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该动手了 (第3/3页)
分作石料班、运输班、泥水班……弟子这一年只是在师傅的指点下做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啊。
还有,师傅jio给我们怎样计算梁柱的承受能力,以及十字拱劵的建造方法,弟子现在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嗯,如果生搬硬造,复制玫瑰园的建筑,弟子照猫画虎,倒是能成,可是万一客人要求新的建筑……” 时穿笑着打断屈鑫的话:“玫瑰园有二十四院落,每院落都是不同的建筑格局,你们学会了二十四种建筑技巧,难道还不够?客人有另外的要求,你们难道不能把二十四种建筑随便变点hu样,这里添一点,那里减一点,足够应付他们了,我相信,你们现在学的手艺,足够你们吃一辈子了。” 相比一年前三位徒弟自信满满的在外面揽活,经过这一年大规模工程的建筑,三个徒弟只觉得心中忐忑,这大约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dàng”罢,知道的越多,学的东西越多,越发觉得自己不会的东西更多。 三位徒弟还在犹豫,黄娥已经安顿好崔小清,赶过来开导:“你们三位已经成家了,师傅不好再拘这你们,再说,如今海州成煤饼作坊遍地开hu,如果没有一个人主持,咱这煤饼生意也要被别人挤出这个行业了。 所谓‘成家立业’,既然你们已经‘成家’,就该把该担当的担当起来,再说,以后有什么不懂的,还可以来询问师傅,师傅也不是不管你……” 三位徒弟听了这话,犹豫的点了点头,轻轻一拽自己的媳fu,三位媳fu红着脸,上前跟娥娘行礼——夫为妻主,昔的三位‘姐妹’嫁人了,她们的份立刻跟娥娘有了区别,往娥娘可以称呼她们jiejie,如今她们却必须以徒弟之妻的份,拜见黄娥。 好在宋代师徒关系并不是父子关系,只是兄弟关系,比如水浒传里九纹龙史进,见到师傅就自称小弟——徒弟徒弟,只是师傅的小跟班,小dd而已。只有到了明代以后,才有“一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这时候“师傅”正式演变成“师父”。 昔的三位jiejie以弟子礼见过黄娥,黄娥走上正堂,坐在时穿边,坦然接受了三位jiejie的行礼——古代号称礼仪之邦,古人对于这种表明上下尊卑的礼节,是很在意的。 这一打岔,刚才的话题似乎已经歪离了。屈鑫还在做最后努力:“师傅,那二十四座院子并未完工,徒弟们还要做一些扫尾工作,师傅打算什么时候搬进去?” 鲁大与李石听了这话,一起重重点头,其实他们两人跟屈鑫一样,当初为了赶工期,只知道按图索骥,生吞活咽,等到师傅让他们出师了,这才发觉,虽然自己亲手建造了二十四座风格别异的院落,但其实他们对其中的原理并没有太掌握。 没错,是原理。拜李石这个闲话篓子所赐,时穿给徒弟教授知识的时候,总是有问必答,而且特别要求徒弟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而徒弟们学到的大多数技巧,不仅知道它怎么做,而且知道它为什么要如此做。 说起来,时穿这三位徒弟真是绝妙的搭配,李石喜欢发问,屈鑫擅长记录,而鲁大喜欢总结,三位徒弟相互配合,这一年里学到不少东西。原先建筑这职业只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如今在时穿的引导下,他们眼前已经展开一片新天地——原来,一栋简单的屋子,其中也隐含着无数的道理…… 在这种况下,三位徒弟越学越恐慌——当然,是人都要恐慌。一栋建筑,其中既要涉及到力学原则,还要涉及到微积分理论,光这两项学问就足够人学一辈子了。 在这种况下,徒弟们只感觉到一年多的学习远远不够,很多知识自己并没有掌握,如今师傅要赶他们出én,独自面对浩如渊海的知识海,三位徒弟只感觉到自己仿佛驾了一艘小船,什么必要的航海设备都没有,就要出海远航,那种恐慌,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可惜师傅已经决定了,他们无可选择。只能借助收尾工程,不停的回到玫瑰园中,反复探究那些自己亲经历过的工程,重温其中的尽力,思索其中的原理…… 但反过来一想,师傅说的也对,能指挥千把号人进行一座大型园林的建筑,这份经历拿出去,就是建造皇宫也足够了。皇宫算什么?都是相同的台阁式建筑,哪像师傅这座玫瑰园hu样百出。 稍后,三位徒弟就这样怀着对未来既恐惧又期待,怀着忐忑的心,领着媳fu去与姐妹si聊,临离开师傅的时候,他们心头倒是打定了主意:师傅该享受的那份分成,今后不能减嗯,如果有能力的话,该增加的还是要增加。 没错,师傅说的一点不错,放眼这时代,大匠的待遇算什么,哪个大匠有指挥千把号人做大工程的经历,而三星班三位班主就有。看师傅这座玫瑰园的巧思,今后玫瑰园的名声会越来越响亮,三星班的班主的名气也会水涨船高。如果再加上三位媳fu即将主持煤饼作坊的收益,三徒弟家中还愁钱财吗? “咱还愁那点小钱吗?”此时,时穿也在问黄娥同样的问题:“好歹是你母亲,她在铺子里拿点就拿点,这天底下最jg贵的是人,你母亲……” “继母”,黄娥眼睛亮亮的提醒。 “好吧,你继母心好了,你父亲心就好——这世上所有的钱财,不过是为了购买幸福快乐的。咱把钱hu出去,能够收获预期,这钱hu的值。” 黄娥一脸平静的提醒:“哥哥记得我们刚来海州的时候吗,那时候哥哥为一两贯的钱发愁。可昨继母hu了千余贯。” 时穿哈哈大笑:“今不同往,罗望京就快回家了,等褚姑娘与他了结,咱家的铺子能重新开张,这千余贯不过是十天半月的收益,而你继母一年能来几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