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又闻正邪 (第1/2页)
苍明子笑了一会,对道真子道:“道兄该讲讲文悦的事了吧?” 道真子早就打好腹稿,当下便开始说起韩文悦和袁穹相识的经过,仍把关于米伽勒之剑的事隐去,只说是去作一次考察。 韩文悦赵知秋联手和袁穹搏斗这一段,却是韩文悦讲的,毕竟听来的和亲身经历的相差太远。 韩文悦口才不错,这一段讲的真可说是惊心动魄,直把一众人听的连连惊呼,不由得对赵知秋这人也来了兴趣。 袁穹笑着听完,道:“俊小子,老夫的徒弟现在何处?” 韩文悦早知他会问起这事,但却没想到这么晚,当即回答“他回日本去了。” 袁穹怔了下,想起池田曾说过的日本,脸上闪过一丝黯然,随即笑道:“可惜,可惜。” 韩文悦知道他一心想收赵知秋为徒,此时再看,决计假不了,急忙道:“既然有缘相见,那自然也能再见的。” 缘分一说,玄之又玄,但中国自古至今,无论哪个朝代,倒是大多数人都信,至于它是不是封建迷信,哪也没人愿去考证,因为很多事情,倒真是和这个缘字扯的上关系。兴许再过上多少年,科学会证明,缘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某种某种偶然或是必然的联系、电磁波之类一说,那也未可知。 袁穹听韩文悦这么说,不禁笑道“不错。” 众人也都笑了起来。 如此聊了许久,时间已经很晚,白老师等人便先行告辞。苍明子也打算就此散了,但看见道真子连使眼色,便忍住不说。 等到屋内只剩下多吉喇嘛、静空师太、苍明子、于老等人时,道真子这才咳嗽一声,道:“袁道友,我听文悦说过,你曾经为一个神秘组织效力,是么?” 袁穹双眉一扬“效力倒还谈不上,老夫欠他们情,只算是还人情罢了。” “哦。”道真子心中一喜,又道:“那么袁道友能不能把这组织的情况和我们说说?” 苍明子众人一听原来其中还涉及其它事,虽然听不明白,但知道事情恐怕并不那么简单,因此谁也不插话,只全神贯注的听着。 袁穹嘿的一笑,道:“其一,他们的事老夫并不知道多少,就算知道,江湖中人信义为先,那也不能和诸位详说;其二,他们做的事老夫虽算不上赞同,但也并不反对,只能说是静观其变罢了。因此,老夫既不属此也不属彼,你们之间的事,自己解决就是。” 这几句话说的道真子大不自在,心道:要单说这个信义为重,那也罢了,但一正一邪,你既然知道却又不说,枉你还是道门中人。 他哪知袁穹行事忽正忽邪随心所欲,说好听了叫奇人,说难听那就是怪物。他这种人原本就不把正邪观念看的多重,因此在他眼里,道真子等人算不上正,而洛克池田他们也算不得邪。 道真子沉吟了一会,才又道:“袁道友,自古正邪不两立,你又何必为了……” 袁穹大袖一摆,打断道真子的话“正邪一说,乃是一事两面,人过正则趋邪,人愈邪则反正,原本便算不得数。” 道真子虽然涵养甚好,但对于原则一事从不妥协,当下便道:“依道友的说法,那世界岂不成了混沌一片了么?” 依着袁穹的性子,本来是不大喜欢和人争辩的,但他刚见韩文悦和佟老,再加上这么一些武林同道,心境倒起了微妙的变化。闻言一笑“请问道友,何谓正?何谓邪?” 道真子一怔,但他毕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随即道:“以济世为本意,行事顺应天理伦常光明磊落,是为正;以私欲为念,行事不择手段阴险狡诈,是为邪。” 两人这一问一答之间,直听的韩文悦心头乱跳,思索道真子所说的,倒确实是正,但也仿佛并不牢固,一驳便倒,一时间心里又是纷乱如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袁穹哈哈一笑“那道友认为唐朝太宗皇帝可算是正么?” 道真子正要回答,忽然想起自己的话,不由得一阵语塞。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历史评价虽然堪称中华明君,但弑兄杀弟,显然大违天道伦常,若不是他一手促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唐朝,恐怕光在这件事上,就要被后世的史学家们骂个体无完肤。 李世民的事虽然说事出有因,但道真子修行之人,话已出口,怎能强自辩驳? 苍明子忍不住接话道:“道友这话有些偏激吧?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要不是他的兄弟要杀他,他怎会下这毒手?更何况他不杀自己兄弟,怎么能有日后的繁荣盛世?要想济世当然要采取些特别手段了。” 袁穹双掌一击,笑道:“道友所言极是,也正是老夫要说的意思,正邪就好比阴阳一般,无正则无邪,反之亦然,缺一不可,又何来正邪之分?” 苍明子怔了怔,细细一想,倒也确是这么回事,因此心里再不服气,也不好再出声了。 智远大师一直静静听着,这时才道:“道友说的很对,贫僧佩服。” 多吉喇嘛也是佛教中人,况且他为人洒脱,一见道真子等人的正经面孔就不自在,只不过互相之间交情不浅,不好出口而已。袁穹这几句话却是甚合他意,当下笑道:“娃娃说的没错。” 袁穹又笑道:“因此,诸位虽说人家是邪,在老夫看来倒也未必,差别只是行事而已。” 韩文悦听的心中大震,只觉得袁穹所说和那神秘老人说的无一不合,内心之中的以往固守的信念如同起了几丝裂纹一般,瞬间便蔓延到全部,只要再有轻轻一击,便当即碎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