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弑(上) (第3/3页)
旦等人的手下,或者怪罪李显。这也为接下来的计划打下了基础。 可是她命运不济,偏偏王画知道历史上李显是如何死的,又知道了她当年不顾国家出卖血营的事,还听她自己亲口说出天津桥上那一刀一箭是她派人授使的。
所以无论王画如何安排,她是一个必死人物。她这些聪明全部对牛弹琴了。 王画继续装傻卖疯,说道,臣有什么好办法,难不成让臣到洛阳。千万不要告诉我,我到了洛阳后会平安无事。 说完了,将那两道免死金牌拿了出来,放在这个监眼前。 这个监只好再次离开,这两次韦氏派人前来虽然没有听到王画准确的回话,但与第一次不同,这两次做得十分高调,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此事。 同样韦氏也达到了目标,就是王画不支持,因这两次的来来往往,别人也会认为王画与韦氏做成了什么交易。至少这份潜在的影响力让她抓在手中。 到了冬月底,也就是第二批人回到洛阳的时候,另一个人也到了京城。 宋璟才到钦州,许多姓十分怀疑。 当然大宋敛财的本领绝对不如王画,王画不仅仅是敛财,主要还是开源,这两样结合在一起,然后钱滚钱,滚成了雪球,手中有了钱,就好办事情。 但大宋有大宋的特长,廉政爱民,他不会敛财,可很好地将王画这几项财源保护起来。就是王画出现灵州后,朝廷下来清查资产,与原王家以及其他的家族一起联手,将朝廷的人打走了。 还有一条,在他治理下,官吏更加清廉,政府机构更有效。 两个人治理的方式不同,就象包拯以刚严治开封,欧阳修以清静治开封一样,都以得了良好的效果。 也不用年时间,仅月时间下来,钦州姓终于感受到何为有脚阳春。 这几年钦州大治,去年一年上缴的税务达到了两多万缗钱,几乎过了广州的一倍。不是钦州钱比广州多,是贪污掉了。 但大宋心里面也十分戚戚,朝堂生了多的事。先是五王之死,连老魏如果不是王画指教,也逼死了。后来王画回到京城,几乎一言不。然而就是这样,逼杀出宫。 王画有那本事杀出皇宫,自己行么?估计一个士兵上来就将自己这胳膊腿的抓住了。 但他也没有怀疑王画,不过知道王画对朝廷的态没有一个臣表现出来的尊重。就是王画出兵长安时,他还是没有怀疑。后来写信,主要是气王画勒朝廷勒得过份。 不管怎么样,他在钦州现在乐不思蜀,姓爱戴,离朝廷也远,才会意王画当初给自己安排了一条多么美妙的道。 可这一切,被朝廷一道圣旨打破。 他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好磨磨蹭蹭地开始动身。 钦州姓一听不乐意了。 原来钦州很落后,现在有了港口面八方的商人云居此地,消息十分灵通。他们才知道象王画与大宋这样的好官,整个唐朝也不多,几乎廖廖无几。不但一连两个,碰到一个,都是几年难得的事。 好不容易来了第一个好官,没有多长时间就召回京去。召回京去不用,反而派一千大军杀害。现在又将第二个好官召走了。这一回京还不知生怎么的事。 因为他管辖的地区面积比王画大了十几倍,姓更多,再次遮天蔽日伏于道两旁,比当时送王画的场面还在壮观,一起跪在地上不让大宋走。 这一回大宋终于感到了王画当日的心情。原来很艳羡,实际上摊到自己时,心中同样不大好受。 一一劝解,从城中到港口整整走了大半天,才上了船。 船帆拉了起来,两岸哭声如丧考妣。 不但是钦州,所有划归钦州的数州,每一个州县老姓,都自地为大宋立了生祠。一县一个,几十个生祠,让新上任的钦州总督,看到这场景十分怵,本来想伸一下手的,硬是强行忍住了。 这一次送行,也是轰动朝野的一件大事。王画赢得民心,还带着强烈的金钱性质,虽然不否认他执政能力。可对于传统的士大夫而言,多少还有些瞧不起这种治理方式。 但是大宋却是实打实地治理出来的民心。 再联想到王画的那份名单,还有一个人呢,老姚呆在亳州,同样将姓治理风调雨顺。 这才是真正名相的风范。 大宋还没有到达京城,就引起天下姓翘以待。 船到了扬州,转乘了河船。却没有想到被人们现了,许多姓都围过来观看。 王画那份名单几十个人,老姓记不住,只知道王画说过,论宰相之才,宋璟与姚崇之当为天下翘。都想来看看大唐第一相才是什么样。实际上有什么五十多岁的瘦老头一个。有才华放在肚里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姓不这样认为,看到大宋马上进京为相,可是一身粗布衣服,比自己穿得还要朴素。个个看得都十分顺眼,连大宋眼角的皱纹,似乎都闪着慈爱的神光。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宋只好拱手,连忙吩咐船主将船儿驾驶船只离开。 但大宋到来,终于使温达到了临界点,使火药终于爆炸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