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八方来贺(下) (第2/3页)
说听了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阿弥陀佛,我怎么听这种妖言的蛊惑。 张说暗自在心中为自己敲警钟,然而王画并没有停下来,他继续说道:“看到外面那一对红色龙种马吗?放在市面上价值大约在五千缗钱。这就是郭元振总管给我的贺礼,但是我前后一共为他补助的物资大约价值近万缗钱,还派了近两万人前后对他进行支持。说不定以后还会向我讨要东西。他也没有感到无耻,所以才得到好处,才平定大非川。与他们相比,我还差得远啊。” 张说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都是同一类人。” 事实,无论是王画,还是郭元振,他们与刘邦相比,还是相差远,无他,厚颜稍稍不足,黑心更是不能相比。但有可能是受王画这番话的刺激,张说也放下身架,与王画开始斤斤计较,一点一滴地讨要好处。 到了最后,张说忽然说道:“王总管,你说你不是谋反,那么为什么不将那些火炮技术交给朝廷。” 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凶器,如果朝廷掌握了它,对国家壮大军事力量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贡献。 王画看着张说,心里想到,你真好意思开口的,道:“你说我想谋反,就算我谋反吧。” 一力降十会,到了今天这地步,而且大量紧缺的物资与粮食,一起运到了灵兰各州,王画不求称王称霸,但有力量安全地傲立西北,更不会害怕任何一方的威胁。 倒是朝廷,十分担心王画切断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切断商道,切断马源。甚至担心王画会再次出兵长安。这两者现在完全颠倒过来。 一句话就将张说说得哑口无言。 但王画将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朝廷如果想要,我都可以按照成本价出售一点给朝廷。” 那好啊,张说都不知道王画为什么这个善心了,他立即问道:“多少钱?” “现在出售的也只有那种炮,八州在试着制造,每台两千缗钱。” “你抢钱啊”张说气得要揍王画,那门炮,他不是没有看过,重达六七十斤,就是整个用银装起来的,也不会过一千缗钱,王画居然开口要两千缗。但他立即将气压下来,说道:“我要的是技术。” “技术?当初望远镜成了血营的利器,现在望远镜呢?” 将张说问得再次不能作声,当初望远镜在血营中称为千里眼,派专人看护,就是到了危险的时候,宁肯性命都不能要,立即将它先毁去,不能让敌人得到它。但因为一气之下,王画在皇宫中将它撤碎,结果没有多久,突厥人有了,吐蕃人有了,听说大食人都有了。 “至于为何那么贵,请跟我来,”王画这一回也生气了,将张说强行拖到作坊。 这是一套流程工艺,也不怕张说能现秘密。 王画指着这些经过炼的炮管说道:“但是这个炮管,就要花费近一千五个工,这些都是最高明的铁匠师傅,每一个工我得付出最低一钱,最高钱。还提供住宿,中午的一顿伙食,甚至还要安顿他们的家人。不相信,你自己询问他们的工薪。” 事实也是如此,但大多数拿的薪水在一到两之间,毕竟手艺吃饭,没有这么高的薪水,会出工不出力。拿钱的工匠有,很少,都是顶级工匠,没有这个薪水,留不住人心。再加上其他的花销,也就是说每个工花费平均不低于两。 王画又说道:“而且这些生铁必须要上好的精铁,打造一根炮管,经过炼之后,这根炮管所花费的精铁达到上万斤精铁。以及相关设备的损耗,还有,为了研它,花费了六年时间,投入达到上千万缗钱。这个成本加上去,你告诉我,一门火炮得要多少钱出售?” 王画说得很恐怖,不过在古代制炮成本很高的,明清火炮技术达了,有一整套节约成本的流程,但每制造一台佛郎机炮用铜每台十余金,也就是上两银,清朝制造九台千觔大炮花费一千六二十两银,每台达到一八十两。 虽然这两种大炮比现在王画这两种炮更大,可是第一它是铸造的,成本本来就降低了不少,第二工匠是官匠,只少量的薪酬,进一步压缩了成本。当然,实际上王画现在制造一门炮,花费也不会过五缗钱,这是他精益求精,否则成本会再次压缩一半,甚至更多。 但张说在心中却算着账,虽然很贵,可是朝廷如果抽出一万缗钱,装备五台这种利器,虽然花费很多,可要是这五台利器放在一起,将会是敌人的恶梦,因此再次询问道:“那么这种炮弹价值几何?” “炮弹制造相对要稍稍容易一点,也不是很贵。但张侍郎,我劝你不要打这个心思。第一因为人手不足,就是朝廷需要购买,也许要等到后年,因为产量有限,即使到后年,我分出来的数量不会过五十门火炮。放在一场战役上,也许起作用,但对于一场大战役,还会起不到作用。而且它有许多局限性。这只是火器的原始武器,以后将会有更成熟的武器出现,大规模装备不值得。我也从大洋洲到西北,也只打算略略配备一来门,不打算量产。还有那种大炮,更不打算量产。” 提起了大炮,张说想了起来,问道:“那它的造价几何?” 这种炮的造价如此了,况且那种大炮。 “它的造价有的与这种炮相仿佛,有的略高一点,”看着张说不解的眼神,他再次解释道:“因为前者是铸造的,后者是人工炼打锤,所以前者成本更低。但前者的技术更不完善,而且移动起来不方便,所以我并没有打算量产。但这两个炮,都有无限的展前景。这种炮,技术展起来,成本更低,而且射程更远,射更快。那种大炮,你也看到实况,它的威力现在虽然很大,可对我来说并不满意。射程不足,精确不足,射慢,炮管容易炸膛。技术成熟,它的威力将会是现在的十倍,射程与射同样是十倍,那才是真正派到军事用途的时候。” 王画指的不是现代火炮,而是指的是清末洋人的那种火炮。当然,需要改进的技术有很多,从火药的配方,到工艺流程,再到冶炼钢铁技术,铸造技术,甚至还要有车床膛床。但实际上相对来说,想要灵活机动,光有炮是不行的,还得有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