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雪莲花 (第1/3页)
洛桑从昏迷中醒来时,已经被移到一间布置精细的僧房里了。 刚加正在喂洛桑喝一种黑褐色的药汁,旁边,嘎布吉县长关切的注视着他。洛桑推开刚加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状态,发现受的伤没有自己想象的般严重,内脏的伤势已经大部痊愈了,只是内息的运转稍有阻塞。 扎尔额尼大喇嘛对金顶圣衣活佛的阻击,已经抵消掉了他的大部分掌力,而自己之所以受伤,完全是功力透支的原因,即使不受到金顶圣衣活佛的凌空掌,洛桑也要大损元气。现在受了伤,也使大多数人对洛桑的实力有了错误的估计,台下的十多万藏民也不会知道洛桑是比活佛还厉害的人,当然,从修道场出来的人除外。 扎尔额尼大喇嘛、刚加和六大长老等已经把洛桑当成转世活佛了,那七十多个密宗弟子更是把洛桑视做点化中身众生的仙佛。在修道场,刚加就长跪在刚刚清醒的洛桑身前,请求服侍在洛桑身边;出于对恩扎格布大喇嘛的感激,洛桑收下刚加为自己的第一个弟子。其实洛桑心里更为担心的这么一个极有天赋的少年奇才,被密宗心法给糟蹋了。 独绝佛顿扎错一直守侯在洛桑的门外,他不随众人进屋,也没离开,只是静静的在白石铺就的台阶上打坐。等刚加送嘎布吉县长离去,屋里再没有人了,才微笑着坐到了洛桑的对面。洛桑也对他很感兴趣,暗自体会着顿扎错活佛的境界;但是,洛桑马上就发现,顿扎错活佛是他唯一感觉不出境界的一个修炼者,但是,洛桑又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明显的气息的流动,那是一种和一般的修炼者完全不同的修炼状态。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会儿,洛桑把手伸向顿扎错活佛;顿扎错活佛微微一笑,也把手伸向洛桑。两只手接触的瞬间,洛桑感受到了一种触电般的震撼;顿扎错活佛体内的真气,竟然像粘稠的血液般均匀的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分,没有所谓的气海和丹田等xue位的存在,好像顿扎错活佛就是一股精纯的真气,奇怪的坐在洛桑的面前。就这一接触,洛桑身上的伤豁然痊愈,真气的流动如被引导般通畅了,被自己刚开通的“三脉七轮”间,活泼泼出现了一个新的真气循环,和自己原有的经脉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内息系统。 洛桑马上盘膝打坐,微向顿扎错活佛施礼。他知道,顿扎错活佛肯定是一个修炼到顶点的密宗修炼者,他体内的内息状况,就应该是密宗修炼到及至时所有的大圆满境界,及所谓的佛的境界。这么一接触,顿扎错活佛的境界洛桑也了解了,他和洛桑的境界相似,可能要比洛桑低一个境界,体内的真气,应该是被强行打散后才被迫以这么奇怪的方式存在的。 洛桑奇怪,顿扎错活佛应该是早就可以飞生的人了,为什么还存在于此呢? “大师,您也去过那里吗?”洛桑指指头顶。 “没有,两个月前,在顿扎湖畔被闪电击中,本来以为我能就此超脱,但又奇迹般的醒来了;从那以后,我就感觉不到体内有气息流动了,但我有个很奇怪的感觉,你能解除我所遇到的麻烦。”顿扎错活佛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你的功法比我好,我只有这样和你接触,才能感觉到一些真气的存在,我是废人一个了。” 洛桑又仔细感受了一下,确实像他说的那样,顿扎错活佛由于体内没有了真气的控制中心,所以内息在不受控制的流动着。两人的手接触后,顿扎错活佛右臂的真气似乎被自己所吸引,刹时就流入到洛桑的体内。洛桑也等于把顿扎错活佛分布在右臂的真气给吸收了过来,治好了自己的轻微内伤。论到修为的深厚,洛桑比起他,还有点差距。 歉意的笑了一笑,洛桑把取自顿扎错活佛的真气在体内又修炼一下,送回顿扎错活佛的右臂。 现在,顿扎错活佛就是一个所有修炼者都梦寐以求的仙果补品,如果洛桑愿意,只要抓紧顿扎错活佛的右手,运转功法,就能慢慢把顿扎错活佛的一身修为给吸收过来。这个念头一出现,就被洛桑给剔除了,顿扎错活佛能和自己握手,就证明他对自己是绝对的信任。 洛桑又把真气运转一周,分出一丝内息,通过手臂内的经脉向顿扎错活佛的体内探去。刚一进入到顿扎错活佛的胸前心轮的附近,洛桑就遇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这股比顿扎错活佛原有真气强大许多的气息,盘旋在脐轮和心轮间,自成体系,完全隔断了顿扎错活佛对自己内息的控制;微一接触,洛桑明白了:恩扎格布大喇嘛回来了,他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回到了这里。现在的顿扎错活佛,就是恩扎格布大喇嘛和顿扎错活佛的不完全结合体。 洛桑猛然想起八巴思在《宝箧经》中记载的密宗另一流派——噶举派《那若六法》中的《夺舍法》,恩扎格布大喇嘛应该是以和自己相同的方式逆转功法,逃出了“那里”,回到了这个世界。他看到了被雷电击中的顿扎错活佛,就运用《夺舍法》进入了顿扎错活佛的体内,以这么一种方式存在了下来,但是,顿扎错活佛本来的深厚修为,使他没有得竟全功,成了现在的样子。 由于八巴思幼年即获大神通,少年时就遍游全藏各寺院,所以对不同的藏传佛教密宗流派都有所了解。在他手抄的《宝箧经》后面,也记述了别的密宗流派的功法;碍于门派之分,他没有可能得到具体的修炼心法,但天资聪颖的八巴思,仅凭自己的得到的一些简单的功法,对于那些功法的修炼方式也做出了推断和点评。 八巴思闻名全藏的时代,另一个流派噶举派的活佛——噶玛·拔希,是和八巴思齐名的密宗宗师。洛桑看到过一些关于他的记载:1253年,噶玛·拔希应忽必烈诏见离开西藏前往内地,在绒域色迪与忽必烈相见,时年噶玛·拔希五十岁。当时忽长必烈让噶玛·拔希长期追随白己左右,说:“因为萨迎派的八思巴年纪很轻,所以希望年龄大一些的噶玛·拔希能对蒙古皇室治理西藏发挥作用”。但噶玛·拔希未允,而是前往今四川、宁夏、甘肃,蒙古等的一些地区传教,新建和维修了武威幻化寺等许多寺院。1256年,当噶玛·拔希准备返回西藏时,得到元宪宗哥汗的诏书,召他相见,他前往翁金地方的色拉乌尔多渴见蒙哥,并留在蒙哥身边,成为蒙古王室的应供上师,受蒙哥封国师,赐他以金缘黑帽及金印。这种黑色僧帽与一般国师帽所不同的就是金色边缘,这就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黑帽之真实来源。 噶玛·拔希主修《那若六法》之《脐轮火》、《幻身》、《光明》和《大手印》等噶举派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