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诀苍生血_第七百五十五章 假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五章 假太子 (第2/2页)

,将所谓“劝进表”当成废纸,给这些降官们安排职务。五月初三日,多尔衮下“剃发令”,同时,将八旗子弟全部移防京师,将北京城划分成片,分别交给满八旗;设立京师提督九门步军统领,并且下令铸造满清铜钱“顺治通宝”。这一切,标志着原本属于吴三桂“乞师剿贼”的满人,正式赖在北京不走了,直到崇祯二百六十八年才宣布退位,民国十三年的时候才被赶出紫禁城。

    “剃发令”传到南方,舆论再次哗然。这一次,江南士林再也不顾上攻讦阮大铖和马士英了,剃发、易服,这是掘断汉人血脉的做法,就算普通的大明百姓都无法接受。从此,围绕反对剃发易服而产生的反清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崇祯十七年八月,福临从盛京来到北京,在北京登基,江南一片口诛笔伐。几乎在同时,大明崇祯皇帝的太子殿下朱慈烺出现在南京,这让因为剃发易服令出现而暂时团结的江南官场一下子又乱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方涛有些气恼道,“这个太子是哪儿来的?”

    朱慈烺摊摊手道:“我也不知道啊……”

    刘泽深却笑道:“福王继位监国,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当然有人想要利用这个来给自己谋一场富贵了。”

    方涛转而问黄巧娥道:“能查出这人底细么?”

    黄巧娥耸耸肩道:“此人平时又不显山露水,若他是个人物,我倒是能派人盯着,可若是个无名小卒,谁知道他搞什么?”

    方涛想想觉得也对,当初黄巧娥离开崇明的时候支走了五十万两,没错,这是一笔巨款,可将这些钱撒到各州县安排眼线也是需要巨额投资的。尤其是在京师,权贵官僚数不胜数,能把其中一些重要人物盯住就算不错了,黄巧娥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至于连个无名小卒都要盯住。

    “眼下鞑子那边在北京也闹了个‘明太子’,倒是巧,咱们这边也闹个‘太子’,”前田桃苦笑道,“鞑子估计一点儿都不头疼,随便找个借口不管真假都砍了。可咱们这边就难办了。”

    黄巧娥不乐意了:“师娘,咱们这边儿有什么难办的?真人真货,印信什么的都有,还怕人赖账?”

    方涛打断话题道:“薛少这会儿出去打探消息了,到时候听听他怎么说。”

    没一会儿,薛鹏行色匆匆地回来了,一进屋,先是灌了一口水,随后就坐下道:“真货!哦,我是说那小子全身上下都是真货!衣服是正儿八经的贡品湖丝,绣工也是禁中的手艺;腰袋、玉玦,就连扇子都有御用标记。最要命的是不知道这厮从哪儿找到的一个太监,这王八蛋居然在司礼监那边有名录,核对之后确实是真太监……至于行为举止,也与宫中无异……”

    “可人是假的啊!”黄巧娥急道,手往朱慈烺那边一指,“他怎么办?”

    前田桃翻了个白眼道:“丫头,你这是关心则乱!京师被闯贼攻破之后,掠劫之事还少了,小股乱民跑进宫里偷点儿东西出来也不奇怪啊!若是碰上个居心**的太监,两人这么一勾搭,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薛鹏皱皱眉道:“可那举止气度起码也是有身份的人才做得出,不是一两个乱民短时间能学得来的……”

    刘泽深思索一阵道:“也有可能是趁乱南下的某个贵胄子弟。这些贵胄平日得皇帝恩赐不少,这些东西应该不缺。加之他们常年接触宫闱,礼仪举止也不会差……”

    “那好办!”朱慈烺爽快道,“我去认认,没准见过。”

    黄巧娥没好气道:“你倒是沉得住气!”

    朱慈烺坦然道:“说不准他还会替我挨一刀呢!怎么也得去送送行……”

    几个明白事理的大人听了朱慈烺这句话瞬间石化。此时假太子因为身份尚未确定,暂时被安置在别馆中居住,黄巧娥带着朱慈烺攀墙头,远远地用望远镜看了一阵之后退了回来。走不多时回到小院,朱慈烺直接道:“看着面熟,不过肯定不是宗室。”

    方涛据此推断道:“看着面熟又不是宗室,说明此人在京中应该有些地位,能让殿下看着面熟的,应该是年节大典上才会出现……这人会是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