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闻道之初 (第2/2页)
眼看日正当空,巳时将至,却不知母亲为何没有叫他。 走进前厅,厅堂正中八仙桌上饭菜被竹笼罩住,草草吃了早饭,找遍了几间厅房也不见父母的身影。正寻思二老去处,却听到院门外有声音传来,隐约听得出是在谈论自己。 推开院门,一中年大汉印入眼帘,李沐愕然一愣,此人他认得,正是当年将他送来此的镖头,姓朱,名枣,是青水镖局的一等镖头。 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朱枣见李沐开门,迎了上去,大声笑道:“好小子,几年不见,长壮实了,个头也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 李沐不明所以,挠了挠头,呵呵笑了笑,对于朱枣,他还是很感激的,当年绝处逢生,正是这位送给他食物,还给了他一个温馨的家。 “小子,别傻笑了,快跟我走,掌柜的正等着你呢!”说着,不等李沐反映过来,硬是把他拉到了车上。 “栓子,启程了!” 李沐尚未愣过神,另一位叫栓子的人扬鞭狠狠抽在了翅愠马的背上,马儿受惊,踏尘而行,几乎马不停蹄,朝着青水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马车一路颠簸,窗外风景飞速后退,翅愠马是癸云庄的上品良马,日行千里,训练有素,哪怕冻死、饿死、累死,只要没有主人的命令,永远不会停下行进的步伐。 张庄距青水城东门二十余里,但是马车进城只能走南门,翅愠马拔足狂奔了半个多时辰,才进了青水城,日正晌午,城内人多拥挤,又走了近一个时辰,才来到位于北城的青水镖局门前。 李沐下了马车,发现许多人在等候,父母赫然也在其中,迎着二老快步走了过去。姜氏望着走来的李沐,笑脸盈盈,合不拢嘴;张绪也难得多了几分笑意,更有三分昂首的自豪。 “快来见过掌柜的。”张绪不等李沐歇息片刻,直接拉着李沐朝院内走去。
姜氏见张绪急不可待,不给儿子稍息的时间,瞋目责怪的白了张绪一眼,不过却没有多说什么,跟着朝镖局门庭走了进去。 …… 张之秋年过半百,是青水镖局的大掌柜,早年跟于廉、陈彤二人行走江湖,打下了青水镖局偌大的产业,昨日小儿子张凡参加问竹学府聘师,回来后提及遇到一位小神童,有些面善,依稀记得是当年救过的李沐,只是记不大清了。 当年那一趟镖,年仅十三的张凡也在其中,只是李沐伤重未曾出过车厢,并不晓得。但张凡却是在李沐昏迷时见过一面。 张之秋问了细节,顿时欣喜,知道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不管是不是当年的小童,总要求证一番,如果不是,尽力招揽,如果是,岂不美哉,于是一早便差人找来了张绪。经过一番细细询问,张凡终于肯定那小童便是曾经被他们父子救下的李沐。 张绪本欲携李沐一同前来拜见大掌柜,却被一同跟去的张凡制止,怕搅扰李沐拜见周公,于是留下车辆及曾见过李沐的朱枣,带着张绪夫妇先行回了镖局。 …… 张绪携李沐进入大厅,张之秋初见李沐便是一惊,小小年纪已是相貌堂堂,长的剑眉星目,唇红齿白,肤色细润如脂,样貌秀气逼人,目光中透着灵动,眉心白光隐现,似是有灵根之人,顿时大喜,径自起身迎接上前,不自觉手中蓝光乍现,直指李沐眉心。 李沐大惊,疑是张之秋要取他性命,骇然欲绝,怎奈张之秋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躲避。张绪夫妇也豁然吓了一跳,却是慢了半拍,等反应过来,张之秋已经收回了左手,只见李沐头顶青、红、黑三色流转交替,散发出淡淡的光泽。 李沐愕然,张之秋指尖蓝光点像眉心的刹那,只觉的心神中似有什么东西被牵引,欲透体而出,不过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却并不知道自己头顶发生的奇异现象。 张绪夫妇却是震惊莫名,尽管不明所以,但显而易见,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景象绝非寻常。张凡则一脸羡慕的直瞅着李沐,那眼神恨不得将其吞了。 张之秋更是兴奋莫名,心中狂喜,终于找到了传人,行走江湖数十载,再没有比李沐更好的资质了,世间拥有灵根之人实属罕见,而灵根稍好一些的也早被传说中的修真门派带走了,哪还轮的到他这一届江湖散修。 张之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丹,练武资质极好,被玄剑老人看重收入门墙,拜在了北剑门下,修习剑诀;二儿子张凡,练武资质平庸,但眼光独到,智慧不凡,作为谋士,被他留在身边。 怎奈两个儿子都是没有灵根的普通人,眼看家族的修真传承就要断其衣钵,又怎能不心急。 张家本是一个没落了很多代的修真家族,早在他太爷爷的那一代就已经断绝了修真家族的香火,他也是根据家族秘密保存的一套功法历经大半辈子的自学,才走上修真者的道路,终不负先祖遗训,使得修真香火得以保存。即便如此,却也只能传承至他这一代。 虽说修真者寿命较长,但那是对灵根资质较好的修真者而言,以他四种属性的废灵根,能不能过练气塑骨这道坎都不晓得,哪里还敢扬言问天夺命,能长命百岁就不错了,若非早年走镖时误服了一枚红麟果,他恐怕至今也难以找到气感。如今年过半百,眼看时日无多,正自发愁找不到传人,不曾想,今日竟让他遇见一个资质比他更好的灵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