令部才匆匆下令关东军第1师团作好战斗支援的准备。

    这时关东军报部门开始越来越焦急的想了解前沿的敌军到底是那一方,则岭山下的本侦察兵已经可以隐隐的看到山上飘扬的红色战旗,关东军司令部提出了这些莫名的敌人可能是邓宏的霍家队余部,但这一设想被前沿的军否决了,11旅团司令官铃木重康少将提到,在前沿战斗中敌人所体现出现的战斗意志和装备训练水平,不可能是中国义勇军余部。

    在距则岭以西15公里处,抗联部队的工兵用圆木修建起地下隐蔽所,成为前线司令部,7月的蒙古天气正,地下隐蔽所里还散发着圆木的特有香味,蒙古特有的细小蚊虫四处飞舞,邓宏坐在里面得汗流浃背。

    这时前线各师长已经到齐,第一次则岭前线动员会招开了,邓宏对部下说道:“前沿的报是,军出动了2个旅团的大部,我们满打满算就算他们出动了10个步兵大队也就是10个步兵营好了,我们现在是4个师12个团,36个营,兵力上我军占绝对优势,从前几天的战斗中看来,军的装备这几年来几乎没有大变化,我们双方在步兵装备几乎是旗鼓相当,但火炮方面我方占据绝对优势。现在,我们要准备吃上一口大的。”

    正当中双方都在则岭一带作积极军事准备的同时,本国内政府在收到东北传来的报告以后,立即向苏联官方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声称苏联军队越过边境,攻击了满洲国境内的军部队,并给军部队造成沉重的人员损失。为于一场伤亡100多人的战斗来说,发生在则岭一带的战斗已经脱离了以前武装冲突的极别,近乎是主动袭击消灭军了。所以本政府上下对此事非常重视,军部等部门放下在中国其它方向的关注,把注意力马上转到东北来。

    苏联官方在收到本方面的抗议以后,并没有马上回应,直到第二天才发表声明,声称苏联军队在外蒙方面没有任何军事行动,6月30的则岭战斗中苏联军队没有一兵一卒涉入。

    在苏联那边撞了一鼻子灰的本方面,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改变初衷,开始坚定的认为是外蒙军方在苏联人的背后支持下导演了这一战事,所以方马上回到满洲里联系上原来满洲外蒙边境谈判的外蒙代表,向外蒙方面“入侵”满洲领土的行为表达了愤慨,并要求外蒙军方马上撤出则岭一带地区。

    就在本外交方面四下活动时,本军部和关东军司令部也严令则岭前线的军部队,在没有军军部的命令的前提下,前线军不得主动对敌发起攻击,并严令关东军空军飞机不得擅自飞往则岭一线。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