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的峥嵘_7 心有猜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 心有猜忌 (第2/2页)

几个人?

    想了好久,他也不知道答案,心中却有点不详的预感。

    李晓开车出了城区,车速便快了起来。二十多分钟回到厂区父母的楼下。厂区家属区依山而建,几十年经营下来,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环境很舒适。

    毕竟是国有大厂,虽然离城区远了点,但后勤设施和保障完善得让人惊叹。李晓出生在这里,从丫丫学语到现在已过儿立之年,看着眼前熟悉的厂区,心中不由感慨。

    山城南郊像这样的国有大厂还有八九家,都是当年“三线”工业布局时建设的,厂里人主要是从北京上海大城市和南方沿海支援而来,关键的技术骨干甚至是最高首长安排过来的,但大都是从大洋彼岸冲破层层阻挠回来的留学生。这些工厂都没有名称,而是以某某信箱对外。就是这些隐藏在山峦中工厂,支撑起这个国家的脊梁。

    李晓父母原是山城本地人,当年招工进厂的,和岳母徐兰兰都是车间普通的工人,母亲在厂医院当护士。父母在南城区还有一所老宅,自从厂里分配了住房,老宅就不住了,老宅房屋和临街门面全都租出去了。李晓家里之所以宽裕,老宅租金就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回到五楼的家,房子不大只是两居室,母亲张梅正在客厅等着,父亲大概还在上班,并没有在家。

    “妈,我想你了。”李晓跑过去,像个小孩子抱着母亲胳膊摇个不停。

    “想我了?骗鬼去吧。家里有了小娘就把老娘忘了。你多久没回来了?”李晓脸上一红,母亲总不会放过调侃他的机会。

    喝着母亲泡好的茶,坐在这还不到八十平的两居室里,听着母亲的唠叨,李晓心里是满满的温馨,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

    “晓晓,咱家老城区的宅院要拆迁,通知都发家里了,人家都上门几回了。”母亲递过一份合同和拆迁通告。

    李晓仔细看了一遍,这是家里的大事,马虎不得。合同提供两个方案,可以一次性按标准补偿,房屋和土地产权全部由南城区处理,另一种是门面在另外地方置换相等的面积,土地和上面的建筑则一次性补偿。不管那种方案,想在城区再拥有一套院子就不要想了。

    看来南城区今年动静挺大,而东城区还是一潭死水。

    李晓静静思考一番,还是选择第二种方案,虽然门面地方远了点,但也在城区,经济上还会补偿一部分。李晓暗暗感激祖上留下那么大的宅院,许多还是七十年代政策性返还的,再加上面的房产,他错略估算,一下要补偿一百多万,不由吃了一惊。

    不过父亲一辈子在车间连小班长也混不上,也和这宅院脱不了干系。这几年老宅租金按行情每年接近二十万,父母又异常节俭,手里存款应该不少。

    对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母亲也和李晓一样想法。把事情商量好,决定明天就去南城区拆迁办把合同签了。说好这件事,母亲突然又叮咛他:“晓晓,你在区里大小算是领导了,可别犯糊涂,不要乱收别人的钱。这次补的钱妈全给你。”

    李晓笑嘻嘻地,收钱当然高兴了,何况这钱是正当收入:“妈,你知道这次要补多少钱?一百多万啊!”母亲白了他一眼,不屑一顾。

    李晓倒吃一惊,往母亲身边凑凑:“妈,你们为什么不要这笔钱,你到底还存了多少钱?”

    “你们要是答应再生一个,我就告诉你。”母亲一脸希翼。

    又来了!李晓头低下了。父母传统思想也太严重了,总想着豆豆一个太单薄。现在开放二胎的风声不小,母亲的心思早动了,几次鼓动他。他也想再要一个孩子,不说晓怡同意不同意,政策也不允许啊。虽然外面风声不小,但文件没下来也白搭。

    看见母亲有些不高兴,李晓就说晚上豆豆过来吃饭。母亲这才眉开眼笑,那里还坐得住,立即就出门去厂区超市买菜,看来豆豆才是杀手锏啊!

    李晓给晓怡和赵姐打电话,约好晚上回厂区吃饭的事。坐下点了支烟,不由想到区里的事,想到家的温暖,心中的退意越发坚定了。坐了一会儿,又想起岳母,既然在厂区就去看看她,自己今天回来,一碗水就得端平了,不能厚此薄彼,顺便一起请岳母过来吃晚饭,这样晓怡也高兴。

    既然要去就不能空手,该买些什么礼物呢?想了想,李晓就拿起手包下楼,来到厂区的银行取了五千元,拿信封装了,然后就走向超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