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祭天 (第2/2页)
声浪刹那间直破云霄 恰在此时,一抹明亮的阳光自东边的地平线上洒下明亮的阳光片刻间,就飞速的跨过无数里的距离,跨过重重山脉,跨过高山大海,跨过平原湖泊,降临在梁山之上 不大一会,一轮红日已经露出了半个圆圆的脸庞 这不是胡亥来到这大秦第一次看都日出 在灞上大营的每一天,他都是跟着普通兵卒伴着太阳升起一同cao练着 但是,这一次的日出,却让他第一次感觉到,这山河的壮丽,这华夏先民秦人的淳朴善良,值得所有人用生命去守卫她 只是,看这太阳,祭天求雨看来肯定是不可能了 太阳升起,昭示着今天必然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晴天,即便是关中大旱,如果在平时也没有什么,但是今天所有人的心头都同时涌现一种荒谬之感 有人欢喜有人愁 胡亥心中此刻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虽然他心中一直在祈祷着这带自己来到大秦的老天爷,能够给自己几分薄面,或者说稍微生气一下,能够哭几下当然就更好了 “平身” 胡亥看着已经完全跳出地平线,尽情的挥洒着柔和光芒的红日,沉声道 “谢陛下” 拜伏在车前的数千大秦最顶尖的一群人齐声道 “谢陛下” 这是拜伏在梁山周围的无数百姓以及大秦兵卒 胡亥从头到尾也就说了这三个字,然后就一言不发的端坐在青铜轺车之上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再没有说任何哪怕一个字,也没有下车的打算 数千玄武军已经从青铜轺车开始,顺着梁山上的石道,排成两列钢铁人墙一直到梁山山顶之上的祭坛 整个梁山周围方圆十余里,无数人影矗立,却又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辰时整的到来 依然有无数的人流朝着梁山周围蜂涌而来,但是所有人都自觉的没有发出一点喧哗之声到了梁上周围之后,在维持秩序的秦军兵卒的指挥下,静静的开始等待着。 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对于围拢在梁山周围的无数百姓来说,是度日如年对于胡亥以及心系大秦的朝中大臣来说,却是希望距离辰时还有一年,甚至更久。 但是,时间毕竟一直在往前走,而不是往后倒,更不可能停顿在这一刻 这世上,除了死亡能让人停顿,剩下唯一能停顿的估计也就仅仅只有记忆而已 胡亥身边,自然有人时刻关注着时间。 还有一刻钟,就到辰时了 胡亥整了整头上的天平冠,然后扶着腰中“泰阿”神剑起身,跨出青铜轺车 皇帝的车驾,无论在何时都会是万众瞩目的中心更不用说在如今祭天大典即将举行之际了 皇帝身形刚动,远远围观的百姓顿时一阵sao动,有些百姓无意识的想要近前几步,刚刚走出两步就被维持秩序的秦军兵卒拦阻下来 sao动也仅仅是维持了片刻,随即就又恢复平静 胡亥领头,后面李斯和蒙恬分居左右,大秦朝中文武众臣分两列在胡亥身后列队 在胡亥以及大秦文武前面,是有数十个宫女抬着的大量祭品其中有六牲,整牛、整马、整羊、整鸡、整鸭、整鱼。各种煮熟的粟谷,以及绫罗绸缎等物 祭品先行,胡亥领着两列文武百官缓步跟上 石道不是很宽,也仅仅刚好容的下四人并肩而走而已所以,上山的队伍被拉的很长很长,在逐渐升高的太阳下,显得尤其夺目 虽然无论是抬着祭品的宫女,还是胡亥领着的文武百官都走的不是很快,但是长不过两百余步的梁山石道,还是在短短的片刻间就走完 数十名宫女在礼官的带领下按序将手中的祭品摆放在祭坛之上,随即悄然退下梁山 这是胡亥第一次举行祭天大典,在后世根本没有祭天大典这一说。 所以,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完整的祭坛 高达三丈六尺的完全由白色玉石垒砌而成的庞大祭坛,巍然耸立在梁山之巅,似乎能直达天际一条丈宽的红毡跨过十余丈的距离,自胡亥脚下一直铺到祭坛之上五色旌旗迎风在山巅招展 跟在胡亥身后的文武众臣,自动分成两拨排成数列整齐的列于祭坛两侧 黄钟大吕奏起庄重肃穆的祭天雅乐 胡亥终于踏上了红毡,走上了祭坛,开始拾阶而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