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宋_第342章 围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2章 围杀 (第3/3页)

战斗伊始,山顶上的匪徒不停的往下扔石块,并高声漫骂着,匪徒们坚守的山头很有名,据说是宋代著名的酒鬼诗人石曼卿题诗的地方,据说,孙悟空聚集猴兵大战天兵天将也在此处——可惜,真实况是:这里没有水帘dong,也没有足够开阔的排兵布阵的地方。

    这处山坡仅仅是一座不太高,不太陡峭的山梁,山上怪石粼粼,据说其中的石头已经被石曼卿画入画中,写入诗词里。

    山顶还有一桌小庙,据说那里曾经是石曼卿借宿的地方,石曼卿就是住在那座庙里,、绘画,写诗的——但这一切都是据说,因为山顶的小庙,是在石曼卿离开海州之后修建的,庙不大,只有前后两进,两间偏,一座正堂,以及一个后院而已。

    因为庙小,匪徒们并没有全部缩回庙中防守,他们守在庙前的怪石丛中,这伙匪徒拥有的弓箭不多,但好在附近石头很多,这伙人不停的冲山下丢着石头,漫骂声惊起了岩石间歇息的山雀。

    也难怪庙里的和尚附会说石曼卿曾经居住在这里,这里风景实在不错,怪石、苍松,以及石间的溪流,山石间时不时被匪徒的喊叫声ji起的山雀,还有山坡上零零星星的山hu点缀其间,举目望过去,这里本该是一副山居画卷,但现在即将迎来杀戮。

    崔庄雷火队总共有六十人,装备了六十杆雷火枪,他们每十人一队,每两队一“排”,这支雷火队组建出来的时候,时穿曾要求不得将低于一排兵力当作一个战斗单位,也就是说:逢战斗,雷火队投入的最小兵力至少是一个排、二十人。

    为了让这支雷火队充满机动xg,时穿给每个雷火队员陪了一名辅兵,而无论辅兵还是正式队员,都配备了驴子代步——这年头,普通的战马已经相当于劳斯莱斯,骡子已相当与奥迪了,驴子则是别克、福克斯一级的家用座驾。这玩意儿虽然排量小,瞬间加速能力比不上奥迪,舒适xg赶不上劳斯莱斯,但好歹也是个家用型轿车啊。

    参加最后攻击的队员数目虽然比山顶上的匪徒略少,但远程攻击力犀利,这样超机动的驴骑兵,最终让流窜的匪徒们逐渐集结起来,聚集于山顶,现在他们欺负驴骑兵不可能在山路上冲锋,所以打算耗到天黑,再另想办法。

    雷火队已经收拾停当,辅兵们已经把驴子牵到坡下,以免枪声惊吓了驴子。这时,凌飞手上牵的小狼崽逐渐有点控制不住,它暴躁的冲山上狂吠着,拼命地准备挣脱束缚,凌飞的影被它拖得东摇西晃,好几次险些松脱了狗链。

    雷火队员都用目光征询凌飞的意思——这是凌飞第一次指挥雷火队出击,以前他都是玩单兵的,所以雷火队员虽然催了又催,凌飞还是不放心,他从边o出一个纸片,仔细把上面的师傅的jio代看了一眼,确认没什么遗漏了,他回吩咐:“师傅说,火力一定要连绵不绝,这才能形成威慑,咱们二十个人,要分成四排……即使每排五个也不怕,只要火力连绵不绝,也好过二十个人上前摆no榔头买卖——嗯,以上都是我师傅、你们的教头说的。”

    一名雷火队什长询问:“那我们就五个人排成一排,是否按照训练时的攻击节奏,每一排放完枪后原地装填,后一排上前发火,以此层层递进。”

    凌飞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小纸片,吩咐说:“叫五个辅兵上来——师傅还说不能没有预备队,让五个辅兵拿着霹雳弹随时准备投掷。”

    这不能不怪凌飞怯场,毕竟这是地球文明上,火枪作为一支武装力量第一次走上正面战场。此时,作为指挥官的凌飞,头上并没有相应的官衔,而且他也是个外来户,指挥这些社兵,不能不时时抬出师傅的名字。

    不一会儿,五名辅兵被喊上来了。凌飞左右看了看,深深吸了口气,举起一个小旗,牵着狗走到了第一排士兵面前,眯起眼睛估量了一下距离,询问那五名雷火队员:“够得上吗?”

    五名雷火队员稍稍摇摇头:“够是够得上,可是炮子打出去,打到那里恐怕已经没有分量了。”

    凌飞安慰他们说:“不怕,他们顶多有三张弓,外加一些石块而已。自小到大,是男人谁没有打过架?谁没有被石块砸过——可他们绝对没有被炮子打过我们用的就是炮子子弹,我们就从脚下开始,一轮轮的开火,等到双方靠近了——咱们还有霹雳弹。”

    一名什长点头赞同:“没错啊,教头hu了那么多钱财在我们上,咱这一装备够养活一个指挥的厢军了,如今我们二十个人拉出来,如果打不过一个指挥,那还有脸面吗?如今山顶上不过两个都的军力,凌教头放心,你只管专心指挥就是。”

    凌飞一手牵着狗,一手举起了小红旗:“预备,举枪,枪上肩,瞄准,放。”

    枪响了,轰鸣声响彻大地。

    六十年前,某个西夏军人曾经制作过青铜材料的雷火铳,但这种武器并没有大规模、成建制的装备军队,那位西夏军人也似乎很宝贝这件“世界第一火枪”,他将这支火枪陪葬到了墓中,九百年后被人挖掘出来,从而认定为:“世界第一火枪”诞生于西夏。

    五十年前,宋朝庭编录的记录了五种火器的制作以及使用方法,其中也包括竹管的突火枪。

    三十年前,历史曾经记录东京火yào房发生的一次大爆炸,据说毁去了半个城郊,这说明宋代中期,火yào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

    同样三十年前,本历史记录说,他们跟宋政fu签订了协议,每年向宋朝庭提供至少十五船的硫磺用于制作火器——按照现代打捞的宋船“南海一号”的载重量估算,十五船硫磺大约七千五百吨。而本历史记载,直到北宋灭亡,本“平安朝廷”每年都履行了合约。

    在火yào发展史上,宋人是第一个把火yào大规模应用到战场上的,而在这出小山坳里,这场注定不为人知的战斗,却是近代意义上的燧发火器军队,第一次展示出它那恶魔的獠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