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重新编成 (第2/2页)
核心战斗力量,每连约有110人,每连配备轻机枪3挺,步枪90支。每营约400人。 重新编组以后,霍家队全体人员达到1600多人,已经基本备具一个近代中国步兵团的模式,附近的村子里的裁缝和染坊里突击加工赶制了一批军服,让霍家队全体换上灰黄色的统一军服,还有小军帽。邓宏管这种颜色叫卡其色,这个说法曾经让大家费解了一阵。 总体上来看,和几天以前全队人一半以上还扛着大刀、标梭相比,现在的霍家队真是有了天上地下之别。 而在霍家队最早组成核心的1连,这个连队主要由霍家屯起兵的弟兄组成,在他们的感觉中,霍家队自从在平东队旗下起兵以来,从第一场遭遇战到胡高台伏击战,再到何家集,霍家队可以说得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管是伪军也好,还是传说中凶神恶煞的小鬼子也好,在霍家队的刺刀面前,几乎都是一败涂地。 这种情绪让整个霍家队的士气高昂,包括是新招的弟兄还有苦力队进来的弟兄都受到了感染。 霍家队新的编制组成后,马上又开始了早先的训练科目。每天的训练计划是,轮流以一个步兵连担任周围的警戒任务,其它各连及直属特种兵部队都要进行严格训练。 训练科目中,步兵的基础训练如早晚长跑、射击、投弹、刺杀,这四大项所有人员不分兵种单位都要参加。余下的时间,其它特种兵就要进行自己的科目训练。
训练依序开展了5天,在邓宏眼里,老部队1,2连还好,他比较了解,心里有底,对新组建的部队就感觉没底,为此,在部队开展训练以后,他每天都跑到各个连队中去蹲点,了解部队的基本素质和训练进展。 从这几天的训练情况来看,几个新组建的连队中,3,4、5,6连的军事素养还是相当不错的,必境主要由义勇军的老兵组成,而且老兵中班排长占了很大比重,他们很多人不仅在战前就训练多年,而且有过在关内内战和918以后和日伪军作战的战斗经验,这些老兵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长期关押受虐,现在体力较差,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而7,8,9连组成3营相对军事素养比较差,他们主要是新招的村民,以前完全谈不上有战斗经验和军事训练基础,但这几个连也有个特点,就是全连相当有朝气,训练时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可塑性比较强。 鉴于了解到的这些特点,邓宏把部队的人员再度进行了一些调配,主要是对1,2营人员进行了一些互调,把一些2营中有经验的老军人充实到1营中。又抽调了部分老兵充实到3营,总体来看,邓宏是要确保1,2营的战斗力提升,3营准备让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战斗的发展。 霍家队迅速扩大的人员和装备让邓宏几乎是信心满满,一次,他问了问老东北军出身的3营长袁启明,问及在918以前的东北军装备水平如何。 袁启明实实在在的说道,当年的东北军第7旅的兵员6800人。过去第7旅属于东北军中的精锐御林军,全旅共有步枪6400支,重机枪18挺,迫击炮18门,步兵炮10门,另有冲锋枪200支。而旁边的精通日军情况的参谋长李杰又说了个日本关东军第2师团的装备,当年的第2师团轻机枪374挺,重机枪83挺,掷弹筒72个,步兵炮24门,野炮16门,山炮4门。 两个老兵一番话,让邓宏不由心里淋上一通冷水,不过,他也确实对当年中日军队的装备水平缺乏了解。他现在一盘算,现在霍家队的装备水平基本接近当年东北军一个精锐步兵团的水平,就是人数上要少一些,但现有人员配备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邓宏心里也不由得想到当年自己在39集团军老部队的日子,那些在武器库里堆积如山的95式自动步枪、95班用机枪、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12.7MM高射机枪、60MM迫击炮、82MM迫击炮....... 想到这,邓宏不由得暗骂,妈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