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去也 (第3/3页)
她听了王画这句话,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但就在船只快要到华州境内,天色也到了破晓的时候,外面传出一片喧哗。 王画披衣出来一看,看到无数的小船,将河心拦死,岸边还有许多火把。借着火把的光芒,还看到了李隆基亲自站在岸边,并且看到他身后士兵中还带着自己献给李隆基的几十门火炮。 平公主也惊醒了,她脸上再次惨白起来,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侄儿为了对付自己,居然出动了这么大的派场。 王画叹了一口气,他不为岸上河里的士兵担心,却对平公主说道:“这就是你投奔的山寺,大和尚将我们出卖了。” 去终南山的时候,后面并没有尾巴,李隆基这么快得知消息,也只有终南山的大和尚通的风报的信。 王画都不是怪那个寺庙里的和尚,那一个人没有贪欲。况且他们也害怕事泄,危及自己。他的意思让平公主明白一个道理,什么叫墙倒众人推 这时候一条小船,在他们船四周飞快的行驶着,船头上站着的人正是郭元振,他在大声喊叫:“王总管,可否见一下面?” 王画探出身体,说道:“我在这里。” 船夫将小船驶了过来,郭元振一下跳到他这条大船上,看着站在不远处的平公主,对王画埋怨道:“王总管,你是不是糊涂了。自己走就自己走,何必带着这个jianian邪?” 毕竟俩人在西北多次默契行事,因此,郭元振也是好意。 王画拍了拍手,他身边的护卫吹响了号角,忽然十船河船上伸出来上个炮管。每一个炮管都比王画留下来的火炮更长更粗大。这些炮管有的对准了岸上的士兵,包括李隆基在内,有的对准了河里的船只,还有的士兵手里举起了弓箭。 郭元振脸色一变,岸上的士兵与李隆基也是脸色一变。 如果不是万众瞩目之下,有可能李隆基立即拍马向后退去。 郭元振连忙制止道:“王总管,不能。” 就是他不喊也不能,这些火炮都是假的,只有一个空架,根本不能发射。这是防止发生意外,用来吓唬人的,没有想到真派上用场。 王画看着郭元振,郭元振在没有看到狐假虎威炮管之前,十分意气风发,昨天晚上,李隆基大赏功臣,包括他在内加官进爵,另外还有罚没出来的府第,金帛,全部封赏了郭元振高力士等人。 但是郭元振总感到王画看着自己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悲哀与可怜。 反正王画的眼光让他很不舒服。 王画对郭元振说道:“郭将军,麻烦你上岸带一句话给陛下,我有几句话要对他说。” 现在主客易势,如果火拼起来,虽然己方士兵众多,但是这么多似乎更强大的火炮放在船上,未必有好处。况且王画做事缜密,在渭水就突然冒出这么多手下,还不知道有什么后手,如果真翻脸起来,会给李隆基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政权,造成严重的打击。 对王画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昔**曾夸赞世当中,陛下资质最好,为了天下苍生,请王总管思而后行。” 说完了,跳下了船。 郭元振来到岸上,对李隆基说了几句,李隆基居然来到岸边,高力士在后面苦苦劝阻也不行。 应当说,这时候李隆基还是颇有些胆色的。 王画隔着河水说道:“陛下,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了这个皇帝,你们李家宗室到现在已经死了多少人?” 先是李世民弑兄杀弟,后是之争。到了李治手上,李治算是一个仁主,一让波斯王卑斯为唐朝的波斯都督,疆域差一点到达波斯湾,也杀房遗爱兄弟以及高阳公主,因为李恪有才气,顺带着诬杀。武则天杀自己的儿,但杀的李氏宗室更多。从神龙政变起,直到昨天政变,一共四次,无数大臣被牵连进去,同样也有许多宗室弟卷入被杀被流。 但李隆基未必听得进去。 王画又让人放下小船,将李旦的圣旨交到李隆基手上。 等到李旦将圣旨看完,他才又大声说道:“昨天下午,你心中对上皇召我进宫,心中一直疑惑,所以才急令我离开京城。其实并无他事,只是上皇想到他的兄弟姐妹中,只有一个meimei,求我相助。我见上皇言语说得恳切,这才勉强答应下来。汉因为汉惠帝对齐王刘肥言诚,才有朱虚候申张正义之举,还吕为刘。远古时,尧用舜言,流共工于幽陵,放讙兜于崇山,迁苗于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诚服,天下乃安。不管平公主犯下了什么罪行,今天她满门几乎皆灭,只是一个可怜的妇人。” 说着将平公主一把推了出来,为了磨去她的锐气,王画并没有给她换衣服,到现在还是一身仆役的服装,加上害怕,在清凉的晨风中憟憟发抖,样甚是可怜。 王画又说道:“陛下,看到没有,她现在成了什么样。况且她马上就要被我带到你们嘴中说的偏夷海外之地,永世不能与中原故人相见,加上亲人横死,人生最大的惩罚莫不过于此。你以前对我说过,即位后,要对姓仁慈,要使国家富强。如果对亲人都不能做到仁慈,何来对天下姓仁慈?为什么我有很多方法离开中原,但选择这一条行踪公开的方法?因为我认为陛下一定悟通这个道理,也让天下姓看到陛下心中这一颗仁爱之心。” 说着他手搭在一个炮管上。 这看似一个很无意的小动作,可李隆基瞳孔却放大起来。 王画见到李隆基没有说话,又说了一句:“陛下,平公主之事,我可以保证她对你无忧。倒是上皇授权于你,整个唐朝江山,亿万民,全在你一念之间。国家十年不到,遭到四次兵变,你还是立即治理国家,安顿民心吧。唐朝到了大治的时候了陛下,我去也。” 说完了,命令十艘河船再次扬帆启航。 也不知是让王画的一番话感悟,或者是听从了父亲的圣旨,或者害怕王画鱼死网破。李隆基居然没有下诏阻拦,他一直站在哪里,目送着这些船只渐渐消失在天际的尽头。 天就亮了,一轮红日鲜红夺目地从天边升了起来。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89网”.r>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