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拨城(中) (第1/3页)
第六十四章拨城 这种优势是很致命的。尽管身后因为石桥打通,骑兵能冲过石桥,可是桥面窄了,通过的速并不快。 王画喝了一声:“看我的。” 步兵不是不能对付骑兵,要么合适的地形,或者城墙,或者某些阵型,比如特殊地点下的却月阵,或者唐朝的陌刀阵。但都不是王画这种情况,因此血营现在的局势十分被动。 说到这里,他往地上一滚,专削马腿。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血营现在常规配置的武器,一把长弓,一把胡弓,还有一把弯刀。除非特殊情况,才有其他的武器装备,比如这一次过来,也带着盾牌,还有几十架简易的木梯。 带到桥这一面,也只有一把长弓与一把弯刀,在马上弯刀符合力原理,劈砍削都十分乘手。但在马下削马腿,这种弯刀不好用。但现在必须稳住,不然几士兵有可能被突厥人这个冒死冲锋击垮,出现严重伤亡不说,这一次突厥的异反常态,也让他心中感到不安。 所以做一个样,实际上以他的身手来说,不必要滚在地上,反而能多杀一些敌人,到了马下,不但杀不了多少敌人,反而有可能被马蹄践踏。 王画做了样,其他人也照葫芦画瓢。 一匹匹战马被削断了马腿,阿都利这一千多人的骑军终于出现混乱。不过这样一来,血营士兵同样也出现了大量伤亡。 江政道喝了一声:“冲啊” 是在冲,但狭小的桥面,使得冲锋速一直跟不上去。但因为前面变成了步兵的几战士以命换命,终于使得血营冲到桥南岸的士兵更多起来。 这时候阿都利再次下了一个命令:“撤” 带着手下一窝蜂地撤向丰州。 连江政道也感觉出来了,向王画说道:“营督,不对啊。这样的凶悍,连哥舒翰也不遑让多少了。” 王画早就感觉出来了,他提来一个俘虏,没有费多大力气,就从他嘴里面掏出消息。为什么这样拼命,因为后面还有五千突厥人马上就要赶到了,他们认为有胜算,所以士气十分高昂。再问就不知道了。 然而王画心中的阴影更深了。 为什么会有五千士兵赶来?这是很不合常理的,如果自己没有掩饰踪迹,就是派一万大军前来,都不奇怪。可自己一隐藏得很好,为了隐蔽,在大沙漠里吃了好几天沙,到了阴山后,更是翻山越岭,昼伏夜行。也就是自己在丰州呆了很长时间,血营里也有许多老兵呆过很长时间,时不时拉练,有时候在阴山拉练,对阴山地形十分熟悉。否则都没有办法顺着这条道走下去。 来到西受降城,城下士兵一点戒备都没有,也证明自己这一行做得很好。 突厥没有必要对丰州增派援兵。 难道默啜猜出自己的计划? 这个可能性也不大,为了保密,就是西倾山战事结束后,所有大军也在修整,而不是立即将军队调到北方战场。派是派了,可换成了民兵旗号,悄悄地调回,速还没有敢放快。这也没有什么马脚可漏。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他心中狐疑不定,但没有敢迟疑,带领着大军立即冲了下去,向丰州城冲了过去。这一经过触目惊心,在这个巨大的河心洲上,散落着无数的姓。默啜将掳获的许多姓放在了这一地区,然后收缴了所有船只,看守了两边石桥,两道黄河正好成了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牢笼。 不知道多少,最少有六七万姓,屯积在这里,听到交战的消息,有许多姓从帐蓬里钻出来,看着他们一逃一追。有的眼神里有激动的神情,有的茫然,有的奇怪不解。 王画心里想到,还好来得及时,否则已经到了丰州,只要几天功夫,就能让突厥人转移到阴山北侧。到时候分散在茫茫大草原上,到哪儿找这些姓去。 来到了丰州城下,这一次不象刚才夺下西受降城那么简单了。 虽然几千张长弓,将城头上的突厥人压得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可是丰州是唐朝西北重镇,后来张仁愿又再次重新翻修了一次,城墙更加坚固,一排排整齐的墙垛成了突厥人最好的盾牌,他们躲在城墙垛里依然用箭顺着垛眼向外射击。 射得王画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当年张仁愿修建城墙以及翻修新城时,自己还拿了许多主意。没有想到没有对付突厥人,反过来让突厥人对付了自己。 就在这时候,他手下一个斥候过来禀报:“营督,有些不妙,在河南有大约五六千突厥士兵向丰州赶过来了。” 王画听了脸上神情更是变了一下,如果再让这五千士兵赶过来,这个丰州也休想占下了。 另一边论弓仁也开始攻城,与王画一样,来到中受降城不远处,下了马,悄悄摸到城墙下面。但没有王画开始那么顺利,当准备搭云梯时,城头上的士兵就发现了。 立即吹起号角。不过有一点对论弓仁十分有利,因为程的原因,他赶到中受降城时,接近更了。这时候突厥人大多进入了梦乡。听到号角,一个个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为论弓仁赢得了机会,最后终于强行在城头上开始一大片地方,越来越多的士兵冲进城去,将城门打开。然后一把火将浮桥点燃,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