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诀_第六百一十三章 欲托国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三章 欲托国事 (第2/2页)

和行政权之后还要斩草除根怎么办?退一步讲,自己的侄子纵然继承了大皇兄的好脾气,只削藩不杀人,可边墙之外的鞑子却没那么好心哪!万一北边再闹个雪灾什么的,鞑子饿着肚子南下找吃食,自己手上没兵没权,不就等于成了鞑子盘子里的一碟菜?死,倒是一抹脖子就一了百了,可就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于是,所有边镇藩王的心都想到一块去了,急切地希望能有一个带头大哥替自己争取点儿什么,在这种心态的指使下,边镇藩王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燕王的身上。

    无他,燕王半疯半傻,偶尔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不好怪罪。何况燕王是实力最强的藩王,手下的战兵都是原来魏国公和青甸侯的大部,而且实战的经验最多,兵器铠甲最好,战马更是可以直接从草原上换到,平日里遇到的对手也都是鞑子这类凶残的货色,这支军队往北平一摆,对中原绝对有威慑。最关键的,燕王妃的后台够硬,这个,谁都知道的。所以,边镇的各藩王也早就纷纷派人探燕王的口气,谁知道燕王每每犯病,总是搅得大家不欢而散,没办法,不少藩王只能退而求其次,藩王中年纪最长的晋王拿主意了,藩王之间使节书信往来不绝,平白给天下增添了一道紧张的气息。

    如此,朱元璋一道圣旨让藩王们进京,形势一下子变的复杂起来。削藩支持者和藩王们的支持者随着藩王们的到来立刻剑拔弩张,不但朝堂上弥漫着火药味,就连朝廷之外的酒楼茶肆青楼楚馆里,支持两派的读书人在吃酒嫖妓时积累下的新仇旧恨一起爆发出来,出言讥讽算是轻的,大打出手已经是常有的事。事情闹大了就被捅到了宫里,很快,宫里就传来中旨,不论是削藩派还是挺藩派,都被劈头盖脸一阵臭骂。各打五十大板之后,果然消停了许多。宫里的几位管事的太监甚至直接放了话:虽然阉人干政者死,可大过年的谁惹万岁不高兴了,宁可掉了脑袋也要拉人陪葬。

    这一番话传出来,各方各面立刻安静了下来。有些中间派的士子甚至一下子觉得这些宦官可爱起来,关键时刻还是挺识大体的嘛!眼下什么最重要?万岁最重要!大过年都不让皇帝好生过日子,还是为臣之道么?还是为子之道么?笑话!

    整个应天在胆战心惊中迈过了年关,万岁身子不行,这一年的各项祭祀等等都是由皇太孙代劳,好不容易挨到二月份,总该把这事儿拿出来议议吧?谁知道奏表刚刚递上去,就被宫中的中旨一顿臭骂。末了还来了这么一句话:国事可托者,青甸侯而已。

    什么意思?难道让青甸侯日后辅政?那总得下一道明旨说一说青甸侯到底有没有罪吧?瞧中旨上说的,“青甸侯”,啧啧,也就是说万岁还承认青甸侯的地位,也就是说青甸侯没罪了?既然没罪了,你总得给青甸侯一个说法吧?合着人家一家那么多口人都白死了?一干二净地都推到胡惟庸身上?好歹下一封情辞恳切一点儿的诏书来吧?不过……你下了诏书,青甸侯也未必鸟你,这事儿放在谁头上都有足够的不奉诏的理由,反而自己丢了脸面。可你偏偏这么说了做什么?还要把国事托付给青甸侯?这是哪门子道理?所有人傻愣愣地咀嚼这这番话,直到半个月之后才有人恍然惊悟:没脸面当面道歉,又想请青甸侯来,却又怕他回绝而丢面子,万岁这是不好意思开口!想借群臣和藩王的口请侯爷回朝主持大局呢!

    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应该怎么做了,于是,从藩王开始,直到在京的各位大臣纷纷动笔。请侯爷出山的书信如同雪片般地飞向了青甸镇。也难怪,这么多年下来,跟万岁同一辈份的元勋老将也就只剩下青甸侯能撑住场面了。若不是那场变故,人家应该早就是国公了吧?其他的勋臣要么因罪贬斥,要么犯案伏法,要么被胡惟庸这一票人拉下水,要么岁数大了被老天爷收了去,要么死在了功臣楼,余下的几个还算“坚挺”的勋臣里面,也就只有这位侯爷分量最足了。

    近百斤的书信用马车拉到青甸镇,云霄连看都不看就直接束之高阁,回了一封让所有人都觉得难堪的信:“新纳歌妓两名,年十七,酷似亡妻,乐甚。”言下之意很明确,老子的女人死在应天到如今都没个说法,还想让老子回去?没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