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条件 (第2/3页)
,将郝灵荃携其与颉质略一道归京。这是什么样的功劳 自默啜出现后,成为唐朝要大患,无耐倾天下之功不能克。事实这个人不好对付,王画在西北,这么大好的机会,居然还让他从容溜走,虽然数败,然而没有出现象吐蕃人那样的溃败。 可是大宋硬将这份功劳扣下,怕天下好事者开边功侥幸,到年才封郝灵荃为郎将。郝灵荃恸哭而死。虽然有点矫枉过正,可是这也是对的,毕竟国家以内政为重心。没有内政哪有军事实力?况且国家经过数十年风波不定,也到了安定的时候。在这时间内,不能以开边为重心。 但大宋这一番心血数年后就被李隆基丢在脑后。 可这样也好,这些将领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王画也想他们有一个好的下场。 王画继续说道:“第条,郡主为我厮守多年。但是,我之所以有今天,无论是沐孜李,还是李红,或者是李雪君,王涵,她们对我做出了很大帮助。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在京城里,世,你也听到裹儿为我做的一切。因此,如果郡主心中不反对,我想请你与你的父王,不要干涉这门婚姻。如果在婚后为我设下许多掣肘,以及礼教。而且在我回到灵州后,我就在灵州与郡主完婚。这份功劳,我当送给你们的聘礼。当然,还有其他的聘礼。那就是现在做好的近两门火炮,以及炮弹若干。另外还有一些珠宝与财物,规模不亚于我上次送给朝廷裹儿的聘礼。但这个例你们必须要破。” 一旦自己相助,李旦父成为天下正统,李持盈那将是名副其实的公主,按照礼制,王画迎娶李裹儿后,或者收留李裹儿后,再想迎取李持盈,会遭到很多的弹劾。当然,王画一回西北,还是西北王,不过王画想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不想李持盈背上更多的包袱,这一点,李持盈还不如李裹儿果决。 李隆基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就是反对,你会不会听我们的,九会不会听我们的?此事你不要担心,不过最好快一点。” 其中的过节他也知道。 在李旦未得正统之前,朝廷还会看王画的脸色行事,毕竟西北一乱,李旦正统也没有那么好容易继承的。但事情定落下来,李旦也要给礼部,给天下一个交待。到时候大家都为难。 王画点了一下头:“放心,我也不想凭空增加风波。” 李隆基看着自己的meimei,从身上解下玉佩,他的妻王妃同样也解下脖上的玉佩,递给了娇羞的李持盈,这是当作贺礼的。 王画等到他们贺完喜后,又说道:“第四条,除了这些火炮外,因为技术问题,还有保密性,我不会将这些图纸交给朝廷,也不要有人来逼我。” 因为张说已经向王画讨要过一次,所以王画将丑话说在前面。 李隆基听了不吭声,这项技术很重要,如果朝廷得到这些图纸,那么如虎添翼,甚至再无边患,过了好久,他才问道:“为什么?” “我不相信望远镜原来是一件多犀利的工具,现在呢?交给了朝廷,很快吐蕃人、突厥人就得到这技术。所以我不会交出来的。当然会交,等到技术完善,火炮大型化与型化、量产化,那么可以轻易将突厥人与吐蕃人歼灭。将这一片土地真正纳入国家所有,我才会交出来。还有一点,我现在想找出一条适合我们唐人在吐蕃与突厥生活的耕种植物,以及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将唐人大规模地迁移。世,你也知道,我为什么在二十州将所有的部族打散融合。就因为不能让他们成群,一旦成群,今日为友,他日为敌,边患永不平息。所以没有到交出的时间。张侍郎,还有郡主,你们都可以做证。如果到交出时间我还没有交出来,那么天打五雷轰” 王画说的大型化与型化,也就是射程更远,射更快的火炮,以及步枪。 不过他说的交出来的时间,要到几十年后,等到那一件事作后,他来收拾山河。 所以下这个毒誓。 但用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推去。实际上不要多,如果他想解决那个问题,只要张守珪不将他收为养,不传授安禄山军事知识,安禄山就不会成长。但关健他不想平息这件事。 可王画这个平灭四夷的想法,深得李隆基的喜欢。 他立即答应下来。 王画奇怪地问道:“咦,难道世真相信了?” “王大总管,为什么不相信,我常与父王谈及大总管。说过一件事,如果大总管真想谋反,与几大家族哄抬粮价,动摇国家根本,再派兵到岭南两相夹击,未必不能成功。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无非不想姓因为战乱遭到池鱼之殃,也不想动摇国家的根本。” 李隆基拍了一个马屁。 实际上原来不是不想谋反,而是李旦说的,王画忠的是国,是姓,但他那个国不是朝廷,是指这个天下。对李氏宗族却不是很尊重的。后面的原话,李隆基没有说出来。 既然李隆基这样想,也是一件好事,王画心里面想道。 不过李隆基心中有些紧张,王画的要求从易到难,一件比一件更让人头痛。不知道他接下来又会提出什么条件。 王画继续说道:“第五条,就是九州之鼎。” 李隆基听了心中一振,这个原图他也看过,虽然是草稿,然而其中含义深远,大禹九州之鼎他没有看过。但在他想来,就是大禹九州之鼎也未必能赶上这个九鼎。 如果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