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_第545章 核子时代降临,中华帝国的级终极核动力战列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5章 核子时代降临,中华帝国的级终极核动力战列舰 (第2/4页)

信中抱怨到:“我不明白为什么贵国就是不愿意帮助我们建造战列舰。我们很乐意以两亿龙币的造价首先在贵国订购一艘搭载50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同时非常希望在首舰完成后。由贵国工程技术人员来苏联帮助我们再建造一艘姊妹舰”。但在英国国内,意识形态上的争斗压倒了金钱的利益,使得英国造船厂迫于英国政府和国民的压力被迫放弃这份订单。同时,苏联跟德国签订的,以及德国和苏联暗中的勾结让英国政府非常的不满。因此,英国根本不愿意和苏联讨论任何大于驱逐舰的水面舰艇,别说苏联想要建造搭载500毫米主炮的超级战列舰了,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在苏联跟芬兰交恶,苏联在跟德国瓜分了波兰后,又计划着进攻芬兰。这导致欧洲对苏联加不满,在这个时候,英国加不可能跟苏联合作了。甚至,丘吉尔为了团结欧洲各国,宣布对苏联进行全面禁运和封锁。几个访问英国的苏联海军高级代表团无果而终。只得悻悻地无功而返。

    随后,苏联将目光瞄准了传统合作国家德国和意大利。但是不幸的是,德国的船厂正忙于自己的终极战列舰生意,无暇他顾。意大利的意大利王国级战列舰不过是个幌,根本没能力为苏联建造超级战列舰。终只有意大利安沙尔多公司于1935年7月14日应约完成了up-41型二等战列舰的设计,但是距离斯大林要求的十万吨级的终极战列舰还相差甚远。

    不得已,苏联只好厚着脸皮向中华帝国求助。

    尽管中华帝国对于苏联的崛起保持警惕,但是当苏联海军代表团赴华请求帮助其建造超级战列舰时,中华帝国政府却意外的同意了。

    原来,王辰浩认为苏联的海军只能局限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跟中华帝国海军的全球海洋霸权不冲突。帮助苏联海军建立波罗的海舰队,一方面可以制衡德国海军的壮大,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华帝国海军工业赢得巨额的外汇收入,同时,让苏联大力发展海军,误导其继续发展战列舰为主的海军力量,可以大幅度消耗苏联的国力,这对中华帝国而言自然是有利的。

    因此。在王辰浩的首肯下。中华帝国放宽了对苏联出口海军装备的限制,但是陆军和空军对苏联出口限制反而缩紧了,表明中华帝国对苏联仍然是高度戒备状态。

    斯大林自然不知道王辰浩的心思,斯大林一心恢复俄国海军强胜的状态,没有任何航母作战经验的苏联海军是坚定的巨舰大炮主义制胜论的支持者,因此中华帝国批准本国造船厂为苏联建造主力舰时,他们疯狂的高呼:“我爱中国!”

    当然,苏联人也明白,中华帝国出品必属精品,但是价格也是高的离谱。根据中苏海军合作协议规定。中华帝国将为苏联海军建造两艘苏联级终极战列舰和两艘二等战列舰,造价分别预算为终极战列舰单舰8亿龙币,二等战列舰造价预算为单舰为12亿龙币,苏联需先向中华帝国支付30%的首付款。余下款项分五次每隔半年还清。苏联应强化专利权管制,涉及中华帝国技术产权的项目都需要向中华帝国支付相关费用,禁止苏联各部门非法山寨中华帝国的产品等条件。

    如此高昂的造舰费用,着实让斯大林好一阵的蛋疼。但是为了获得中华帝国的造舰技术,为了实现苏联海军强盛的梦想,斯大林不得不号召苏联人民继续发扬不怕饿的精神,勒紧裤腰带筹集造舰所需经费。

    而作为回报,中华帝国将为苏联海军打造强的主力舰,至少保证苏联海军的战列舰可以在欧洲称霸。尽管斯大林对于中华帝国那么“好心”的帮助苏联建设海军一事心中半信半疑,但是联想到中华帝国的确有这个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他还是选择了相信。

    1935年10月12日,在中华帝国上海船舶重工的5号船坞的苏联级终极战列舰首舰苏联号开工建造。同时,在青岛的皇家船舶重工二分厂的2号船坞当中,苏联级战列舰的二号舰苏维埃乌克兰号也随后开工。

    苏联级战列舰同级建造四艘,两艘在中华帝国建造,另外两艘在苏联本土建造,工期较在中华帝国开工的两艘滞后6个月,主要是苏联的技术人员需要在中华帝国学习造舰技术,以及超过60%的造舰设备都得从中华帝国进口,运回苏联并且安装调试都需要时间。

    另外。苏联海军要求的八艘40000吨级的二等战列舰也在中华帝国开工两艘,以中华帝国唐级战列舰为参照蓝本进行设计改进,余下六艘则有苏联自行建造。而苏联要求重巡洋舰参考中华帝国的台风级重巡洋舰进行设计,但遭到中华帝**方的拒绝,终苏联只好自己参考德国的重巡洋舰进行设计建造。

    中华帝国为苏联海军设计和建造的苏联级战列舰以明级战列舰作为参考标准。由于苏联海军对于战列舰的装甲非常的重视,波罗的海的海况不要求长的续航力、适航性和速度。因此苏联级战列舰牺牲了这些条件后,换取了苏联级强大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针对欧洲的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纷纷建造终极战列舰一事争执不下,bb党们要求建造中华帝国的终极战列舰来彰显帝国强悍的海军力量不容挑战,但v党们持反对意见,称建造终极战列舰是浪费钱,不如多建造几艘大型航空母舰来得实在。双方争执不下,拿到国会上也是同样如此。帝国国会一部分议员们支持建造,但反对的呼声也非常高,数论表决都未能获得三分之二的表决票数。

    中华帝国内部争执不下,于是帝国海军大臣林建章等人便把目光放在了为苏联人建造的终极战列舰上面,计划以此作为一次实验,通过给苏联人建造终极战列舰来总结经验,再结合欧洲各国的终极战列舰的情报,终为帝国自己的终极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经验。

    因此,在林建章等帝国海军高层的默许下,帝国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和工程师们放开手脚,在苏联人的终极战列舰上进行试验。

    终,中华帝国舰政总署拿出来的苏联级战列舰的设计参数,并且得到了苏联海军部的同意。苏联级战列舰的终设计排水量为96150吨。速度定在25节。采用四座三联装508毫米主炮系统。

    跟德国海军兴登堡级战列舰相比,苏联级战列舰采取强悍的全面重装甲防护,其主装甲带防护是高达560毫米的中华特种钢,足以抵挡12公里外发射的20英寸穿甲弹,保证苏联级战列舰不可能被兴登堡级这类的终极战列舰的炮弹击沉,使得苏联级战列舰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高达34000吨的装甲防护占了全舰三分之一的排水量,导致苏联级战列舰没有多的排水量分配给锅炉舱和轮机舱,因此只安装了12个燃油锅炉和4个蒸汽轮机机组,大输出功率只能让苏联级战列舰达到25节航速。无法再提高了。波罗的海的海况不要求大西洋舰艏,就在家门口作战,不需要远洋性能。因此,苏联级战列舰设计的非常紧凑。多余的空间都被取消了,用来安装多的装甲。不过,苏联海军当前的战略目的是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因此对于航速、适航性和续航力的要求都不高。

    主炮系统是苏联级战列舰的核心之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