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联合 (第2/2页)
期昌与张家闺女订婚,那这个抱团计划就能成功。因为一旦这么联姻,张茂就是赵期昌的岳丈,自然也比他赵鼎明高一辈。张家本就势强,如此辈分关系下,主次分明利于统合,张家若不是十分讨厌赵期昌,这件事就能成。 为了家族利益,这不是张茂一家的利益,而是卫里联宗的张氏家族集体的利益。作为掌舵人,赵鼎明相信张茂这个掌舵人会怎么取舍。牺牲一个女儿,换取张家在卫里更进一步的影响力,不亏。 何况,赵鼎明对赵期昌也有信心。 其实,这个联姻计划赵鼎明酝酿了很久,原本要推出自己的儿子赵凤翼。可赵凤翼发展的太好,让他觉得与张家联姻不利于儿子未来发展。 将女儿许给张承甲,就是前奏、铺垫。 不与张家联合,赵家也就是卫里前十;做张家附庸,则是卫里第四,这笔帐赵鼎明计算了很久。 张茂沉吟:“赵百户豪杰之姿,然,过于阴鸷狠厉。” 赵期昌将于家大郎破相,在张茂看来固然扬了张、赵两家威风,可平白结下终身大敌。于家大郎早晚要袭职,一个终身仇恨你的千户,还是卫里排行五六的家族。为逞一时义气,得罪这么个大敌,难以化解的仇敌,怎么看都是亏本的买卖。 赵鼎明却是露笑:“老哥怎么是如此看法咱反倒认为老三做的好,于家近年行为越发鬼祟,与卫里越走越远。裁撤旧马营戍堡一事,似有于家的手笔。这家子胳膊肘往外拐,不出几年形迹展露,卫里各家谁还愿意与于家打交道” 沉默中出城,赵鼎明继续说:“再者,我老赵家、你老张家合拢,能拉出四五百号人。不论卫里今后掌印的是谁,都会视你我两家为眼中钉。卸掉于家一条腿,日后就少一个敌人。”
张茂不表态,赵鼎明又不得不换一个突破口:“老哥,山东今年出了三伙大贼。世道越发的不平静,眼前身边的兄弟越多,也就越太平。事有不济,也好保得家宅安康。于家、刘家,吞了为好。” 张茂眼皮子抬起,俊朗面容泛笑,笑道:“说笑了,老弟这话,哥哥就当没听过。” 暗骂一声伪君子,赵鼎明讪笑:“是咱失言了,反正咱觉得我家老三是个能做事的。这一点,老哥不反对吧” 张茂缓缓点头,捏着须角沉吟:“适才不是说了么,此乃豪杰之姿。” 赵鼎明笑容更甚:“是啊,咱那蠢笨女婿倒也不傻,知道压个好宝。虽气恼这憨货没出息,可咱也只能成全。给他一个机会,给我家老三一点助力。” 张茂听着颔首:“待稽查忙完后,咱挤走姓刘的,去备倭城掌印。老弟也要抓住机会,搞掉姓黄的。如此,备倭城以西,中千户所以东,就是咱们两家的了。” 这片区域以南,就是丘陵地形山地为主的中左千户所,于家的中左千户所,再东边就是刘家的福山千户所,真正盐碱较重的福山千户所。 赵鼎明微微发愣,大喜道:“一切都依老哥,我赵家愿随张家尾翼。” 由不得他不喜,只要两家合力足以干翻刘家抢来备倭城控制权,再反手干掉黄允良。这可不仅仅是实职实权带来的好处,也不仅仅是两家正式合力带来的好处。 而是一旦这样,中千户所这片区域张家、赵家连成片。赵期昌的白石墩,也就安稳了。 起码不会出现倭寇登陆,附近戍堡见死不救的事情发生。 张茂的考虑,就保证了赵期昌的安全。那张茂对待赵期昌的转变,赵鼎明自然就理解了,这是护犊子。 连成片后,好处实在是太多,可以更好的抱团。也有更大的底气去开荒,因为如此抱团后外人就别想插手进来。 只要两人能控制备倭城、中千户所十年时间,足以让两家根基深植。 当然,风险也大,上面戚继光会弹压,周围各家会抵制。所以要掰腕子,只要赢了就能占据这边地方。 还要在后面守住这个盘口,要守住只能不断加深两家之间的合拢力度。 分道后,张茂眉头紧皱:“说说,你怎么看赵期昌。” 张承翼懒洋洋骑在马上笑道:“儿子能有什么得体看法只觉得这小子对胃口,胆气雄壮。就是收拾于大郎,也有理有据,让人寻不出个刺来。” 张茂瞥一眼儿子:“这老狐狸,你怎么看” 张承翼扭头看一眼远去的赵鼎明,眨眨眼:“就是个老狐狸,不做亏本买卖。” “是啊,我张家也不做亏本买卖。” 张茂感叹一声,父子再无言语。面对联合一事,张家的确有大好处,但要承担大风险。极力撮合这件事的赵鼎明上串下跳,他们父子反倒有些被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