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第1/2页)
婢女的表情没有多大变化,不过那双明亮的眸子瞬间变得极为冷冽,右手轻抚在剑柄上,冷声说道:“你当我不敢杀剑阁弟子吗?” 陈墨一拱手,身体似乎都被婢女手上的剑给无形中压低了,低声道:“,殿下您的身份尊贵,自然谁都杀得。” 婢女的眉毛微微一扬:“胡言乱语!你有何依据?” 陈墨不急不躁地问道:“敢问您是陛下?” 婢女皱了皱眉头,答道:“陛下日理万机,坐镇与皇城之中,哪里有闲暇来这偏僻的西凉地?况且,陛下还能是个女人不成?” “那敢问您是太后?”陈墨听到了婢女越发冷漠的语调似乎反而是更加的胸有成竹。 婢女不耐烦的呵斥道:“胡闹!太后已然年近五旬,莫非你觉得我也是一个年近五旬之人?还是——” 仿佛想到了什么,婢女的话才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而陈墨依旧站在原地,半弓着身子。 仿佛各有所思,两人之间便陷入了沉默。 北魏从一个在蛮族和大楚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国家变成现在这个可以南抵大楚、北御蛮族的强国,除了北魏民风剽悍以及剑阁的横空出世外,不可否认的是太祖皇帝在北魏变强的这个过程中确实做到了一个贤明的君主所应做到的一切事情。即便日后的史书中对于太祖皇帝好大喜功、轻启战端等昏庸表现毫不留情的进行批判,可是对此北魏的百姓们显示出了极为难得的宽容,大部分百姓认为与齐氏皇族对于北魏的贡献相比,那些偶尔的昏庸根本不算什么。 相比与齐氏皇族的功与过,北魏的百姓们更惋惜的是那位英年早逝的太祖皇帝。太祖皇帝留下的皇室血脉极少,只有一男一女,曾经很多人也对北魏的未来产生了怀疑。不过北魏现在的小皇帝虽然年轻,但在太后和诸多贤臣的辅佐下表现出来的那份贤明和帝王风范已经让百姓们对北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于是北魏的百姓们对于太祖皇帝也就仅仅停留在惋惜的程度,他们现在更加爱戴的是皇城中那位陛下、皇后以及陛下的那位meimei——平阳公主齐眉。 陈墨深深一揖:“小人陈墨拜见平阳公主。” 齐眉叹了一口气:“罢了,既然你是剑阁中人,知道了也无所谓。不过——”齐眉凝视着陈墨,“管住你自己的嘴。” 陈墨丝毫不怀疑眼前的平阳公主手中大河剑的锋利程度:“小人不敢乱说,不过我真的不是剑阁的人。” 齐眉内心里其实真的希望陈墨不是剑阁的人,这样也就为陈墨的贪生怕死找到了理由,可是那块木牌终究是造不得假,而且齐眉不相信在北魏还有人敢冒充剑阁弟子,难道就不怕剑阁里那位剑圣弹指间就让他灰飞烟灭? 思索了一下,齐眉开口道:“你若不是剑阁中人,为什么跑到这里做一个军卒?” 陈墨在脑中编了无数个谎言,但觉得都无法瞒过眼前这个看似清纯实则极有城府的平阳公主,于是陈墨便实话实说:“跑到这里,是因为我住在附近的一个村子里,而至于做军卒,则是为了混口饭吃……” 虽然整个北魏都是齐氏皇族的,可是齐眉也无法了解每个村落的位置,也就无法考证陈墨所说的村子是否存在,但是齐眉好像并不在意这些,只是随意的说道:“本宫记得第一次在路上遇见你的时候,你要是顺着那条路的岔口向东走,便能到河畔大营附近,既然是为了混口饭吃,怎么不去那边?像你这样主动要求戍边的士卒无论到哪里都是很稀缺的。” 齐眉说话的语气越发的随意,不过陈墨的神经还是保持着适度的紧张:“南方虽然环境好,军饷高,但是北魏和大楚却一直保持对峙的姿态,很难积攒军功。若是两边真的打了起来,一个普通的军卒,恐怕……连命都保不下来。” 虽然在北魏民间言论还是比较自由的,但陈墨的这番话还是有些触及了一些不该触及的东西,陈墨看了一眼正在把玩那枚白色围棋子的齐眉,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接着说道:“而北方,蛮族一直不成气候,却还一直对北方边境不停地sao扰,小规模的战斗虽然不能积攒大军功,但小军卒却容易活下来,时间久了,军功便很容易就累积起来,有了累积的军功便能得到军部的推荐信。” “北方……的确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战事了,这点你倒是看的很通透,不过军部的推荐信……你不是口口声声跟我否认你是剑阁弟子,为什么还费这么大的周章去混进剑阁?”齐眉似乎是对陈墨极为感兴趣,问题一个接一个抛给了陈墨。 陈墨忽然觉得腰有些酸痛,于是在心里大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表面上陈墨却不敢流露这些情绪,直起身子,在齐眉不可察觉的情况下稍微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用一副极为怯懦的目光看着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