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_第六十三章 韩信升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韩信升官(一) (第1/2页)

    现如今灞上大营所有的兵卒都还没有开始战阵的训练自然谈不上全都拉到野外去堂堂正正的来个正面对决没有任何作用

    更何况胡亥之所以提前弄出实兵演习主要还是为了韩信

    现如今的大秦可不是原本历史上刘邦那个时候刘邦那个时候已经被项羽打的败的不能再败了手下兵将能逃的都逃了身边就剩下一帮残兵败将

    那个时候刘邦才会那么爽快的听从萧何的话拜韩信为将何尝不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刘邦那时候的状况自然不能同大秦相比

    大秦之中哪一个能够独自领兵出征的主帅不是位高权重之人譬如蒙恬、王离、冯去疾、章邯、李信等人这些人要不是大秦的三公九卿要不就是战功卓著的将领

    而韩信有什么

    要年纪他还是个二十多岁乳臭未干的年轻人

    要地位他是一介布衣黔首

    要战功他从没有领军打过仗何来战功

    如此种种可以说韩信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是一无所有唯一拿的出手的估计就是尉缭的学生了但是尉缭的学生又如何

    大秦兵卒崇尚勇武军功就算韩信是身为国尉的尉缭的学生也不可能服众

    当然胡亥自然可以下诏直接封韩信为主将就算军中众将包括兵卒有所不满想来以胡亥如今在灞上大营中的威信是一样能成功的

    但是主将韩信是可以当到出征在外之时低下的诸将能不能服他就是一个问题了

    将帅不和向来是行军打仗的一个大忌如果韩信领军真的出现将帅不和了那么恐怕胡亥就不是要考虑如何平乱的问题了而是要想着怎么保住不败的问题了

    所以胡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将实兵演习提前拿出来就为了让韩信能够服众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试试韩信真正本事的意味

    如果韩信真的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是个军事奇才自然能够在这极为贴近实战的演习中大放光芒也自然能为后面胡亥命他领军有了依据

    如果韩信是个草包那么就不怪胡亥了也省的胡亥将耗费心机钱粮编练的军队葬送在韩信手中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胡亥为了韩信能够顺利领军可是煞费苦心当然这一切韩信自然不知道

    大秦二世元年五月六日

    吃过早饭第一营和第二营统共两千兵卒就开出了灞上大营当然两营不是同一个方向他们的目地是渭河南岸的灞宫一带

    自从黑冰台被胡亥接手之后灞宫中已经没多少人了当然二三四五尉这四尉还是依然驻守在灞宫之中同时新的死士也依然是在灞宫之中训练

    方圆辽阔、地形平坦、丛林密布、人烟稀少而又同灞上大营近在咫尺的灞宫一带正适合演习之用所以胡亥没有多加犹豫就选择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了灞宫作为演习的地点

    胡亥领着赢一、尉缭以及王乾等一干灞上大营的都尉以上的数百个将领单独一路到了灞上一个赢一领人在一天一夜中搭起来的高台上

    高台在一个百丈高的土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灞上方圆十余里的地界更何况第一营和第二营都在这小山山脚下直线距离恐怕还不到三里因此山上的众人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韩信所在第一营和第二营分别在小山的两边距离大概有近十里左右当然第一营和第二营彼此之间都不知道对方在什么地方这也是胡亥为了真实性特别要求的。

    此次演习所用的武器都是木制的包括弩箭箭头都被下了下同时所有的武器包括弩箭上裹上了布帛布帛上面沾染着白灰只要砍中或者射中头、胸、颈等几个关键部位都要视作阵亡必须退出演习场地

    胡亥看着已经在小山两侧准备好的两营兵卒心中还是有点遗憾的

    为什么遗憾少了最主要的东西望远镜这也是为什么将两营兵卒弄的这么近的原因了远了看不清楚哇

    胡亥从始皇帝的宝库中找到了好几块纯净无暇的水晶尽皆都是价值连城之物胡亥大手一甩扔给了田仁让他去打磨望远镜

    不过昨日胡亥问起田仁进度似乎已经报废了几块水晶却还没有实验出来能用的望远镜

    当初胡亥将这些价值连城的水晶给田仁让他想办法切碎打磨成镜片的时候田仁吓的差点直接将这几块水晶给丢出去

    任谁都知道这些纯净无暇的水晶的价值田仁还以为胡亥是想要他的命呢后面经过胡亥的解释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