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刁民_第二十五章 本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本心 (第2/2页)

,这事情就能定下。”

    说罢哈哈大笑,赵鼎明端起茶水很豪迈的一气饮尽,豪气干云道:“咱估摸着,老三的终身大事,十拿九稳”

    赵期昌皱眉:“兄长,是否急躁了些”

    赵鼎明摇头:“不急,只是定下亲事罢了,只要老三你在白石墩站稳脚,三五年后就能成事。这么说吧,卫里就以这四姓实力最强。咱老赵家若能与其中一家结亲,戚掌印之后,这卫佥事掌印的差事,咱老赵家也有争一争的机会。”

    说着神情希冀,赵鼎明道:“若凤翼有出息,这回考个进士回来哪怕是副榜,咱老赵家必将一飞冲天”

    他的儿子赵凤翼是国子监杂科监生,是那种有特殊才华的监生。按律来说监生与举人一样有直接做官的权力,是官员储备。但像赵凤翼这种捐出来,走关系的监生太多了,所以监生已经不像国初那样可以直接参与会试考进士,也不能直接授官。

    要经过国子监内部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真正监生的权力。

    赵凤翼的确争气,家里花钱走关系捐进去的监生,硬是考了出来获得参与会试的机会,就等着明年二月参与春闱会试,已经等同于举人待遇。

    而今年的八月十五,也就是明日将是秋闱乡试最后一天。

    加上每科进士录取时,会对杂科进士留出一定份额,以保证朝廷有足够充足的各类官员储备。而杂科进士一般都是三甲进士很难到二甲,故而走杂科的士子也不多。

    毕竟科考最难的是举人这一关,考进士可以说是三十取一的机会,很多人都是冲着二甲去的,对于三甲已经不稀罕了。

    三甲进士能做官,举人参加吏部会选也能做官彼此差距又不大,远远比不上二甲与三甲进士的差距,所以能参加会试的人,走杂科的并不多。

    就这样,走监生的路子绕开竞争压力最大的举人一关,再走竞争压力最小杂科进士路子,就成了最稳妥的晋升渠道,也是军户子弟多占据进士名额的原因之一。

    他们不像民户子弟那样心高气傲,一个个都是很务实的。

    赵鼎明的规划很好,可对前脚就对庆童说自己只听自己心的赵期昌来说,怎么可能接受这种布局

    摇着头,赵期昌双目看着赵鼎明吐字清晰:“恐怕要让兄长失算了,此事小弟恕难从命。”

    “莫非已有意中人”

    赵鼎明敛去笑容,他的宝贝儿子若考中进士绝对不可能屈身娶卫里人的女儿,为了今后发展要娶的不是清流之女,也得是五品以上的文官之女。关系到未来发展,容不得马虎。

    可卫里的发展又关系孙子一代,赵鼎明不得不早做准备。显然,此时在卫里声名鹊起的老三,是个最合适在卫里联姻的苗子。

    “也无,小弟一心沉在军戎,没心思想这些。说不好哪日死了,不是白白祸害了人家闺女”

    赵期昌端着茶碗缓缓饮一口,继续说:“再者身为人子,血海深仇不报,哪能贪享儿女之乐实不相瞒,芸娘婚礼之后,小弟将不再以真面目示人。何时诛灭倭寇、倭人,小弟才敢以真面目示人,俯仰天地间。”

    赵鼎明双眉紧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赵期昌摇摇头:“有五郎、七郎,何谓无后”

    吐一口浊气,赵鼎明换了个说辞:“若是联姻后,二房空出的百户职位,卫里集议一番,兴许能勾军补上,将五郎或七郎过继到二房,领了这缺。”

    只要能联姻,儿子还能考个好成绩回来,卫里人自然要给面子,将老赵家丢了的世袭百户抢回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世袭百户自然要比三房的世袭小旗值钱的多。赵鼎明的预期是留着给大房庶流,毕竟他还有几个侄子可以填补。可这些侄子,都不如赵期昌此时来的有影响力。

    说白了,赵期昌此时就是卫里的神童人物,虽然有夭折的风险,可扛过来后以后能走多远,卫里人都觉得最少也是三品武职。

    现在只能把这东西让给三房,没有赵期昌点头,他完不成联姻布置。

    赵期昌还是摇头,赵鼎明又不得不换个切入点:“老三,人生苦短,大好青春白白荒废,等你了解女人的妙处后,可别”

    赵期昌笑了:“瞧兄长这话,咱只是不愿娶妻罢了,可没说不寻花问柳。”

    稍稍愕然,赵鼎明郁闷道:“那你这又是何必”

    低头沉默片刻,赵期昌手抚着梨木方桌抬头笑道,一口牙齿白森森:“富贵迷人眼,小弟怕让眼前的好日子堕了心气,忘了大仇。做人就该有始有终,始乱终弃是不行的。咱说了要报血仇,就要报”

    赵鼎明想到了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下去,只是长叹离去。

    他很清楚三房为什么遭劫,全是这小子闹的。为了挣钱将赵期昌送到卫学里去,三房才咬牙要上进,结果不走运让倭寇给灭了一门。

    赵期昌的一家子,都是为了给赵期昌攒钱读书,才死了的。这是赵期昌唯一的心病,本以为挨了一刀会死,可却活了下来。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