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半步神位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就这样,领队的王大猷还用隐蔽的旗语,实际上不是旗语,而是一个灌木语。如果用小旗在除了白雪还是白雪的山顶上指挥,难道吐蕃人是瞎?这是六株小灌木,通过小灌木缓慢的上下左右挪动以及摆放的方位来控指挥的。 王大猷看到吐蕃人扎营,下令明天早上五更进攻,因为那时候正是吐蕃人进入梦乡的时候。就是被炸药惊醒,也因为睡意不大清醒,动作迟缓。并且黎明前也正是最黑暗的时间段。 随着雪崩的产生,远处的大军正好赶来天亮了。 不但是通知山上的士兵,也是在向远处的斥候发出讯号,通知两边哥舒翰、薛嵩、郭虔瓘的部队。不是现在动手,是明天早上黎明时分。这是让他们安心的。实际上不用通知,到时候巨大的爆炸声,在这个寂静无人的山脉里,就是最好的号角。 这一夜,士兵更加辛苦,战斗结束后,有许多士兵身体全冻麻掉了,连走出坑道的力气都没有。还是队一个个将他们找出来,架到山下,然后放在热水里面浸泡,熬姜汤,才渐渐身体回过温来。就是这样,也有几十名士兵的脚冻成重伤,不得不回去休养很长时间。 但这次辛苦也是值得的,到了五更时分,王大猷终于下令动手。 士兵将铁管里的引信点燃,这些铁管一直伸到下面半山中间,不过为了防止雪水,好几根铁管,埋藏在雪面下面。 随着一声声爆炸,远处潜伏的军队从两边杀了过来。东边的有郭虔瓘的军队,这是顺着西倾山的南坡绕过来的。还有薛嵩的部分队伍,听说悉诺逻进入西倾山,急行军从扶州赶到。 西边是哥舒翰的军队以及薛嵩的部分手下,两头夹击。 实际上因为到了夏初,积雪毕竟少了一点,因此直接毙于雪崩之下的,也不过一半吐蕃士兵。当然了,这已经是一个奇迹,如果这四万人放在沙场,得用多少士兵性命才能换回。 还有一部分士兵机灵,逃到山沟的中间地域。也不是每段中间都管用的,两边雪山高大,就是逃到中间去,也没有效果。可也不是每段都有高大的雪山,有的是两座山的中段,这里却成了一片安全的真空地带,有的是雪山矮小,正好躲了过去。有的是山势良好,向阳的那座山头上并没有多少积雪,同样躲了过去。还有的陷在雪坑里,可积雪不深,在苦苦挣扎。 最多的一批是悉诺逻不停的喊叫,七八千人跟着他向西逃了过去。正好遇到哥舒翰的军队。 哥舒翰下令狙击,然后这一回吃了一些苦头,吐蕃人现在眼红了,就象发疯一样,交战了没有一会儿,就倒了两千血营士兵。 哥舒翰也急了,血营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按这个势头下去,有可能将这支吐蕃击毙了,自己也成了光杆司令,甚至连薛嵩的几千天权军士兵生命都搭在这里。 这时候他想到自己看过的兵书,忽然想到围留一的兵法,下令大军让开一道口。放 一旦有了逃命的机会,这些吐蕃撒马就逃,然后哥舒翰才派军队追赶。这个做法是对头的,事后王画也表扬了哥舒翰。有了逃命机会,吐蕃人只顾逃命,也失去了刚才的凶性。二十几里追逐下来,七千多人只剩下两千几人,逃了回去。只可惜也让悉诺逻逃出生天。 这也是王画最遗憾的地方,先是坌达延,后是悉诺逻,那一个都没有击毙或者活捉。 哥舒翰派了两千精兵继续追赶下去,扩大战果。自己带着军队向雪崩区出发。 另一边郭薛二人都十分幸运,虽然也有千四战士逃了出来,可没有主帅率领组织,于是吐蕃最大的弊端暴露出来,就是由各个种族战士组成的。严重地产生分岐。在几拨长弓射击下,所有士兵开始投降。 两大军来到这个山沟,很宽阔深长,难怪悉诺逻将它当作扎营的地点。 一起下了战马,分成了两部,一部是由长弓兵与陌刀兵组成的强力战士,一部是工兵。也就是用铁锹挖出一条雪。不然中间的吐蕃士兵没有办法击毙或者俘虏。 实际上到这是时候真没有几个吐蕃士兵有勇气反抗。 这一战大半天之内基本结束。战场还要很久才能打扫干净,有的地方雪厚了,只好等冰雪融化一点,才能将下面的物资与兵器盔甲取出来。 不但这个战场结束,也意味道南边这次战役到此也结束了。 随着血营再次向积石山增军,悉诺逻看到大营的样,知道不是血营没有能力攻下关城,而是故意逼迫自己撤军回来设伏的。当然,到了这时候,他还不明白整个过程,那么连柯赞热也不如了。 又听到郭元振在进攻大非川,立即带着残余的军队撤向紫山。积石山已经保不住了,不如撤回紫山重新构建防线。还有,等着处罚,反正每天将脖洗得干干净净,在等没禄氏派人过来砍头。 这一战也将王画推向半神地位,如果他能再次以少胜多,对默啜来一个漂亮的全军覆灭战,那么在这个星光黯淡的年代里,他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亮星,无取接近神级的亮星。未必能和孙吴李靖、李世民、陈庆之、韩信、刘秀这些人相比,但将综合能力加在一起,可以与卫霍班超、韦睿、项羽、周瑜这些将领媲美了。 当然,战事没有结束,谁都不敢打保票,说不定王画能大意失荆州,让默啜一下打回原形。毕竟默啜可是一个比悉诺逻更难对付的主。 ps:长弓是冷兵器时代最凶悍的武器。元蒙这种战术同样也是冷兵器时代原野战最利害的战术。当然攻城或者热带雨林这种战术不大适合。如果大家有兴趣,吆喝一声,我会对长弓与这种战术,以及元蒙在欧洲战场上的一些战例,放在作相关中做一些介绍。还有欠下的工艺,过几天补上。只要血营将这种武器熟练的掌握,再加上战术熟练,那么多勇将,不用其他的东西了,一切皆有可能雪崩,我还能说什么呢?呵呵,大家比如看国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