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_第八十八章 治国之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治国之术 (第3/3页)

2'>

    “扬善罚恶是对的,开言进直言也是对的,勤理政事也是对的,任用有本事的大臣更是对的。国家事务千千万万,光靠人主一个处理,也不可能处理好。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

    “那什么才是主要的原因。”

    “我问你,为什么现在政权还给了李氏宗室,反而国家比后二张嚣张时,更为混乱。”

    “因为皇后yin惹朝纲,下面一**臣与之媚惑。”

    “主要原因呢?”

    “还是皇上听信皇后了。”

    王画还是摇了摇头:“世,你说得不对。”

    “那是什么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因为君主制。君主制有一门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权利的高集中,如果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国家就能立即走上轨道。比如李世民,再比如开元时的李隆基。

    但这是好皇帝,如果遇到一个昏君,国家衰亡起来也非常的快。如果君王没有这么大的权利呢?就象这一次,如果李显权利让省六部瓜分,实际上老武留下的底不厚了,让老武弄啊弄的,唐高宗丢下的底也弄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底。特别是老武杀了许多人才,也用了许多人才。如果权利分在省六部上,他又能给韦氏多少权利掌控?

    那么国家就不会败坏到今天的地步。至少王画不会给韦氏逼杀皇宫,逃出洛阳。

    王画答道:“原因,我肯定知道,但我现在也正在寻找解决的答案。”

    君主制现在肯定不能否定的,因为人们思想还没有进化到接受民主的地步。如果冒然开出民主制,那不是拯救国家,而是分裂国家。所以王画现在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什么原因?”

    “这就是我与你谈话的目的。如果你能想出来这个原因,并且找出答案,我可以立即放下架,对你支持。当然,也只能支持你一个人,你父王不行,过阴柔,不是做好皇帝的料。你两个哥哥也不行,过老实。同样也不是做好皇帝的料。”

    李隆基听了不知是气还是乐。

    气得是他对自己一家人的藐视,乐的是对自己的看好。

    不过是什么原因呢?李隆基不由深思起来。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原因出在君主制的本身上。

    王画又将那张纸拿了出来,递到他手中说道:“再看看这个。你想一想,如果唐朝衰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唐朝最大的原因,正是藩镇割据,然后才是宦官专政,朋党。不过这都是后面的事,但这都是李隆基留下的祸根,虽然高力士人不坏,至少在国事方面有许多贡献,比李白一天到晚喝得晕乎乎的然后要做谢安,好得多。可正是高力士开的头,后面一个个凶人出来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一个比一个坏。然后从杨炎杀功臣刘晏开始,朋党再起,直到牛李之争,达到朋党巅峰,唐朝终于无药可医了。

    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安史之乱。

    府兵制的破坏,李隆基因地就调,赋予了节使更多的权利,掌握着地方军政财大军权,盲目地任用胡兵胡将,好处有好处。因些制宜,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开支,胡兵胡将,使战斗力提高,因为知根知底,将知兵,兵知将,增加了胜利的机率。可这使安禄山有了野心的基石。其次是李隆基晚年昏庸无比,使安禄山产生谋反的胆量。

    这一变,宣告了盛世大唐终于结束。

    所以唐朝有许多弊端,比如逃户增加,现在也没有问题了,再多姓也安落下去,就看朝廷舍不舍得放手。然后就是武将权利过于集中,宋明是好铁不做钉,好汉不当兵。现在唐朝却反过来,所有人宁愿夫长,不愿一书生。这为几十年兵安史之乱,吹响了号角。就是没有安禄山,也很有可能有李禄山,张禄山。

    王画本来是想派人找两个人的,一个是李林甫,一个就是安禄山。但想通了这一道理,没有再找了。李隆基昏庸下去,没有李林甫,也有**甫。根源还在李隆基本人身上。就是找出来击杀了也没有用。

    王画现在出了两道题目,问完后又道:“如果你这个问题能回答出来,同样,我也会考虑一下,会不会协助你成就大业。”

    “如果我答不出来呢?”

    “还是那句话,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去吧。”

    李隆基只好离开,现在王画已经将话挑明了,他不想谋反,但想找一个好皇帝出来,使天下平。似乎对自己也十分满意,并且给了一些提示,这两个问题算作考验了。

    虽然这样做,有些倨傲,然而人家现在倨傲也有倨傲的本钱,但回到客栈,似乎这两个问题很简单,但越想越不是那么回事。但他也有办法,悄悄找到李持盈,将这两个问题提出来。

    李持盈也傻了眼,摇着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李持盈刚一走,王画就派人送信过来了,说道:“你不要问小郡主了,问也问不出来答案。现在给你四个月时间,如果四个月时间内,你能回答出来,我答应你的事还会承诺。如果你答不出来,也不用回答了。”

    还有四个月,李重俊就到来了,也不需要李隆基这个棋。

    李隆基挠了挠头,似乎条件很优厚嘛。居然有四个月时间,而且好象自己偷机取巧,王画也没有反对。他脑很活络,转了转,立即想到,四个月时间,我可以回去询问父亲,还有,张说回去了,还有另外一个人,宋璟,他们都与王画关系很好,平时多次交谈过。说不定王画在交谈时,会提到这个问题。

    当真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他立即再次找到王画,问道:“我能不能回去一趟。”

    王画凝视着他,又看了看拜贴上的那个墨竹,摇了摇头。李隆基的心思他怎么能不知道的。

    舅,你慢慢折腾吧。

    于是他说道:“随便,我也没有权利限制你人身自由,那怕你到天涯海角,也没有关系。还是那句话,四月为限,过期自负。”

    然后目送着这个舅,乐巅巅的离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