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军阀_50年代,苏俄军火坑你没商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0年代,苏俄军火坑你没商量 (第1/4页)

    东方一直搞不明白,为何这样多军事爱好者对苏俄武器情有独钟?到底是苏俄武器精良,比德国的、美国的武器都好?

    还是一种情怀,一种深植于几个人的情怀,就像现在一些喜欢美的人那样,只要是苏俄的东西,即使再烂也是好的。

    东方一直搞不明白,为何在五十年代,我们武器要换成苏式,须知道,自从洋务运动以来,我们陆军主要武器就是仿照德式,而海军武器主要是仿照英国的。德式、英式武器我们生产了7,8十年,怎么换成苏式的武器呢?

    我记得,为了抗日,蒋曾经组建了几支德械师,但是通过各种历史文献,只有教导总队基本上实现德式装备外,其他的德械师只有其名,而根本没有其实。

    我们不明白,为何50年代刚刚建国,我们怎么有这么多钱,一下从苏俄购买了60个师的苏式装备,须知道,每个师基本1个炮兵团、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个独立高炮营、1个独立五七反坦克炮营,只要稍稍懂一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这些是烧钱的东西。而蒋的所谓德械师,不要说坦克团,反坦克炮营,高射炮营,就是所谓的大炮,就是少得可怜。

    我们不明白为何在50年代竟然从苏俄购买了22个师的空军装备,只要稍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说所谓的苏式陆军师是一个烧钱的玩意,那么所谓的苏式空军师,装备费用更是吓得惊人。

    还有3个坦克师,还有轰炸师,还有苏俄从东北撤退的时候,我们付给苏俄数十亿赔款。

    可以说,因为苏联,我们走向没落,因为苏联的无耻,毛ZD、周EL、邓公,彭%德怀到最后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与其对抗。

    各位,这就是我们换装的代价,从熟练的德式装备,换成根本不熟练的苏式装备的代价。

    各位朋友,崇拜苏俄武器的论调可以休矣。大家只要稍稍想想,二战前,苏俄的坦克非常差劲,只是二战过程中,在大量失败后,稍稍研究出T34.

    但是苏俄所谓的T34,与虎式,豹式对抗,就是挨打的份,就是几辆换一辆的份。

    苏俄的飞机,也是如此。

    苏俄稍稍正常的研究,那就是火箭弹,那就是AK47这两样武器,还稍稍拿得出手,即便如此,但是与德国武器相比,也没有占据压倒优势?

    前不久苏俄国防部官员不是说准备进口国外轻型武器吗?

    我们在50年代所交学费还不够?现在还要大规模引进所谓的苏式武器吗?

    韩战捐献飞机大炮的时候,认定飞机每架15万元,大炮每门9万元,坦克每辆25万元,苏联当时与中国商定,这些武器用于韩战,半价计算,既然民众捐款折合,肯定是当时的实际定价了,也就是说飞机全价为30万元,大炮全价19万元,坦克每辆50万元,当时人民币币值很高,100人民币能换一两黄金,一两黄金差不多折合一盎司左右,即便是按半价,飞机差不多就是米格-15,大炮为76野122榴之类,坦克差不多为T-34,半价来说,米格-15能值1500两黄金,122榴能值900两黄金,T-34能值2500两黄金?这简直就是天价了。

    1953年后,44式莫辛纳甘骑枪国产,发现成本连进口苏联的一半都不到。1957年沈阳国产米格-17后,成本为47万元,从苏联进口价格为75万元。1955年,接受苏联旅顺的武器,总共10亿元,黄克诚一直觉得大大的折本了,根本不值那么多。

    苏联给中国的武器除了喷气式飞机外,大都是苏军换装下来的旧货,大部分都是战争中生产并使用过的武器,还有不少美国给的租借物资如76毫米岸炮等。

    苏联把这些旧货加价至少5倍,有的甚至10倍卖给中国。中国韩战中不仅承受巨大的人员伤亡,还要花大价钱购买苏联的破烂,真是倒了大霉了。

    美国援助****通常武器弹药物资按照原价的十分之一提供,而且因为韩战美国在几年内给了台湾20多亿美元的无偿援助,中国大陆却背负了几十亿美元的苏联军火债务。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交付中国使用的装备合64个陆军师与22个空军师,其中22个陆军师装备与375架米格15为苏联无偿提供,其余为中国购买.这样到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欠苏联外债约和卢布6亿.由于中国在朝鲜战场的胜利才是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政策从早期的猜疑观望到全面合作.可以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首先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获得胜利赢得尊重的结果,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的成就就不可能有苏联随后的态度转变更不要说什么全面援助了.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援助实际开始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于1956年,中国在1955年前接受苏联援助主要为贷款共9笔12.74亿卢布以苏联官方汇率计算合3.242亿美圆.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苏联的技术\设备物资与各种其他物资(主要是军事物资),年利率是2%分2-10年偿还.1956中国和苏联续签诺干援助协定,一直到中苏关系破裂此一阶段中国接受苏联提供的设备\工程设计与其他援助总值为25亿卢布,约合6.36亿美圆.上述援助中全部用包括农产品与各种稀有金属浓缩物补偿.此外,根据西方统计苏联及东欧国家方面一共派遣11000名(周总理统计为10800名)各种专家来华援助,为安置这些专家中国政府不仅支付了这些专家总计1500万到2000万卢布的搬迁补偿费用,(约合381.6794万美圆-508.9059万美圆)而且至少为这些专家支付了不少于在苏联国内5倍的工资.以上各项费用及其利息全部由中国政府承担,并无无偿援助.综上所述,苏联对中国援助总值为:9.602亿美圆.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曾有过段“兄弟”般友谊的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