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十七章 放 (第1/2页)
第一十七章放 最后宋璟还是被释放出来。 但被贬到永州做了一个小小的司马。来了京城一次,做了没有半个月的宰相,生生从一个钦州大都督,变成了一个唐朝有名贫困地区的司马。 可是宋璟本人,除了因为关了很长时间,还有拷打带来的伤痛,让他有些困窘外,脸上却没有其他的表情。 实际上他心中十分幸庆,没有想到居然有机会能活着从大理寺出来。 他立即带着伤势离开京城,一天都没停留。 这个决定更英明,否则数天过后,他就是想走,也未必能走得了。 放过了宋璟,韦氏又派钦州去了灵州,给王画下圣旨的,着王画为光禄大夫辅国大将军灵州大总管。 这一份散职的任命,立即引起大哗。 虽然是散职,也就是虚职,然而光禄大夫是在散阶中从开府仪同司到将仕郎二十九级中位列第,仅次于开府仪同司与特进之后,为从二散阶。 辅国大将军更是有些过火,在武散阶中第一阶是骠骑大将军第二十九级是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辅国大将军仅次于骠骑大将军之后,是为第二级,正二武散阶。 对韦氏拉拢王画是能理解的。 如果只是给了一项散阶,也不会引起这么多的争议,关健韦氏一一武给了两样。不要说别人,就是韦党内部也有争议。 韦氏说了一句:“勿有重铒,勿钓大鱼。” 在王画的事情上韦氏一直很后悔。早知道如此,当初如果自己对他格外器重,何必会有今天?不要说正统,别人也许会尊重正统。但这个小却未必当作一回事。难道自己姓韦,武则天姓李?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不对,当初王画向李显表示友谊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开始执掌血营。如果那时候,她看到王画伸出橄榄枝,同样也抛去橄榄枝,再加上他与李裹儿的关系,韦家与王画还有着合作关系,也许成长起来后的王画会真的在她谋位一事上保持沉默。 可是她将宝押在武思身上的时候,一切都迟了。况且韦家因为她的存在,对王画产业产生了野心。她还有一件事不知道,王画已经知道是她派人到突厥出卖血营的。 铒够重,一行人再次前往灵州,而且也顺便解释一下李裹儿。主要是李裹儿现在的不配合,韦氏担心嫁到灵州,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起了坏作用。因此做一些解释,还有试探一下王画的口风。 那么这一条大鱼会不会犯钓上来? ~~~~~~~~~~~~~~~~~~~~~~~~~~~~~~~~~~~~~~~~~ 王画并不在灵州,而在积石山。 到了十一月末,鄯南很冷了,吐蕃人再次动了进攻。 王画也摸到了一些新来的将领赤日松的一些情报。这是一员老将,在平叛尼婆罗门时,立下大功。但此人治下其残酷,动辄杀人鞭笞。 军队纪律也许有了,但将士心中十分不服。 将这个消息交给了郭元振,并且亲自与郭元振协商。虽然他对郭元振的种种行径不高兴,可也不得不与郭元振配合。如果大非川失守,积石山也难以坚守。这两者是唇齿相依。 对王画的上门相商,郭元振十分开心。 现在他的处境很艰难,说起兵力,也许他能得到比王画更多的兵力。可这些兵力的来源,大多数是西域各部征召的。现在得到了吐谷浑,又增加了兵源。 然而实际情况是他有苦说不出来。 毕竟是征召而来,而且这些部族都是羁糜治理的,一是不能出现多的伤亡。当然就是全军覆没,这些部族的族酋也没有话说,可是那样的话,以后就难以治理了。 二是时间不能拖长,象大非川拿下来了,就得将人家犒劳后立即送走。那怕以后大非川丢失后再次征调出兵也可以。但想将兵力常驻,那是不可能的,也负担不起。 也就是在大非川上准备艰苦的冬季之战,只有少数唐朝兵。 虽然同样经过苦训过,然而这些唐朝兵与蕃相比,对高原的海拨反应,对寒冷的适应,还有一段距离的。倒是有人适应,吐谷浑人,郭元振也征召了一批,但不敢招得多,怕以后吐谷浑人轻视,那么有可能就会再次反叛。但好在九月末,李显没有糊涂,在郭元振反复提醒下,再加上王画被“招降”,将吐谷浑可汗以及这个吐蕃公主从京城放了回来。同时赏赐了大量的礼物,这让吐谷浑人又增加了一份投归的真心。 但是困难不少。 王画来到大非川,郭元振亲自出来迎接。与他的西北王无关,是为眼下的局势所逼。 两人商议了很久,王画才回到积石山。 不久后,吐蕃人就出动了。郭元振让士兵躲在营寨里面,坚守不出。就连训练过的雪撬也没有拿出来示众。 这时候血营出始出动。 哥舒翰秘密带着五千人,从积石山一条小道,越了过去。这一行十分艰险,因为道本来就在是高大险峻的山道,而且还是小道,再加上现在充满了冰雪,十分不好走。 越过了积石山,就到了白兰部。 这是王画与郭元振的计划。让郭元振的军队利用坚守,将赤日松的主力吸引。然后利用白兰部空虚无人的机会,哥舒翰带着一支奇军,插到他们的后方。这就会使赤日松产生慌乱,军心动摇,这时候埋伏的血营与郭元振的军队一东一西,两头夹击。 赤日松对手下苛刻,军纪也许跟了上来,可由于过份的苛刻,手下将士不满,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不会乐意被他所用。如果占据上风,还没有问题。一旦落在下风,就会产生崩溃。那么这一役,有可能连白兰部尽管王画与郭元振的掌握之中。 然而这一次计划出现了失误。 开始时,哥舒翰军队进军十分顺利。但这时候的哥舒翰不是一开始才入血营的那名校尉了。他隐隐感到不对,虽然说这一次他们这一支军出其不备,可是进展顺利了。这让他嗅到一丝不安,用王画一句话来说,不要相信奇迹,事一反常必有妖。 因此将军队停了下来,派出大量斥候出去查看。 看到血营警惕如此,吐蕃人只好下令出击,几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合围上来。 哥舒翰知道中计了,立即命令撤军。也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