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废立 (第2/2页)
其驰射,见果有功底,笑着说:“小伙子还不错!”。史万岁又单骑驰马入突厥境内。夺取不少的牲畜安然而归。戍主这才改变了对史万岁的态度,常与他同行,深入突厥境数百里。名振北夷。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但是突厥人对于这位敦煌戍卒还是极为的忌惮。步迦可汗当年还曾吃过史万岁的亏。 虽然现在他身边地士卒不少。可是面对着当年险些杀死自己的史万岁还是没有多少安全感,这才有仓皇退军的一幕。 贺若弼自从当年灭亡南陈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征地机会,这些年来一直窝在家中。对杨坚也是有些不满。 杨坚念在贺若弼立下了不小地功劳,一直对贺若弼极为地宽容。可是贺若弼不知进退,最终还是触怒了杨坚,被杨坚关进天牢。 杨坚派人告诉贺若弼,说道:“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意思是让贺若弼说几句软化。 可是贺若弼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就算是面对着当年皇帝,也是不愿意低下他的头颅。 等到杨广与杨凉的大军班师回朝之后,杨坚方才将贺若弼从大牢放出。 步迦可汗败回之后,心中还是有些不甘心,派他地两个侄儿俟利伐前去进攻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兵微将寡抵挡不住俟利伐的攻击,忙上表求救。 杨坚又派人前去救援。将俟利伐的进攻击退。 启民可汗上表陈谢道:“大隋圣人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染干如枯木更叶。枯骨更rou,千世万世,常为大隋典羊马也。” 接到启民可汗的奏表之后,杨坚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派赵仲卿前去,为启民可汗又修建了金河、定襄这两座城池。
杨广回到大兴城之后,认为自己立下地功劳已经足够成为太子了,便加紧了谋夺太子之位的步伐。 太子妃萧氏进宫陪伴独孤皇后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独孤皇后早就有将杨广扶上太子之位的想法,这两年来身体一年比一年差,想要在自己过世之前看到杨广成为太子。 在杨坚耳边念叨的时间就越长了,独孤皇后对于政治也是极为的敏感。朝堂上的事,杨坚如果不能当场作决定,便会回来与独孤皇后商议,所以对独孤皇后地建议也是极为地上心。跟何况杨坚对太子杨勇也有些不满,前段时间为了杨勇之事,连尚书左仆射高颖都罢免了,立杨广成为太子的事也已经在慢慢准备。 不过杨广没有想这么快地将这件事提上议程,现在经过独孤皇后多次的催促,也想早些将杨广扶上太子之位。 还没等杨坚决定什么时候将杨广扶上太子之位,就传来了秦王杨俊过世的消息。独孤皇后听到消息之后当时就晕倒在地,杨坚也是极为的悲伤。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这一生最为悲痛的事。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虽然是非常人,但是遇到这样的事,也无法免俗。 遇上这样的事,杨坚感觉到了生命的无常,杨俊突然就过世了,杨坚想到自己也可能随时离开,便想早些确定杨广的储君之位。 但是杨坚还是不确定朝廷众臣对废除杨勇太子之位的看法,所以将杨素召来询问,杨素自然是不会反对,而且是大加赞成。 秦琼此时已经俨然是大隋新一代的武将的代表,不论是谁继任成为皇帝,都要借助秦琼的力量,所以将秦琼召来询问。 秦琼闻言说道:“陛下,立太子之事,虽说是国事,但是也是陛下的家事。陛下自可决断,朝臣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异意。” 虽然秦琼没有明说,但是言下之意还是不反对废除杨勇。 只有左卫大将军五原公元谏道:“废立大事,诏旨若行,后悔无及。谗言罔极,惟陛下察之。” 但是这时候杨坚已经决定了,虽然询问的人之中有反对的,但是毕竟极少,杨坚也不放在心上,准备废除杨勇的太子之位。 到了十月,杨坚突然下诏废除杨勇。虽然有太子洗马李纲起、白勇等人极力劝阻,却并不能挽回杨坚的心意。 杨勇对于这件事也早就有所察觉,听到圣旨之后,却是并不怎么惊讶。从御陛上走下,来到两仪殿殿中,叩首道:“臣当伏尸都市,为将来鉴戒;幸蒙哀怜,得全性命!”说完不待杨坚说话,起身离去,朝中众臣都沉默不语。 为了杨勇能够安稳的上位,杨坚还下旨,将元、唐令则及太子家令邹文腾、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处斩,妻妾子孙皆没官。车骑将军榆林阎、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术士章仇太翼,免死,各杖一百,身及妻子、资财、田宅皆没官。副作大匠高龙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皆处尽。 史万岁前次出击立下了大功,杨素对自己出战没有立下功劳,而史万岁却立下了大功极为的嫉妒,上谗言陷害史万岁,最终使得史万岁惨死在刀下。 等到杀死之后,杨坚才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现在人已经杀了。帝王是不能错的,只好编制了一些罪名,贯在史万岁的头上。 秦琼看到这一幕,心中更是冰冷,隋文帝还是史上留名的明君都是这样,等到杨广继位之后,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